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间”是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如“一节课上40分”,这里的40分就是时间。“时刻”是指钟面上所指的刻度数,它是表示一天内某一个特定的时候。如“上午7时40分上课”,这里的“7时40分”就是时刻。  相似文献   

2.
小议“时”与“小时”○朱新康(安福县枫田中心小学)人教版五年制第七册第68页例2,题解为:“19-8=11(时),答:每天营业11小时。”在此,笔者认为解题结果单位也应用“小时”。下面就其意义解析: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表示的那一时候,我们称之为时刻,用...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语言非常严密,应用题中使用的单位名称与标点符号应当准确、规范。但我听课发现,有些教师对此并不注意,用得随意,常常引起歧义。现举数例,共同研究。一、关于单位名称有三种情况应予注意:一是时间单位,作时间单位或用作时间换算,一般用“时”、“分”,如,1时=60分。而在应用题里,为避免与时刻混淆,通常改用“小时”、“分钟”。例如,苏教版第四册“时、分、秒的认识”中的应用题就是这样使用的:1.一个足球队每天训练3小时,5天一共训练多少小时?2.李师傅8分钟可以加工一个零件,40分钟可以加工多少个零…  相似文献   

4.
“时”不必改作“小时”———兼与朱新康老师商榷○邓文圣(江苏省海安县北凌中心小学)贵刊去年第3期刊载了朱新康老师写的《小议“时”与“小时”》文章。朱老师从“时刻”与“时间”的内涵分析开去,认为人教版五年制第七册第68页例2中“19-8=11(时)”,...  相似文献   

5.
在由章振邦先生主编的《新编英语语法》(上下两册)上册第264页,当谈到 since 作引导时间状语分句的连词用应该注意的问题时云:“在 since 引导的时间状语分句中,不论用的是非持续动词的一般过去时,还是持续性动词或状态动词的一般过去时,通常都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完成或结束。”例如: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here since he left.自从他离开这里以来,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时分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0~72页教学内容。其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及其进率,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难点是钟面上所表示的“几时多”的时刻认读。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分化难点,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7.
1 新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代数》第一册 (上 )第 4页在提出书写代数式的三点“注意”时 ,强调 :“数字应写在字母前” ,“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我认为 :此处的“数字”应改为“数”。因为数与数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数”表示任意一个数 ,随着学习的深入 ,逐步扩充到实数。而数字只有 1 0个 ,即 1、2、3、4、5、6、7、8、9、0。2 新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代数》第三册第 1 1 1页第 8题 :某印刷厂 1月份印刷了书籍 5 0万册 ,第一季度共印 1 75万册 ,问 2、3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多少。这里的“书籍”是集合概念 ,此处应当使…  相似文献   

8.
教学“用24时记时法求经过时间”的应用题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理解“时刻”和“时间”之间的区别的。 首先,我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导入新课:“这节课从8点20分开始到9点结束,共上了多少时间?这40分钟是怎么算出来的呢?”随之我讲了“时刻”和“时间”的概念与区别:“时刻”指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表示的那一瞬间,用单位“几时几分”表示;“时间”是两个“时刻”间所经过的那段时间,是指从什么的候起到什  相似文献   

9.
问:学生计算比值,常常会在比值的计算结果后加上一些单位名称。例如,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汽车所行驶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的比是100比2,学生往往会在比值50后面加上单位名称“千米”。问其理由,说是比值表示速度,应该有单位名称。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上要求学生在计算比值时  相似文献   

10.
Q:“英语时刻”是怎样划分的? A:英语时刻一般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用a.m表示“午前”,p.m表示“午后”)。例如:  相似文献   

11.
after,in和later都可以表示“以后”的意思,下面作一简述。一、after用作介词,表示时间时,意为“……以后”。(一)after短语用作时间状语时,通常有下面两种用法:1.表示“从过去某个时间算起若干时间之后”,用作时间状语,谓语动词常用一般过去时。例如:Jack came back to Canada after a few years.几年后杰克回到了加拿大。Han Meimei went on with her work after 3 months.三个月后韩梅梅继续做她的工作。2.表示“某个时间、日期或事件以后”,after短语常常表示某一“点”时间,谓语动词可根据实际情况用一般过去时或过去将来时。例如:A …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浙江省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88-91页“用字母表示数”。  相似文献   

13.
在六年制二、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知道一倍数求几倍数的应用题出现较多,如,第四册的第74、75页的例7、例8讲了一倍数和几倍数的关系,都属于知道一倍数求几倍数用乘法解答的应用题,又如第五册第44页例3、第六册第66页例1,也是“几倍求和”和两步计算应用题。但对于知道“几倍数”,求“一倍数”的应用题,就没有专设例题,在练习中却又有这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二册《教学参考书》第188页提到:“讲解电场强度的定义时,……引导学生回忆密度的概念:对某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用单位体积的质量,即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在电场中某点,电荷的电量大受到的电场力就大,用单位电量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即电场力与电量的比值,表示电场的力的性质——电场的强弱”。《物理教学论》(周中权,洪立人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第89页提到:“例如,密度、电阻、电场强度都是用‘比值’表示物质的特性,因而,对于密度的学习就有助于对电阻、电场强度的学习,这就是正迁移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我在教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十进制计数法”中的“数的产生”这一部分内容时,有一学生问:在数学书第35页出现的中国古代数字分别用表示1-9各数。而在数学书第39页的“你知道吗?”中又出现了用表示1-9各数。这两种表示方法为什么不一样呢?是数学书印错了吗?我一时也无法回答,只好告诉学生等我找到正确答案再答复他。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四册“汉语知识”部分,有三点瑕疵,现提出来与编者商榷。一、“短语的类型”中举例错误第三册第215页,“短语的类型”中“介宾短语”举了“住在学校”一例,我认为是误例。因为“介宾短语是由介词和后边的宾语一起构成的短语,用来表示时间、方位、处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日拜读了贵刊1994年第六期第31页的张立新老师的《这一问题应尽快解决》一文。张老师在该文中摘录了五年制第8册第9页例3和第10册第8页例1(例题原文略)。这两个例题同属于利用字母公式计算。但前者计算结果没有带单位名称,后者带有单位名称,出现了前后要求不一致。在相抵触的情形,这给我们教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第一节给化学反应速度所下的定义是“化学反应的速度是用单位时间(每秒、每分或每小时)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摩尔)的变化来表示,通常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并举了一例:“例如: 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摩尔/升,经过两分钟的反应后,它的浓度变成了1.8摩尔/升,即两分钟后反应物的浓度减少了0.2摩尔。升,这就是说,在两分钟内它的平均反应速度0.1摩尔/升·分。”显然,这里课本所述的化学反应速度是用实际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几何初步知识中,例题利用字母公式计算时,得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处理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第八、九册的例题,在得数的后面都没有注明单位名称。如第九册第92页的例1“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 (人教版 )第四册第 70~ 71页例 1、例 2。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操作 ,使学生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 ,知道 1小时 =60分 ,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并学会时间的两种写法。2 使学生能正确看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时、分间进率及正确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教具、学具准备钟面模型、电脑、调查表等。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 ,揭示课题1 教师讲故事 (电脑出示故事情境 )。森林里要举行文艺晚会 ,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小猪来到了晚会现场 ,可守门的小白兔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