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陆莲花 《科学大众》2015,(2):70+127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已成为数学课堂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创设不同的数学情境,可以推动学生去认识和探求数学知识,带动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真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都离不开生活。教学与生活两者紧密相连。是的,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很多数学知识都起源于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更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可。同样对于教师来说,数学教学中与生活联系到一起,把生活经验教学花,数学问题生活化,让生活问题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会让学生在生活教学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对此文章进行了以下浅谈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行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相似文献   

4.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同样的也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实现真正的数学与生活的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6.
谢丽华 《知识窗》2013,(16):77-7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在教学中,笔者强调数学知识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8.
杨薇 《科教文汇》2007,(4S):69-69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同样的也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实现真正的数学与生活的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来源于生活之中,同时又运用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的魅力所在就在于"数学很有用",这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无数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了便于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将数学教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会感觉亲切、自然。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很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但很少关注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即使做了千百道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互动中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1.
夏冬平 《科教文汇》2009,(36):120-120
无处不在的数学生活提供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生活化的数学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真正让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实践教学模式的主线。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运用恰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数学信息、体验数学问题。情境即一定时间内出现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包括戏剧情境、学习情境、教学情境、社会情境、规定情境等。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是指将学生的现有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使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本文就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了一些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3.
我们要学会运用数学去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整合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能看到数学,摸到数学。  相似文献   

14.
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在小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有些学生感到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低下。新课标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在小学数学中进行生活教育来提高课堂有效性。所谓生活教育,就是教师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运用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那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进行生活教育呢?下面的内容会做出简要解析。  相似文献   

16.
林玉香 《知识窗》2012,(1X):51-51
<正>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大课堂,就是将数学教学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生活情操,从而折射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7.
徐小燕 《知识窗》2014,(14):54-54
数学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即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因此,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数学知识才能融入学生的头脑中,并扎根于学生的思维中。  相似文献   

18.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中要联系实际生活,把抽象的冰冷的数学还原回来,让数学课有声有色。对于数学教材我们更要把它"生活化""情境化",使学生真正理解和体会到课堂所学到的知识都是有用的,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也能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要注意:教学中重视介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会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世界出现的数学现象,面对实际问题时鼓励学生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建方 《科教文汇》2016,(4):101-102
物理不能脱离生活,物理离不开教学,要想让学生学好物理,既要善于从生活中抽象出物理规律,又要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教授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与物理、数学与物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