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构建教师合作文化的潮流中,人们对个人主义教师文化的误解集中体现在将之刻板地理解为消极文化、对之进行简单归因和全盘否定其价值等方面。重新认识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对于消解人们对其持有的固有偏见、选择适当的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变革方式以及正确处理它与合作文化的关系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师合作文化建设应该处理好功利主义与伦理取向、个人主义与合作文化、"同"与"异"以及过渡目标与终极目标这四对基本关系。唯有如此,合作文化假设才能走出误区,踏入正轨,实现教师合作文化建设的应然价值。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自然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民办高校独特的环境,致使民办高校教师文化呈现个人主义特点,教师之间难以自然合作,主要原因是:繁忙的工作使教师无暇合作、功利化的评价使教师不愿合作、"文人相轻"心理使教师不屑合作、"单子式"工作特点限制了教师合作。为此,需通过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培育教师的合作情感、强化教师的合作行为来创建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4.
从个人主义到自然合作:教师文化的理性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生存方式的文化转型。由于传统文化、学校管理制度、教师的工作性质以及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形成了个人主义文化,这种文化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再生。自然合作是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之间自发、自愿的合作,具有多元、开放、自主等方面的特性。要实现从个人主义到自然合作文化的转型,需要通过建立共同的愿景与信念,通过制度文化规范以及教师的自我文化反思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下,合作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但同时对教师个人主义文化的包容也越来越少,存在于教师个人主义文化中的自主性、创新性等价值也被抹杀.当下许多人用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方式看待教师文化,显然是一种简单化处理,应当吸取两种文化各自的合理性,通过弘扬教师个性,创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及改善单维度的评价标准等方式,来对教师文化进行理性重构,今后的总体发展趋向乃是走向整合.  相似文献   

6.
对话与合作分别是米德与哈格里夫斯教师文化理论的核心。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包括前喻型教育文化与个人主义教师文化的对比,并喻型教师文化与派别主义教师文化的对比,后喻型教师文化与合作型教师文化的对比,可以发现,以"对话"与"合作"为核心的教师文化是理想的教师文化,理想的教师文化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要避免虚假合作、提升教师意愿、正确看待各类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7.
《辽宁教育》2011,(9):46-46
自然合作是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之间自发、自愿的合作,具有多元、开放、自主等方面的特征。要实现从个人主义到自然合作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反思性学校组织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具有探究、合作和开放等特征。由于缄默文化、个人主义文化和保守主义文化的存在,导致了反思性学校组织文化长期处于失语境地。学校组织文化包括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由此,反思性学校组织文化的建构也应当涉及这两个层面,即学校领导和教师既要转变观念,又要共同建构相应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论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及其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刻板地将个人主义教师文化曲解为消极文化并对其大加挞伐是错误的。个人主义文化其实是一种内涵丰富、成因复杂、利弊共存的教师文化形式。在变革教师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全面中肯地认识个人主义教师文化的内涵、成因和利弊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取舍。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个人主义教学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存教学文化的重要形式,个人主义教学文化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教师群体之中,渗透于教师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并日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对个人主义教学文化的含义、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和探讨,不仅有助于公正地评价个人主义教学文化,还有助于对教师的行为及其原因进行合理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教学研讨文化与教师个性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教学研讨是教师群体合作之一斑,是教师进行校本研究、促进专业提升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目前的许多学校中常常把研讨课上成公开课,教师既不敢真实的暴露自己的问题,又不敢真诚的提出别人的问题,从而使教学研讨只停留在形式上,阻碍了教师个性的真实发展;或把教学研讨看成是自上而下的检查、评价教师的过程,造成了教师局囿于单兵作战的个人主义文化,也压抑了教师个性的主动发展。因此,只有把学习型研讨文化作为教学研讨文化重建的方向,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西教师文化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宁娟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2):38-43,57
在文化领域中,教师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与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主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文化传统影响下的教师文化具有不同的演变轨迹和发展特征。圣贤文化、官僚文化和公仆文化依次是中国教师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而西方教师文化的演变轨迹则依次表现为教仆文化、僧侣文化和专家文化。它们体现了文化比较中的殊相特征。在中西教师文化不同的演变历程中,也存在着一致性,即教师文化与历史发展、教师形象和教师知识的关系具有文化比较中的共相性。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合作教师文化是对教师专业化的深层次支持和有力保障。解读合作教师文化、提出合作教师文化建构策略、讨论合作教师文化建构的影响因素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教师的文化养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养成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但目前在师资培训中,我们更多关注教师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较忽视了教师的文化素养,导致了教师文化意识的淡薄,文化素养的降低。为此,我们必须注重教师的文化养成。文化养成意味着教师的成长是文化素养得以全面涵养的过程。教师的文化养成包括文化意识的形成,即形成文化自觉力;文化品性的全面生成,即从实践出发历练文化素养;文化比较力,即从时空之维出发建构文化比较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共建合作的教师文化 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发展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全然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而是需要在与他人(尤其是同事)交往的过程中得以推进,合作的教师文化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最为理想的文化氛围。要促进合作的教师文化建设,需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合作意识,创建开放的学校环境氛围,开展基于合作的行动研究,并利用网络构建的平台实现合作。  相似文献   

16.
教师文化刍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师文化是校园亚文化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体校园文化具有导向、示范、整合、预警等功能,加强教师文化建设应从教师制度文化、教学文化、学术文化和师德文化等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变革、教师专业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都在呼唤构建以平等、民主、对话为特征的合作性教师文化。构建高校教师合作文化有助于促进教师发展,推动高校组织文化建设,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其实现途径包括:教师应转变观念、学会学习;努力营造合作氛围;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和建设互助合作的教师团队。  相似文献   

18.
教师马赛克文化:概念、原因及其超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教师文化中存在着一种马赛克现象,它体现出教师之间貌合神离的特征。我们把这一特征称之为“教师马赛克文化”。这是在教师个人主义文化和教师派别主义文化的不断演变和渗透背景下产生的。它有两个种类:个体马赛克文化和群体马赛克文化。每一种类型均有其特定的产生原因及影响。要超越教师的马赛克文化,就必须创作教师的自然合作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