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我们在平时的散文阅读分析中,总会强调这样的立意取向,那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言为心声""知人论世"。也就是告诉我们在散文阅读分析时,不要仅仅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而应该透过现象,深入到文本的内部去分析。要想达到这样的阅读效果,我们知道,方法很多,但是通过近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从文章的题目着手,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解读文本的方法,那就是"文题猜读法"。  相似文献   

2.
<正>散文有一重要特点:形散神聚。笔者以为,散文教学,也可从"形""神"入手,引导学生出"形"入"神"读散文。这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阅读理念上的出"形"入"神",二是阅读方法上的出"形"入"神"。阅读理念上的出"形"入"神"。阅读理念上的出"形"入"神",是指在阅读散文时要改变传统的阅读"形式"。散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阅读散文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与情感,但阅读不只是为了"吸收"  相似文献   

3.
"自读课文"是指学生运用在"教读课文"中获得的阅读方法、阅读经验,自主阅读,并进一步强化训练阅读方法,熟悉阅读方法。自主阅读就是要在多次的阅读训练中,将阅读经验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它是"教读课文"的有机延伸和有效补充。本文尝试着从"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方面谈谈如何教好"自读课文"这一话题,期盼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阅读题在中考中的分值一般在40~50分.而现代文类阅读题又占其70%的分值。我们还发现,考生答卷主要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散文类考题的得分低于自然科学类试题的得分,二是主观性试题比客观性试题失分严重。  相似文献   

5.
当下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比较阅读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行比较阅读的关键是选准"比较点",有效整合教材。通过从"同一文本""同一组文本""同一作者不同作品""同一题材不同作品""同一作品改编前后"等途径进行比较阅读,为学生启一双慧眼,拓一片全新的阅读天地。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英语阅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生词,影响我们的阅读速度。其实,不少生词的意思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出来,下面就介绍一些猜词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自由的梦."(萨特)相比较于必修教材的散文阅读,<现代散文选读>的阅读就是更为自由的活动.但是,这也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观看完梅兰芳的表演后所感叹的--"中国京剧是有规则的自由运动":现代散文的选读还应该是这样一种有"规则"的"自由"阅读. 选修教学中,<现代散文选读>的阅读指导当然要遵循必修教材散文阅读指导的共同"规则":注重培养整体阅读、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散文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等.  相似文献   

8.
正阅读教学是学生言语发展与精神升华的重要的软环境。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如果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过程中,既能够"入情"又能够"悟神",进而与文本精神相遇,实现言语与精神的同构共生,那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会抵达一个非常美妙的境界。一、文本精神的缺失,消弭了阅读的育人价值语文能够熏陶感染学生,靠的就是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深刻的文本精神。所以,文本精神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是我们语文教育应该占领的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在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过程中,往往会依据文本的文字,对还未看到的内容或围绕文本的空白点进行推想猜测。如,看到文本前面的内容,猜测后面的内容;读到文本的空白点,猜测其弦外之音。这种阅读方式我们把它定义为猜读。猜读,读者可将自己猜测结果与原文或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内容进行比较.进而提高阅读品质。  相似文献   

10.
李付前 《新高考》2007,(Z2):18-19
文学类文本阅读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考备考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类文体中,散文因其语言丰富、结构复杂、文化含量高,便于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而备受命题人青睐。据统计,2006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中,有15篇为散文阅读。那么,如何做好散文阅读题呢?下面的做法不妨一试。一、了解做散文阅读题常用的四个步骤第一步:看体裁,明确文体特点。散文的体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即中心是集中的,反映中心的材料是丰富的,表达中心的方法又是多样的,而高考散文类阅读命题考查的立足点就在于此。所以,考生见到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1.
"发现阅读"是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闲适的状态中主动与文本对话,是"发现自我意识""发现作者情态""发现表达奥妙"的过程。本文从内容、过程和方式的角度,探寻"发现阅读"的价值取向,初步构建"发现阅读"的教学范式与主导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2007年以来,新课标地区试卷二卷阅读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考察小说,散文很少涉及。小说以微型小说为主,散文以叙事、写景、抒情类为主。而实用类文本阅读以传记为主,新闻为辅。在这二选一的阅读中,这几年小说阅读得分比实用类文本阅读平均得分低2-4分。究其原因,是对小说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把握不到位,方法不得当。那如何才能在考场小说阅读答题中获得高分呢?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丰富多元的社会,人们获取的信息已不再局限于小说、散文、新闻报道,直观明了的图表、图解、说明书以越来越高的频率映入我们的眼帘,从而促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增加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关注、指导与实践。文章从课本里"非连续性文本"的三种类型来分别探究阅读指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著名预言。诚如是,现代社会已进入了"读图"时代,"视觉化"的阅读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图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这都毋庸置疑。值得警惕的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需防止两种极端做法:一是以图像阅读替代文本阅读,一是以文本阅读来棒杀图像阅读。这两种极端化的思维模式和颠覆性的"革命"举措,在语文课堂里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我国语文现行教材是以"文选型"方式进行编撰的。语文的学科知识能力是隐藏在一篇篇文本之中的,这也决定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是要通过文本阅读来达成的。王荣生教授将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分为了"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四类,除了极少数的"用件",能让学生借选文内容,去从事一些与选文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外,其它三类文本,都是让学生在阅读它们的过程中,收获语文知识,提高阅读或写作能力(当然,学习"定篇"不仅仅是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它本身就是属于语文课程内容的,但这样的篇目其实很少)。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16):7-8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存在重技巧轻文本的现象。散文可以解心灵之"渴",而要饮到这"甘泉",必须下一番工夫阅读。为此,在散文教学过程中,一重视阅读教学,重视语感的培养;二重视文本的研读,重在"贵在有我"的体悟;三关注"生活"之水。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散文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散文"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文体特征而言,散文并没有诗歌、小说和戏剧那样明显。通常我们将散文特征概括为"形散而神不散",但这一概括比较笼统。面对优秀散文,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解读?能读出什么?许多中学生阅读散文往往只是简单着眼于散文所写的人、事、景、物上,这严重影响了散文阅读成效。散文阅读要追求"心物相通""意以境会"。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向文本提出问题,阅读前的"导引性提问",阅读中的"查异质疑""矛盾处质疑""细节处质疑",阅读后的"评价性质疑",都是提高阅读质量的有效质疑策略,对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探究类试题在近几年高考阅读试题中方兴未艾,这是高考阅读试题考查重点从聚合思维向发散思维转型的集中体现.探究类试题注重阅读的个性化,对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提高此类试题的复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以北京阅读延伸试题为例,从"文本阅读""哲学思考""事例类比""精练表述"四个方面谈一谈高考阅读探究试题的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现在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画蛇添足、节外生枝"题型占的比重很大,2008年高考18套试卷有11套试卷考查了散文阅读题中可以称之为"画蛇添足、节外生枝"的一种题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