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7”“你以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是孤独吗?”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那是误解?”“也不对.”“绝望?”“不对。”小和尚一口气答了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一直摇头.“那师父您说是什么呢?”小和尚没辙了。“就是你自己呀!”  相似文献   

2.
1999年7月的一天,崇文区档案局局长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您好,请问是姚局长吗?”“是,我是姚淑云。”“我是市档案局人事处,您单位今年被我局推荐为全国先进单位,请您将事迹材料准备一下好吗?”姚局长听后,狐疑地问到:“你们打错电话了吧?我是崇文区档案局...  相似文献   

3.
曹辉  王华 《新闻天地》2010,(3):44-48
“我是典型的小市民” 新闻天地:能不能讲讲您家人的大概情况?尤其是您的父母,他们对您的成长都有哪些启示?还有您的母亲,和傅雷、郭沫若、许广平都曾打过交道,有什么故事吗?  相似文献   

4.
一次,著名编辑赵家璧得知朋友老舍来上海开会,便打电话邀请他到家里做客。两人一见面,老舍便兴奋地向迎在门口赵家璧喊道:“恩人,我来了!”这一句“恩人”忽然让赵家璧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当时只顾与对方寒暄了,也没来得及多问。席间,两人小酌,赵家璧借着酒力,道出了之前的疑惑:“先生德高望重,与我也未曾有亏,为何刚才见面时称我为‘恩人’呢?”只见老舍放下手中的酒杯,爽朗地笑道:“还记得有一年,您曾给我寄过稿费吗?  相似文献   

5.
一次,著名编辑赵家璧得知朋友老舍来上海开会,便打电话邀请他到家里做客。两人一见面,老舍便兴奋地向迎在门口赵家璧喊道:“恩人,我来了!”这一句“恩人”忽然让赵家璧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当时只顾与对方寒暄了,也没来得及多问。席间,两人小酌,赵家璧借着酒力,道出了之前的疑惑:“先生德高望重,与我也未曾有亏,为何刚才见面时称我为‘恩人’呢?”只见老舍放下手中的酒杯,爽朗地笑道:“还记得有一年,您曾给我寄过稿费吗?  相似文献   

6.
赵:朱老师,您好! 新闻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热情的工作。“铁肩担道义,妙手章”,很多优秀的新闻人都称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您理解的“新闻理想”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7.
问问导报人     
加入经济导报这个团队的时间并不长。不过,导报却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自私、自利、自恋”。您认可这样的观点吗?还是先来问问导报人。 一问导报人,你是不是很自私? 我们的记者许慧艳曾经这样说,“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老板,对他们职位和成就的尊敬都不等于放弃采访的勇气。”  相似文献   

8.
读了文摘报2001年11月1日第1897期第六版《一枚罕见的毛泽东印章》一文,大惑不解,对文中所提:“中华第一章”不知从何说起? 据载:1959年国画家傅抱石为毛泽东主席刻制了一枚“5厘米”见方的名章,拟在毛主席为《江山如此多娇》画面题书落款后盖上,但未被本人认可,主席说自己从不用章。这一意见也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支持。后来傅先生“想将此印赠送给主席”,毛主席就此请人带了口信,说自己“一生没有用过私章,还是劳请先生代为保存”。当年年底,毛主席与先生见面,谈及此章:“如果我当皇帝,此印赚小。如果我是普…  相似文献   

9.
《新闻天地》2010,(1):13-14
胡一虎转而问乌云其木格:“你觉得写得好吗?”这时,平素不苟言笑的乌云其木格主席一下子就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少女特有的矜持和羞赧,轻轻回答道:“写得不好。”  相似文献   

10.
下午,我去一家银行取钱急用,等我心急火燎地赶到银行门口时,却看到奇怪的一幕,自动取款机前排起了长龙。我慌忙跑到银行营业厅,奇怪营业室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我心里想,那些人真傻,怎么不到柜台上取钱呢?我掏出储蓄卡递给营业员,说取点钱,营业员说:“先生您取多少钱?”我说:“取3000元。”  相似文献   

11.
苍蝇的思想     
一只老苍蝇即将咽气。它的儿子问:“像我们这样生活在居室内的苍蝇,大都会在青壮年时身遭不测。爹啊,您一定要告诉我们,您活到寿终正寝的经验是什么?”拼了最后一口气,老苍蝇郑重地说:“我爱落在蝇拍上……”话音刚落,眼一闭,死了。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11,(6):58-58
我是一只飞蛾 一天深夜,一名男子走进一间牙医诊疗室,说:“对不起,您能帮帮我吗?我觉得我是一只飞蛾。”  相似文献   

13.
1904年,普利策在自己的报纸 生涯就要结束的时候,想找一个信得过的人来保持他的《世界报》的完整性。他看中的是纽约州最高法院的首席官摩根·K·斯坦利。他约这位法官骑马,并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两个人约定,斯坦利将成为理事。普利策问斯坦利:“您觉得《世界报》怎么样?” “它是一张伟大的报纸,但是它有一个缺点。” “缺点是什么?” “它从来不支持朋友。” 普利策激烈地回答:“一张报纸不应该有朋友。” 这位法官同样激烈地回答:“我认为它应该有朋友。”普利策说:“如果这是你的意见,你就是给100万美元,我也不…  相似文献   

14.
莫吉 《新闻天地》2011,(8):39-41
中关村商贩“杀死”了太平洋?5月18日晚.刘强东在一个饭局上和朋友聊天,一位同学突然说:恭喜你们杀死了太平洋电脑城!第二天一早.这位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兼CE0发了一条微博:“写给太平洋数码城关闭之时:其实不是京东革了你们的命,而是你们自己!扪心而问,你们做了多少偷梁换柱勾当?卖了多少水货假货?暴打了多少客户?这是因果报应!”  相似文献   

15.
说来你许会咋舌:我的头一篇就获了奖!不信?听我道来──自这以前,咱也做过许多“无用功”:写稿不少,投出去也不少,却都泥牛入海,没有回声。我在寻觅着契机。1991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当时在总参炮兵指挥学院政治部当报道员的我,请假到一家地方理发店理发。3D上下年龄的女理发师边理边问我:“你是哪个部队的?”我答:“炮院的”。她又问:“你们有个姓马的大校么?高个儿,东北D音,蛮有风度的。”我略作思索,那肯定是我们政治部马副主任!我反问:“您认识他?”,“他这个人爱管闲事儿。上个礼拜天,当时没顾客,我们几个理发…  相似文献   

16.
关于舆论监督与新闻法制问题的访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被访者:魏永征,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采访者:郭镇之,北京广播学院研究员(●) 一、新闻媒介监督与舆论表达● :我们正在作一个关于“《焦点访谈》和舆论监督”方面的国家社会科学课题。您对新闻法制作了很多研究,今天我想请您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性报道,您是怎样看的呢?舆论监督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根据宪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批评和建议都属于舆论监督的内容。公民批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以写成批评性报道,建议就不是…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传播中的价值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闽:“秦池酒”经3.2亿元夺走了1997年中央台黄金时段的广告标王,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不知您是否有所耳闻?这件事令人十分感叹,值得谈论的似乎很多,其中至少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行为和思想已经无法离开媒体的支持(尤其是电视)。而媒体的神奇效应(正负两面)、它对人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伦理观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大概可以用“无与伦比”未形容。对此不知您有何感想?朱:广告标王一事,我不知道。但长期以来,一直有一个类似的问题困惑着我,即我们的电视广告,特别是黄金时段的广告,到底应该向群众灌输点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媒科技》2008,(4):12-15
孙宝传:李院士,5年前,我曾就“创建新的无冲突的信息共享架构”与您进行过一次讨论。据我所知,5年来,您在“信息共享基础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开展了”新概念文化传媒”的咨询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新进展。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作为一位研究新文化传媒的学者,您是怎样理解胡总书记的这段讲话精神的?  相似文献   

19.
提问是新闻采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采访中扮演着中心角色。提问,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它是对记者思想水平、业务水平、政治立场、社会活动能力的综合锻炼和检验。 学会提问,先要敢于问,然后要善于问。有的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您遇到了哪些困难?”“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愿望。是什么?”“您的打算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就像简单的公式,缺乏个性。泛泛地提问往往得到的是泛泛的回答。那么,怎样避免泛泛提问呢?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世界》2008,(4):11-11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曾在韩国首尔大学做了一次演讲。演讲快结束时,金大中留出时间让学生们提问。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您的一生非常坎坷,经历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挫折和磨难,是什么力量使您保持坚强而乐观?”金大中微笑着回答:“因为我有一道坚固的心灵防火墙!”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金大中没有马上进行阐述,而是对那位学生说,“你能先上台和我一起做个实验吗?”那位学生愉快地走上讲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