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住家长抛来的球是指教师是一项资源,当家长需要支援时,他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得帮助。教师必须接到家长抛来的球并且以一种家长能够接受的方式抛回去。1.接住家长“不信任”的球家园活动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如果家长对教师是不信任的,双  相似文献   

2.
袁燕 《华章》2013,(14)
在素质教育全面深入的今天,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在双方关系中,教师和家长也是平等的双方。然而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凌驾于家长之上,做家长的老师,指手画脚,甚至用教训学生的方式教训家长。这种方式,往往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和误会,效果适得其反。教师联系家长,主旨是让家长站在教师的一边,一起促进学生身体、心理、文化知识等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家长学校合作委员会行政框架图表家庭学校合作委员会主任家庭学校合作委员会教师委员家长委员贝(委任产生)(选举产生)家长教师会的宗旨1.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促进家长与教师及家长彼此间的感情。2.支援学校,共同推展教育。3.筹集经费,改善学生福利和学校设施。教师与家长面谈的途径和技巧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会约见家长,以求寻出台立方法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所以,如何有效地处理面谈,以获得家长的合作,实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以下是老师约见家长时应注意之点:一、家长被约见时常见的。C态:1.紧张颤抖2.自咎羞愧3.自…  相似文献   

4.
三要三不要     
●要对话,不要独白——避免“一言堂”对话是交际的基础,有对话才有交流,有交流才能产生情感认同和共鸣。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特别重视这一点,切忌扮演“一言堂主”的角色,对家长滔滔不绝、指手画脚。否则,即使教师讲得很有道理,家长也可能无法接纳,甚至还会反感。我们应将与家长的沟通看成是一场篮球赛,既能适时地向家长抛球,又能随时接过家长抛来的球。通过这样的互动,促使双方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策略和谐一致。符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和家长交谈的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她总是主动而有礼貌,而且总是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和想法。因此,家长们都…  相似文献   

5.
吴放 《山东教育》2002,(36):23-23
吴放老师:你好。当家长在一位老师面前毫无顾忌地说另一位老师的不是时,这位教师该如何处理呢?顾洪顾老师:你好。你所提到的是教师与家长交往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的情形,也确实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影响到教师与家长或教师同事之间的关系,需要谨慎从事。仔细分析一下,家长在一位教师面前抱怨另一位教师的原因通常有这样几个。第一个是,家长遇到了问题不知该到哪里去寻找解决的办法,于是“有病乱求医”,抓住一位老师就倾诉。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家长与那位老师直接沟通有困难,于是转而求助于另外一位老师。当然…  相似文献   

6.
你说我说话家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胤 《学前教育》2004,(3):36-37
家访是幼儿园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目的在于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及在家的表现,与家长沟通情况和思想,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案。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家访常常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给很多家长和老师带来了困扰。是什么在影响家访工作的开展和实效性呢?让我们来看看教师和家长双方对此都有什么看法吧!  相似文献   

7.
曲莉梅老师是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普通的班主任,但是,学校中的领导、老师.她的学生和家长都知道:曲老师不仅是一位教师,还是一名司机,是学生“情感列车”的司机。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和对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重视。家长需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该如何配合老师的工作,教师也希望对孩子的教育能够延伸到家庭,家长能够配合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双方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然而现在常见的情况是教师因为学生成绩不佳和行为不良而抱怨父母的倾向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善待学生家长银川市唐徕回民小学马英玲时下,在一些后进学生家长中流传着这样的话:“天不怕,地不伯,就怕老师来传话。”个别教师不管大事小事,动辄带话给家长,要求来校面谈。老师一声“请”,家长岂敢不从!于是.家长惴惴不安,诚惶诚恐,不论多忙,也得准时...  相似文献   

10.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与部分幼儿教师、家长就“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进行了访谈。下面是部分访谈记录:教师A:“沟通问题重在老师,重在老师的观念。家长一般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家长比较主动,但不多;另一种是家长本身很内向、很忙的。因此,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尤为重要。”“早晨,家长送幼儿入园时,一般没时间进行长谈,因此下午家长接幼儿离园时,教师让家长等半小时后进行长谈,或是电话家访,或教师与家长约好时间交流。”“家长比较欢迎面谈和电话谈两种方式。”教师B:“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比较难做,教师本身教育技能和与人交往的方…  相似文献   

11.
谈“请家长”和家访七十八中学姚佳宏请家长是老师的一个“法宝”.许多双差生都怕它。请家长究竟好不好?这要看老师请家长的目的、动机和效果了。目前,一些学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影响,厌学情绪比较严重,不少教师的劳动强度、精神压力相对增强,“清家长”以配合教育...  相似文献   

12.
朱燕华 《小学生》2013,(5):18-18
现在孩子们的教育已不再单单是学校和老师们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的是老师和家长们的通力合作。在当今社会,学校的老师们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孩子们面对的、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和老师们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但是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双方的关系存在着隔膜、误解、矛盾,有时甚至是敌对。教师们总是抱怨家长们对孩子太过宠爱,不闻不问,或者不讲道理,或者家教方法不对。家长们也不愿意见老师,或  相似文献   

13.
家访是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登门造访,与学生、家长架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织成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的纽带,是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所以说,如果我们教师在家访中采用扬长避短的策略.就能在促进学生的转化方面起到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丹阳 《辽宁教育》2009,(11):26-26
当今时日,对广大小学生家长而言.育子的“困惑”越来越多、育子的“难题”越来越大.显然.沿用传统的家长与老师谈心、老师召开家长会等等惯常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家校联手教育的需要。于是.作为发展家校双方联通、协调、共同教育的畅通桥梁.网络的作用已经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与运用。自2009年开始,我们沈阳市皇姑区珠江五校积极改版网站.开通网校.通过“我的班级”、“心灵邮箱”。“Q学堂”、“Q学舟”等品牌栏目的建设,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让教师“走进”学生家庭,让教师与家长携手育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具体做法有如:  相似文献   

15.
苏州一中学问卷调查显示,八成家长不愿老师登门家访。这个结果足实让人困惑:家长不是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吗?家长不是个个抱怨不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吗?那么他们又为什么不愿意老师登门家访呢?家长、孩子、老师面对面地交流不是再好不过吗?而河南一马姓教师暑期一个月时间骑车万里做家访,遍访全省36个学生,所到之处,受到学生、家长热情欢迎。久违的家访回来了。好心的老师让学生欢喜,让家长激动.也让通过各种途径得此消息的老师、家长、学生深深感动。为何?笔者下面就对这一调查做个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是实现学校与家庭合作教育的重要环节。国家政府与社会是双方沟通的重要支持,学校是实现双方沟通的主体,家长应积极支持配合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与家长共同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每天幼儿离园时,幼儿园总是热闹非凡,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仿佛在奏着一曲交响乐,教师要在这嘈杂短暂的时间内把自己班上的每一位孩子交给他们的家长,真不是件易事。仔细算来,老师给每个家长的时间不到一分钟,时间虽短,但这时却是教师直接接触家长,与家长沟通的好时机。怎样利用这短暂的接送时间与家长沟通?我在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采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1.简短谈话。家长工作都非常忙,接送孩子时来去匆匆,上午送孩子怕耽误上班时间,下午几十个家长又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这就决定了老师与家长谈话的时间不可能长篇大论…  相似文献   

18.
召开家长会是老师与家长双方相互交流教育思想,共同探究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由于家长会能使老师和家长之间进行有效的相互沟通、增进共识,它越来越被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所重视.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的家长会已走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19.
召开家长会是老师与家长双方相互交流教育思想,共同探究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由于家长会能使老师和家长之间进行有效的相互沟通、增进共识,它越来越被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所重视。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的家长会已走入了误区。误区一:业务培训型。有不少教师由于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把家长会变成了“业务辅导培训班”。在会上老师表扬成绩好的,含蓄地批评成绩较差的,然后精心培训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做作业,如何批改作业,如何教孩子写日记等等。误区二:成绩报告型。有些老师在家长会上花费大量时间向家长宣读学生在单元考试等测试中的考…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13,(24):11-12
电子家访条件趋向成熟电子家访优势突出传统家访逐渐式微教师、家长双方认可电子家访条件趋向成熟焦点提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家访逐步受到学校的宠爱,成为一种新型的家访形式,为老师和家长之间及时沟通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