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2007年女足世界杯、2008年奥运会、2010年亚运会的主办权落户中国,体育营销成为商界新宠,中国企业如何挤上这趟快车,实现历史性的突破,需要我们创新思路,虚心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全力挖掘本土市场的潜力,培育自己的市场,充分发挥媒体在体育营销中的价值作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体育营销之路。  相似文献   

2.
联想集团国际市场体育营销策略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竞争正在加剧,如何进入海外市场并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国内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飞速发展,体育营销愈来愈受到国内企业的重视。以联想集团为例,重点介绍了联想借助体育营销这一策略,实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腾飞。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分析了联想集团体育营销所产生的效果,以及联想的体育营销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启示,以期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角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STV三角营销的湖南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STV营销三角模型,在分析湖南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体育旅游产品的战略形象设计、形象塑造策略以及价值驱动3个方面分析湖南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认为在营销战略上应完善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关注目标市场选择,制定旅游规划;在开发和营销策略上,应注意产品的差异化及优化组合;在营销价值上,应重视突出湖湘文化及体验经济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就前奥运时期我国体育营销的误区以及后奥运时期体育营销面临的现状进行分析。结论:中国企业在前奥运时期的体育营销存在着营销策略简单,缺乏风险意识等很多误区,后奥运时期体育营销面临着体育市场越来越规范化,以及要实现体育营销与国际惯例接轨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建议:中国企业在体育营销时要探索多样化营销模式,挖掘体育文化价值,树立风险意识,增强营销的创意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从体育用品业市场细分和其营销组合两个层次分析了体育用品业营销,在日趋激烈的体育用品业竞争中,体育用品营销要成功,必须在这两方面下功夫,其中体育用品业市场细分、目标消费者市场选择是体育用品业营销的基础和前提,体育用品业营销组合是体育用品业营销的核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成功运行,就能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确保在体育用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刘悦  李燕燕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1):37-38,3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体育的强大,各种体育赛事在中国的营销方式也层出不穷.它们不仅推动体育赛事在中国的发展,促进体育事业的进步,还大大激发了企业发掘新的营销策略,刺激自身的利润增长,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然而,每种体育赛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商机,不同的企业也要根据其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采用不同的营销方式,搭乘体育赛事这...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体育赛事隐性营销行为在虚拟环境中也有了存在与发展空间,并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虚拟空间体育赛事隐性营销行为不仅损害了体育赛事相关权利人的利益,而且扰乱了正常网络体育赛事竞争秩序。从我国网络体育赛事隐性营销行为的概念、典型表现形式出发,剖析其行为的法律适用,评析现行相关立法规制的不足,最后,进一步提出完善反网络体育赛事隐性营销行为规制机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深入分析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成功营销的经验及其启示,为企业品牌在体育赛事中的成功营销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成功营销的典型案例。主要结论:沃尔沃环球帆船赛成功营销主要通过寻找赛事发展理念与企业营销理念契合点,准确的品牌市场定位以及赛事中不断进行品牌渗透等措施来达到营销目的。启示意义是,企业品牌营销要努力寻找品牌与赛事之间契合点以及核心价值联系,注重赛事过程中无形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张强 《体育世界》2011,(4):108-109
公益营销作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方式,在国外体育用品企业的发展中得到了验证。随着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国际竞争态势的形成,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的弱势地位急需改变。科学合理的使用公益营销策略,成为一个有效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空间的特征、价值诉求与营销方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空间具有公共性、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特征,其价值诉求包括强调“整体”以扩充客源市场、利用“疏离”以牵引顾客需求、注重“符号”以塑造文化意蕴、讲求“复合”以化竞争于无形。依托“三次售卖”理论提出营销方略:确定营销内容,初步形成“核心产业+支撑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的“产业丛”;明确营销对象,涵盖潜在群体、目标群体以及优质商源;确认营销主体,利益相关者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市场企业、媒体媒介以及社会公众;优化营销方案,注重营销的规则化、个性化以及技术化。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日本体育振兴彩票的会员制营销策略,结果证明日本体育振兴彩票推行的会员制营销策略是成功的,会员制营销适用于体育彩票的营销。为了提高中国体育彩票市场竞争力和促进中国体育彩票的健康发展,建议中国体育彩票采用会员制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酒店业因为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高端消费市场受到打击,因此中端酒店市场得到重视,成为投资的重点。博源蓝海国际酒店在营业初期的整体定位就是中端酒店,并且将目标市场定为整个市场,采用比较原始的营销策略。但是集宁区的酒店行业竞争激烈,推出单一营销组合策略很难满足复杂的市场。  相似文献   

13.
《体育师友》2018,(2):64-66
基于4R营销理论下,探讨高校体育场馆关系营销对于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服务体验升华的营销策略,探索适应高校体育场馆发展的有效路径。结论如下:构建动态市场反应系统和推动员工忠诚度来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反应;优化服务产品和提高场馆品牌效应来建立高校体育场馆与顾客的关联;通过CRM系统和互联网+场馆的平台来构建扁平化的营销体系,增强高校体育场馆与顾客的关系;提高让渡价值和社会效益来促使回报的最优化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体育赞助埋伏营销现象及规避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赞助中埋伏营销现象以及如何采用积极策略来规避埋伏营销行为的发生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企业在赞助传播媒介上的竞争是埋伏营销发生的内在动因,埋伏营销的本质就是寄生在竞争对手赞助事件中的竞争性和策略性行为.越来越多的体育事件组织者以及赞助商开始意识到埋伏营销对体育赞助收益的危害性,埋伏营销的生存空间已受到打压.为了更好地维护体育赞助市场的正常开发,必须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对埋伏营销行为进行防范与干涉.  相似文献   

15.
体育营销提升企业品牌资产作用机制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走入市场,使体育营销成为营销领域中一个新的分支.体育营销堪称21世纪最有效的市场推广工具之一,各行各业已认同体育营销对达成商业目标的效用.分析体育营销提升企业品牌资产价值的作用机制,首先简析体育营销观念的演进与形成,界定体育营销的合理内涵,进而探讨体育营销对企业品牌资产提升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基于体育营销的企业品牌资产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情感营销:中国职业体育的主要营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了情感营销的基本原理,结合对中国职业体育的本质属性和现实状况的分析,阐述了情感营销应当成为中国职业体育的主要营销策略的论断。本着尊重、关爱体育观众的理念和原则,提出了中国职业体育开展情感营销的一些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进而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以中产阶级为主的高品质市场在逐渐形成,在此过程中,中国成为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咖啡消费市场,故而使得我国市场成为了很多外资咖啡公司角逐的对象.本文分别从产品、价格、渠道以及促销四个方面的营销为基础,分析了星巴克咖啡公司在我国消费市场中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湖州汽车市场抽样调查,分析了汽车4S店对相应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以及对现今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毕业生能力的认可度。根据分析结果来改善本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从而提高本校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湖州地区4S店对于相应职业岗位的用人要求,为学生能够良好就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专业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一个新兴的专业,而汽车营销是这个专业中的一个重点内容,能否上好它,如何上好它是每一个上汽车营销课的老师都会考虑到的问题,因为这关系着能否培养出汽车营销企业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科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营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用品业取得很大的进步,一些产品质量足以和国际知名品牌相拼美,但是因其存在着品牌意识不强、技术研发能力弱、产品趋同化严重、宣传力度不足等营销问题,造成我国体育产品的竞争力较弱。随着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市场的日益,国内企业应该改变以往以价格战为主的竞争模式,要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制定品牌战略、拓展营销方式等手段,建立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提高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