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们进入科学课堂前总是带着相关的科学前概念,它必然成为科学概念教学的现实起点,科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就是有效转化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它有两种基本的转化形式:一是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基本一致,需“丰富”;二是与科学概念相矛盾,需“修订”。在学生概念转化过程中,我们要正视如下困难。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转化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以往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个体经验,其中有很多认识是与当前的科学概念相违背的,这就是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对学生物理概念的学习具有阻碍作用.为促进物理概念学习,提出以下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转化策略:设疑引发冲突,克服经验错误;加强变式教学,把握概念关键;注重探究实验,否定错误概念;加强正误对比,理解科学概念;适当进行比喻,抽象化为形象;进行逻辑归谬,转化错误概念;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小组讨论;相似概念归类,运用促进理解.  相似文献   

3.
论概念改变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概念教学一直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科学概念。然而学生在学习概念前已经对一些概念有了朴素的理解,这种理解往往与概念的科学含义并不一致,于是概念教学的重点就变成了改变学生原有的错误概念,即概念改变。在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有些错误概念难于改变。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错误概念不仅仅涉及学生对某一概念本身的理解,更多地涉及学生对支撑该概念的物理系统的理解。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支撑学生错误概念的知识系统,才能有效地改变错误概念。  相似文献   

4.
胡旭波 《科学课》2009,(9):52-54
学生科学概念的发展不仅是对科学知识和科学课中概念的理解和储备,更应是修正、拓展自己观念的过程。从这一层面上理解,科学课的教学,就是改变学生的初始概念(前概念),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周雪 《辽宁教育》2024,(5):65-68
科学概念是组成科学知识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科学知识结构的基础。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已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实践,获得了一些经验性的概念,这些概念有时与科学概念存在冲突,有时不够准确。通过转化前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摆脱错误的想法,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创设科学情境,建立概念联系;引发认知冲突,促进概念转化;注重生活体验,生成科学概念;鼓励科学阅读,拓展科学概念这四个方面,探索促进学生前概念转化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构建准确的科学概念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理解和形成科学概念、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而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形成总是要以儿童的前概念为基础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遇到一系列问题,比如,如何在科学课堂上有效地调查学生的前概念?如何从调查的结果出发组织运用学生的前概念并使之逐渐转化?科学概念又如何与儿童的前概念有效地作用?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60):1-2
科学概念作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已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很难达成预期的目标。究其原因,重点在于执教者对学生相关前概念的理解上不到位,转化上不妥当。让"前概念"这座无形的思维冰山遮住了看清科学真相的双眸,挡住了通往科学真理的康庄大道。对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系统性地提出了"挖掘""爆破""重组""完善"等四大策略,并详细阐明了从"挖掘前概念"到"达成科学概念"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姚霞 《阳光搜索》2014,(3):8-11
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概念体系,进而形成科学的认知和思维形式,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但是,在进入课堂学习科学之前,学生并不是白纸一张,他们头脑中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观点,会以自己的方法观察、实验,对观察结果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解释,有特定的获取新信息的学习策略。这些想法和认识一般被称为“前概念”,也被称为朴素概念或片面概念。与科学概念相比,前概念可能是错误的,也可能是片面的,会对科学概念的教学带来一定影响。但前概念是学生在相对初级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学习后形成的,是必须经历的一个学习阶段。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必须分析、掌握学生的前概念,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9.
科学前概念是指学生在进入科学课堂前已有的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概念的转化过程是从科学前概念走向科学概念的过程。本文分析了学生概念转化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从学生概念转化的三个关键阶段提出了教师有效介入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0.
《山东教育科研》2013,(16):62-64
数学概念教学是中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学生数学素养的差别关键就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的差异上,因此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丰富的教学实例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概念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但在学习化学之前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及对各种化学现象、化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已自发形成了前科学概念。这种广泛存在的前科学概念不容忽视。在初三化学几乎每节都要面对的概念学习中,应充分利用前科学概念,以此为教学起点,进行联想、类比、同化,促进前科学概念的正迁移,促使概念的转变与形成。  相似文献   

12.
袁优红 《阳光搜索》2014,(1):96-100
小学生是带着原有的认识走进科学课堂的,这些对科学自发的、稳定的理解和经验,称之为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学生的前概念大多是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并逐步形成的,正因为这个原因,学生自己形成的前概念相当牢固、稳定,而新概念的建构,必然会与前概念形成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错误前概念是非常顽固的,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学生已经接受了新概念,但换一种情景时,错误概念仍然会产生作用,只有足够的刺激或证据呈现时,学生才会真正转变错误的前概念、我们发现,在教学中学生遇到与前概念不一致的新概念时,往往表现为难以理解、难以接受、重新解释新概念甚至不接受。这表明学生错误的前概念,是进一步学习的障碍,如果不克服这些障碍,对建构新的知识会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97):15-16
学生在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个人观念,这就是所谓的前概念。科学的学习是前概念转变的过程,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建构科学概念尤为重要。本文以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有磁性"为例,浅谈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使学生的前概念在认知过程中发生冲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并能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4,(A2):180-181
前概念在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分析认识前概念,阐述教师教学时相应的教学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许多探讨儿童概念理解的研究发现,儿童并非脑袋空空而是带着许多前概念进入课堂学习情境的.这些前概念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对一些事物或现象的朴素的看法和理解,它们通常模糊而不精确,有合理成分,但也有错误倾向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它们对课堂学习中科学概念的建构既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为提高儿童概念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对那些存在于儿童大脑中的潜在错误观念即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可实施诊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诊断学生的错误,设法引发认知冲突,造成学生认识上的不平衡,再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认知再度平衡.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前概念是客观存在的,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分析其对教学的影响.从而采取合适的转化策略,有利于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对与科学概念并不相悖的前概念.教师可通过类比方法.迁移学科知识、创设熟知情景等“架桥策略”,促使学生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实现认知同化;对与科学概念发生冲突的前概念,教师可通过实验、逻辑归谬、生生互动等方法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其对前概念产生不满.从而建构更合理的科学概念.实现认知顺应。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前概念是客观存在的,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分析其对教学的影响.从而采取合适的转化策略.有利于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对与科学概念并不相悖的前概念.教师可通过类比方法、迁移学科知识、创设熟知情景等“架桥策略”,促使学生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实现认知同化;对与科学概念发生冲突的前概念.教师可通过实验、逻辑归谬、生生互动等方法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其对前概念产生不满,从而建构更合理的科学概念.实现认知顺应。  相似文献   

18.
陈彦芬 《化学教学》2004,(12):26-28
所谓前科学概念,一般是指学生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所形成的概念。研究表明,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前,对各种自然现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观念,这些前科学概念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这些观念中,有些是对客观世界的朴素观念,有些则与公认的科学概念完全相悖,研究者也把后者叫做错误概念。这些研究已成为西方科学教学中较为盛行的概念转变学习理论的认知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书元 《考试周刊》2013,(29):148-149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前概念可以同化或顺应转化为科学概念。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前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利用合作方式解决认识冲突,巩固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20.
学生进入科学课堂前总是带着相关的科学前概念,它必然成为科学概念教学的现实起点,科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就是有效转化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它有2种基本的转化形式:一是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基本一致,需"丰富";二是与科学概念相矛盾,需"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