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公开发表的论文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体系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构建途径展开的.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主要是从教育的现状、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和教育的内容及途径等方面展开的.今后研究的思路有:关于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内化与践行的研究,关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性特点的研究,关于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路径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重要意义及实现路径,提出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引导职能,激发大学生的理论学习热情,通过高校的管理、激励机制增强大学生体验认同的途径,使大学生在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两个方面实现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  相似文献   

3.
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为,是新时期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内化,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内化的主体效应;贯彻分类指导,重视内化的个体差异;加强社会实践,提升内化的情感体验;着力文化建设,营造内化的优良环境.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围绕如何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对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途径、增强实效性的路径等问题的论述较多,而对于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化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探讨甚少,对如何检验效果、对效果的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成果几乎没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为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而持久的开展,提供针对性和实效性参考。  相似文献   

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国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文章分析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的价值观随着社会变化而变迁,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价值核心由群体本位向个人本位变迁,价值取向由单一向多元变迁,价值目标从理想主义向现实性变迁.影响价值现变迁的主要因素有:社会转型与经济结构变化,意识形态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文化与社会思潮,高校改革与个体心理因素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重点抓住以主导价值统领主体价值和主流价值:确定恰当的价值观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价值观教育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同时兼顾第二课堂,有效抓住新型教育媒介,形成教育合力,即通过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内涵、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健全保障机制等途径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增强大学生在多元文化时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中的认同面临严峻挑战,究其原因可概括为:内涵理念过于高远、传播途径过于官方、传播方式过于显形、传播主体过于懈怠、传播载体过于功利。厘清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认知—认可—认同",有助于提高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认同教育的教学效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构建起借鉴作用。通过以下路径有助于形成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凝练教育内容,打造精品红色文化;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文化教育实效;付诸社会实践,提升红色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9.
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注重心理认同、价值取向和教育引导三个问题.开展教育的途径有:坚持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强化社会实践教育,大力弘扬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0.
雷锋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了生动诠释,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学习雷锋精神能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理解,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认同,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运用,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发展,切实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须着力把握大学生的接受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教育.而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好大喜功、知识化和政治化倾向.在着力把握大学生接受度的基础上,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意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致力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与弘扬,着力于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在方法上,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使每个大学生都受到全方位和多层次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堂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等方法探讨体育教学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与方法,认为体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体育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有效载体,是大学生接受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形式,依托体育教学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日益重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结合高校实际,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价值,分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内化的动态过程,并提出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4321"路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统一的基本内涵。高校大学生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章着重探析了理论教育路径、实践创新路径、价值尺度路径、结构功能路径、组织发展路径和文化辐射路径等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是解决社会转型期不良价值观对大学生影响,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及践行度的必然要求。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必须改革课堂教学,开展主题性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服务型的学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从价值认知到价值认同再到价值践行,这三重路径符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外化的一般规律。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自觉追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层次阐述,高校作为影响学生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社会场所,以"中国梦"教育思想为载体,实现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对大学生的发展和国家未来走向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中国梦"教育思想的指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育教学、学生工作特色基地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拓宽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路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教育和渗透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利于国家安定和社会和谐,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文章探讨了如何加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工作,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复杂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论创新,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信仰指向、奋斗目标、精神追求、行为规范的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法和路径有课堂教学、网络教育、文化熏陶、实践磨砺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