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志发 《考试周刊》2014,(28):185-185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方式与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创新德育评价机制;贴近学生实际,充实德育评价内容;大胆探索,改进德育评价方式,是推动中学德育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作者从德育教学评价的目的、评价方式与评价指标、实验效果等角度阐发对于德育教学评价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幸福感对于德育实效性问题而言是一种新的尝试,可以为学校德育提供动力,有助于德育的知情统一和知行统一。从德育功能、德育内容、德育方式三方面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加强幸福感与德育的有机结合,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是指对学校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资源用于学校德育过程的研究.开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有利于彰显学校德育意义,促进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实现;有利于完善学校德育功能,构建德育新模式,为德育过程创设德育体验情境、开展体验活动带来丰富的资源,实现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学校德育研究的有机结合.湛江雷州半岛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且特色鲜明,其中以雷州文化为代表的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长期为当地学校德育实践所应用.实践证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学校转变德育方式,改变学生的德育习得方式,促使学校德育生活化、形象化,合理建构德育资源和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反观现行的学校德育,尚无法适应网络时代的德育形势,主要表现为德育内容的陈旧、德育网站的滞后、德育工作者网络素质的欠缺等。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从加强网络道德课程建设、校园网络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关注学生心理动态以及建立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渠道等方面,实现创新,以应对不断出现的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符合现代学校德育发展方向。湖父实验学校结合学校德育现实情况,创设读书机制、创建"养正课堂"、创生德育力量,有效启动德育工程,发挥德育榜样作用,推演创新德育实践,彰显了正能量。  相似文献   

6.
以“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指导学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经纬 《教育探索》2005,1(9):87-88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为指导,科学定位学校德育工作,探索学校德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建立科学有效的德育机制.不断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才能最终实现德育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德育模式已成为我国德育理论研究的独特领域 ,其研究形态表现为一种新的以实践叙事为主体的理论方式。德育模式研究正在寻求对德育体制改革的赋权能力 ,努力成为推动德育实践发展的理性工具 ,它的研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其自身的理论价值 ,从指导个人教育行为延伸到指导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系统和作为实现学校德育的价值载体。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实现德育功能认识、德育对象评价、德育时间内容安排以及德育方式方法的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9.
文化变迁对学校德育影响的机制主要是指:在文化变迁与学校德育的运行过程中,文化变迁对学校德育的影响要素之间由于某种机理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和运作方式.其影响的机制特点主要体现在自发性与规律性的统一、要素与系统的统一、整合性与协调性的统一、自觉性与能动性的统一4个方面.文化变迁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变迁的特征即文化特质和文化价值观的变迁对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渗透、德育理念的提升、德育目的的调控、德育课程的优化、德育制度的建构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使每个教职工都用心、用情、用力投入到学生教育中,真正把德育放在自己工作的首位,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只有强化“全员德育”意识,才能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建造“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系统工程,实现“以德立校”的教育宗旨。一、全员德育的内涵建立和完善教师教书育人的良好工作机制,让全校的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的德育管理,学校的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计划、德育管理、德育活动等信息应是全体教职员工、家长和学生共同知晓、共同关注并认同的。全校的教职工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远程教育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受到了巨大挑战。在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网络和非网络方式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网络环境,最终实现学校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学校德育缺乏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把学校德育政治化,包括德育的内客、形式和途径等的政治化.从而异化了德育的本质,削弱了德育的功能.深刻认识学校德育政治化的表现和原因,研究和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才能有利于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关于优化德育途径的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途径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通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目标与内容的不同,规定了德育途径的不同选择.途径的不同选择又进一步规定了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管理的方式方法和监测评价方式方法的不同.对现有学校德育途径的分析研究,继承和发挥成熟高效的德育途径,实现对现有途径进行拓展并开拓新途径,从整体上构建中小学德育的途径体系,就成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提高实效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校德育低效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的道德实践停留于知性层面,要实现学生的道德实践由知性向德性转化,其重要途径就是选择合德性的德育方式,实现德育活动的整体性、德育影响的整合性以及德育实践的延伸性。  相似文献   

15.
德育实效性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同时提出更新观念,关爱学生,构建情景化的德育模式;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德育载体和方法的多样化等拓展德育实施的途径,突破学校德育的封闭性,整合社会、家庭德育力量,尽最大可能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学校德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纯学科型德育,速成型德育,唯学校责任型德育,过去时型德育等明显误区。德育本质上是实践的,学校德育离不开道德实践,只有创新道德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德育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都把德育课程改革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来对待。国外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主要表现出四大特点:第一,坚持德育课程的系统化、连续化和国家干预与管理;第二,注重德育课程的实用性和实效性,表现为“轻理论,重行为;轻说理,重管理”;第三,强调德育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与层次性;第四,德育课程实施方式的灵活性与渗透性。 一、国外职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趋向 1.德育课程管理备受重视,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把德育视为重要的战略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建立。健全强有力的…  相似文献   

18.
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引入学校德育过程对于学校德育实践有着重要意义:这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有利于促进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实现;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最为亲切的乡士德育资源,让学生在民俗文化的熏陶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优良美德,感受到亲切的乡士教育;有利于转变和完善学校德育方式,完善学校德育功能,构建德育新模式,为德育过程籍以创设德育情境、开展体验活动带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实践证明,将地方民俗文化引入学校德育过程,积极挖掘地方民俗文化深厚的德育意蕴,主动将地方民俗文化引入学校德育课堂,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生动而丰富的乡土文化学习内容,通过拓宽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感受地方民俗的文化魅力等,都是发挥地方民俗文化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19.
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当前新课程理念的关键环节,在学校德育中,作者认为学校德育审美化教学是实现这一关键的有利方式.学校德育审美化教学首先要构建审美化德育场,再实施德育审美化教学.学校德育审美化教学的教育功效主要体现为激励功能、整体功能、陶冶功能和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20.
学校德育制度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处于一定的困境。如何变革学校德育,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机制,走出学校德育工作的困境,已成为德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任务。直接制约学校德育的工作机制,首先是学校德育制度(本文所指学校德育制度是指由学校本身所制定的学校德育制度,简称“校本学校德育制度”,从名称上区别于国家层级的学校德育制度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德育制度)。了解与研究学校德育制度现状及其对学校德育工作影响的基本情况,把握影响学校德育制度运行的基本因素,是为变革学校德育制度提供理论参考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基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