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殷陆君 《传媒》2015,(21):25-27
笔者心中一直有一种记者情结,从事工作也一直与之有缘.小时候很想当记者,工作后参与地方新闻宣传管理10年,后来当了12年中央新闻单位记者,现在的工作又是服务全国新闻记者.管新闻、做新闻、服务新闻,相当于把新闻宣传的流程走了一遍.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方方面面,想自己、看别人,更加体验到记者的内外环境之复杂,更多感受到记者的酸甜苦辣之不易,也更深地领悟到记者的情怀情趣之重要.记者是人,但确实有许多与常人不一样的东西.新闻工作没有那么高大上,但是也有其独到的职业特色.一篇消息,传递党的好政策,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群众更有喜地欢天;一篇通讯,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好人好事让人感天动地,坏人恶行让人痛恨连连;一篇评论,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弘扬正声正气正能,针砭时弊让人痛让人痒出汗浑身发粘;一篇舆论监督稿件,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为冤屈者叫屈鸣冤,让苦难者解气申冤.  相似文献   

2.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理念的指导。做新闻工作,最大的理念是创新。创新,从来是新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新闻,贵在于新,无新之新闻,一钱不值。新闻工作者的全部工作,说到底,就是在求“新”。创新,永远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当务之急。放眼当今传媒业,竞争中明显良莠不齐,良者之共性,无不生机勃勃,不断创新;莠者之共性,无不死气沉沉,缺乏新意。没有了创新的机制,没有了创新的激情,不战而自败,是所谓哀莫大于“新”死也。  相似文献   

3.
离开新闻战线两年了。摆脱了审稿、看大样、签付印等等繁忙的事务,不再尝上夜班之苦,特别是不再担心挨“骂”,真是一大解放。现在,可以坐下来思考一些问题了。这也许是我从自己所热爱的新闻岗位上退下来后“塞翁失马”之福吧! 由办报人变成看报人、由审稿者变成作者、由新闻工作到实际工作,角度不同了,对一些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如何对待挨“骂”的问题;我想得较多。挨“骂”之后  相似文献   

4.
有偿新闻"是拜金主义在新闻工作中的表现,是当前腐败现象在新闻队伍中的反映。它不仅腐蚀新闻队伍,而且败坏党的新闻工作声誉,背离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有偿新闻"屡禁不止,近几年大有回潮滋蔓之势。对其顽性,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项投重药以治之."有偿新闻"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现择其要者,略举数端:采编、刊播有偿广告新闻和有偿新闻性节目;采访活动和新闻报道由被采访单位和个人"赞助"或向对方索取"宣传费";采编播人员兼职从事第二职业或从事新闻"走穴"活动,谋利于个人;把新闻性的版面、节目,变相为广告,进行企业形象、广…  相似文献   

5.
殷陆君 《传媒》2017,(24):17-18
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新闻界迎来了第18个记者节.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信祝贺中国记协的80华诞,中央领导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为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和从事记协工作10年以上的代表颁奖并讲话.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党和国家关怀中国记协工作和新闻事业、关心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是党和国家兴盛之象.社会各界关心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关怀给人民传播真实、给百姓传递真情、给社会传导温暖的好记者,是人民身心安定之福.因为记者有正气,人民有福气;记者有锐气,时代有朝气;记者有担当,国家有力量;记者有形象,民族有希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人人有方向,天天才向上.  相似文献   

6.
从大众传播工具开始向受众发布新闻的第一天起,新闻失实的问题便随之产生了。其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新闻材料的编采者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未能准确、全面地掌握新闻的背景材料,因而所编采的新闻作品没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本来面目,于无意之中造成新闻失实;二、新闻材料的编采者在编采过程中主观武断先入为主、偏听偏信,结果以片面之辞作为新闻材料的核心内容,造成了新闻失实;三、新闻材料的编  相似文献   

7.
传媒声音     
《今传媒》2016,(4):147-153
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时代定位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能不能做好这"四者",是有没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检验标准;只有做好这"四者",才能履行好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新闻舆论工作48个字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媒介融合”时,应该关注新媒体技术对新闻传播领域基本规则的重塑.其中,有三个重要倾向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新闻生产中将出现兼容不同新闻样式的新闻生产组织,多样式、小组合作生产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新闻传播将融入社区网络,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融入的途径则可能是自主建立社区信息服务平台或者嵌入他者的平台;网络技术还重塑了民间新闻传播,赋予它与专业新闻传播相抗衡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正一般说,学术学术,先有术后有学。这首先是因为,学是从术而来的,术是学的基础,是学的对象,而学是术的深化,是术的抽象和提升。有了丈量术,方有后来的算术。新闻学也如此,先有报刊之出版,才有报学、新闻学乃至今天的新闻传播学。其次是因为,在现实生活里,学和术是有分工的。梁启超说过,学也者,观察事物而以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拿新闻学术界和新闻业务界来说,前者的重点是探讨新闻传播规律,将业界的经验提高到理论的高度;而后者的责任则是根据和运用新闻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0.
扶沟县大李庄农民书法家何照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热情为广大业余新闻习作者服务,积极发行《新闻爱好者》。三年以来,何照民合计发行《新闻爱好者》360份。何照民在走亲访友时,从不忘向人们宣传《新闻爱好者》。他把这家刊物的知识性、政策性、趣味性讲得头头是道,不少青年读者为之倾心。大李庄乡有18所中学、小学订了《新闻爱好者》。编辑  相似文献   

1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在当前的新闻作品中,时有失实现象发生。这恐怕是读者对报纸最不满意的地方,就好像顾客买了假冒商品一样,令人痛恨不已。客观地说,很少有哪一位新闻工作者有意识地伪造事实,混淆视听,或肆意渲染夸张,视真假为儿戏的。不可否认,造成上述失实报道的也有,但毕竟是新闻工作者中的极少数,其原因也很多。情面因素有之,唯利是图者有之,浮夸遗风亦有之。但因工作态度的不认真,无意识地造成失实新闻者却不乏其例。比如,一次某市不少新闻单位派员参加某烟厂的评吸会,组织者  相似文献   

12.
谁之“发现”为新闻白承杰一时盛传“在庐山发现了黄远生的墓”,纷纷扬扬之后出现了异议:坟一直在那里,黄氏家人经常去祭扫,这算什么新闻?两种说法,哪个有理?黄远生之墓在庐山,这个事实对于报道者和许多读者来说是新闻;而对于“异议者”来说,则是旧闻。一新一旧...  相似文献   

13.
有媒体工作经验者到大学新闻院系任教并不是什么新闻,很多院系创办之初都是这么干的。随着媒介市场的发展和新闻院系师资流动的加快,媒体人士也加入了最新一轮师资力量的“洗牌”之中。对此现象,曹鹏博士有过专门的研究,他认为:“目前,各地新闻院系师资扩军可谓步调一致,除了兄弟院校挖人外,新闻  相似文献   

14.
新闻失实,由来已久。屡治屡犯,愈演愈烈,似乎成了公认的顽症。究其原因,既有思想、作风上的因素,也有技术、工作上的问题。然其要者,恐在党风和社会风气之不正。马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1日晚7时,观众最多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开播之始,就显得与往常不太一样:开始曲之后,播音员薛飞、卢静同时出现在画面上,以往只是一个;播出每条新闻之前,先由播音员推出图像,播出导语,或新闻背景;即使是国际新闻也如此;字幕除了打出新闻概要外,还打出了采访者或送稿单位的名字;末尾,映出字幕:本次节目的编辑、播音、字幕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这一小小的变化,使观众看了耳目一新,有着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闻编辑工作指的是将第一手新闻素材进行组稿、筛选等工作形成新闻,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闻事件也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广播新闻节目的需求也逐渐提高,这就对新闻编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下如何做好新闻编辑工作,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新闻节目成为了当前新闻编辑工作者面临的重点问题。本文从新闻编辑工作的内涵和特点出发,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当前新闻编辑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新时期下如何做好新闻编辑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使命,也是新闻记者的光荣职责。然而在新闻实践中,进行舆论监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究其原因,"难"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有些单位和个人对舆论监督不是闻过则喜,而是闻过则怒、闻过则跳、闻过则闹。领导开脱者有之,托人说情者有之,指责"失实"者有之,投诉告状者有之,常弄得新闻单位不得不"打一巴掌揉一天"。二是由于舆论监督报道者的政治修养、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8.
邵飘萍在办《京报》的时候,既编报,又采访,还挤出时间去大学讲课,撰写新闻学著作。一九二三年和一九二四年连续出版《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两本书。前一本又名《新闻材料采集法》,全讲采访,是我国第一部采访学专著;后一本书,也用了不少笔墨论述新闻采访和记者修养。可以说,重视采访,注意收集第一手材料,是这位多才多艺的新闻工作者的特色。他认为,“报纸价值之有无、大小,与新闻材料之敏捷、丰富、真确与否,有最密切之关系”。因此,他提出:新闻记者应该以“探究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这也是他从事新闻工作十多年  相似文献   

19.
浅谈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有了新的拓展,因而有必要重新全面认识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本文认为,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有四个方面。第一,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新闻编辑要制定编辑方针,策划、组织新闻报道活动。第二,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者和总把关人,整合各项采编业务,制作新闻产品,对新闻内容进行最重要的把关。第三,是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者,对新闻素材进行再认识、再创作。第四,是公共论坛的主持人与新闻话题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20.
新闻编辑工作是媒体形象的设计师、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者、公共论坛的主持人与新闻话题的引导者。基于新闻编辑工作的时代背景和地位,分析了新闻工作的社会价值,并提出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保持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性、加强新闻编辑工作的时效性三个举措来提升新时期新闻编辑工作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