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青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妇女论坛的重镇,它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中国社会,为中国女性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在《新青年》上提出妇女问题的几个方面,比如,贞操、教育职业、婚育等问题,为备受封建宗法压制的广大女性走上真正的解放之路,起了理论前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青年》的创立和刊行不仅为我中国近代史进程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明显标志。《新青年》在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使得其成为了新文化、新思想和新知识的传播媒介。通过分析《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作用能够帮助哦我们更好的认识新文化运动与《新青年》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青年》积极倡导女性解放思想,开辟了《女子问题》专栏,从生理、婚姻、教育和政治等多个角度向民众普及女性知识,以科学与理性的态度支持和推进女性解放.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又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新青年》所表达的女性解放思想展示出了五四运动前后知识届对于中国女性发展的美好期待以及对于文...  相似文献   

4.
2015年9月19日,"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巢湖召开。与会代表就新文化运动与《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与百年中国、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等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热烈讨论,提出了不少具有学术价值的新见解、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的有力武器,也是新思想碰撞诞生的土壤。本文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来解读《新青年》对于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的深远影响主要有三点:倡导民主与科学,促进语文教育研究科学化;倡导白话文,推动了语文教学和教材的改革;以《新青年》为媒介传播语文教育思想,推动语文教育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钱玄同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大将,《新青年》杂志的编辑之一.他发表的反对旧礼教,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化,赞助新文学的言论很多.“五四”以来许多记述新文化运动史实的文章,都是把钱玄同和陈独秀、胡适连称的.自从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四卷四期),《汉文革命之讨论》(五卷五期),《罗马字与新青年》(五卷六期)等文章,提出废除汉字改用音标文字的问题,他毕生就以很大精力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拟订许多步骤切实的计划,做了许多深入浅出的研  相似文献   

7.
一、现代文学概述 中国文学现代部分主要讲授的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余年文学(1917年——1949年)的发展情况。对于概述部分主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7年1月和2月,在《新青年》上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一、现代文学概述 1、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上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小说《狂人日记》,宣告了一个崭新文学世纪的开始。自此,中国文学发展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革命,而在此之前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就是这次政治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1915年9月《新青年》的创刊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1915年9月第一期《青年)问世,陈独秀主持其事,并发表《敬告青年》的文章,提出了许多支配着以后几十年理性革命的重要问题。1919年,胡适回国,在此前后他参与了几乎全部的《新青年》前期的文学活动。胡适在这些文学活动中,始则锋芒毕露高举批判的大旗,继则抱实验怀疑反对传统的评判态度,最终与《新青年》同人中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分道扬镳。对胡适的这一历程,以前的评论者大多认为胡适的这种转向是投机,也有人认为胡适代表资产阶级争夺新文化运动包括对《新青年》的领导权。本文则侧重从分析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目的的认识,对旧文化旧文学的态度,对《新青年》及其政治观点等方面探讨胡适在《新青年》前期的文学活动意义,以求正于专家同仁。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新文化运动始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一直延续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历时7年之久。其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原婧 《华章》2013,(24)
《新青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的刊物之一,对推动社会思想观念与文化风气变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17年,《新青年》自第二卷第六号起,特辟“女子问题”专栏,成为关注女子问题、倡导妇女解放的舆论宣传阵地。专栏也反映出五四运动爆发前,知识界对女子问题认识的聚焦点。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青年》第二、三卷“女子问题”专栏这一基本史料出发,重点关注五四运动前《新青年》所倡导的女子教育思想。从专栏概况、女子教育的时代需求、思想准备、女子教育的目的与构想角度,结合文本综合分析,深入探讨,以窥《新青年》在新旧文化交融的时代主题下,对女子问题的思考与选择。  相似文献   

13.
新文化运动史的内容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笔者在从事这段历史教学时 ,面对以教材为主要媒介的教与学 ,产生过一些迷茫和困惑 ,并为之引发了几点思考。但因学力浅薄 ,资料匮乏 ,错误不当之处 ,还请读者方家批评指正。一中学历史教材介绍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 ,大量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笔者案 ,此处教材中有注释 :“《新青年》 ,第一卷称《青年杂志》 ,从第二卷起 ,改名《新青年》。”实际上 ,此注中陈独秀创办刊物之名实为《青年》 ,并非《青年杂志》。)而且 ,随着新文化运…  相似文献   

14.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汹涌澎湃的新文化运动浪潮中,成就突出的是鲁迅———一个勇猛顽强的民主主义文化战士。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这篇小说猛烈地批判了封建宗法礼教制度,痛斥了一切所谓“仁义道德”旧礼教旧教条“吃人”的血腥本质。它是一篇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书,号召人们奋起打倒“吃人”的旧礼教。之后,1919年4、5月间,鲁迅又连续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孔乙己》和《药》两篇小说。在《孔乙己》中,鲁迅通过对深受封…  相似文献   

15.
正一、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的地位分析众所周知,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历史中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其中陈独秀所创办的《新青年》更是不可忽视的,在当时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而在1949年以后的长时间内,陈独秀所创办的《新青年》功绩也逐渐被忽视,在此期间,台湾学者强调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在大陆推崇鲁迅和  相似文献   

16.
《新青年》角色转换与“五四”同人的分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四知识分子主要以《新青年》为宣传阵地 ,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反传统使他们广泛地团结起来 ,形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新增的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新思想的宣传淡化了反传统角色 ,五四精英群体开始分化。普遍的马列主义宣传及《新青年》成为共产党的喉舌 ,导致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分裂。  相似文献   

17.
田汉作为少年中国学会极具影响的人物,发起、推动宗教问题讨论,以至学会最终否决宗教问题决议案。他在《少年中国》月刊上发表数十篇文章,使《少年中国》与《新青年》《新潮》鼎足而立,成为介绍新诗的重要园地和支持“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但学术界对田汉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的原因、时间及介绍人分歧很多。笔者通过查阅、分析、考证大量的文献资料,较好地廓清了田汉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的原因、时间和介绍人。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以1915年《青年杂志》(自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的创刊为发端,以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事件为中心,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不仅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而且也成为中国青年登上反帝反封建斗争历  相似文献   

19.
以《新青年》的创办、发展和影响为主线,通过铺陈若干历史细节,如袁世凯祭孑L,《青年》杂志封面,钱玄同、刘半农演双簧戏,刘半农改名,毛泽东、蒋介石阅读《新青年》,北大首开女禁等,引导学生理解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进而体悟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科学是近代西方国家的立国之本,也是西方社会得以和谐发展的基本要素。《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传播了近代西方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为抵制袁世凯复辟帝制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唤醒了国人的“个性解放”、“财产独立”、“男女平等”等近代文明意识,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新青年》所弘扬的近代人文精神仍然引领今天的中国人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