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近年来,大量汉学文献在国内翻译出版,为国内学术界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很多国外学者汉学研究的独特视角和方法也让国内学者受益匪浅,大大促进了国内对海外汉学的深入研究.本文对汉学文献翻译出版现状,尤其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优化出版选题、提高翻译质量、建立规范体系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外对中国的研究有着很长的历史,但中国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却是相当晚近的事情.1949年,莫东寅先生的《汉学发达史》一书出版,尽管篇幅不大,但该书中对欧美诸国的中国研究作了很精致的梳理,国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发展线路还是非常清晰的.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海外汉学通史著作.  相似文献   

3.
《儒家文艺美学——从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张毅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近年来的学术界,颇兴域外汉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之风,为传统的文学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流传海外的现代新儒学,即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下,儒家思想的新展开。对传统儒学和现代新儒  相似文献   

4.
温国强 《图书馆杂志》2001,20(11):56-58
海外汉学研究,又称国际汉学研究、海外中国研究、国外中国学研究等,是指中国学者对海外学者关于汉学研究的再研究。中国学者对海外汉学研究的自觉关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海外汉学研究真正被称为一门学科。则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本文就20多年来海外汉学研究出版物及其特点作一简要的回顾和评述。1 海外汉学情况的调查与介绍,为海外汉学研究提  相似文献   

5.
德国弗莱堡大学一个汉学教授给自己取中文名字叫做胜雅律,瑞士人,中国话讲的也很不错,他有部研究"三十六计"的巨著《智谋》在西方学术界影响很大,而他自己因此成为西方智谋学的领军人物,他的书最近也翻译到了国内.在这里,我想要表达的第一个意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经典的著作正在被人们重新发现,尤其是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重视.在很多现代西方的著作里,我们看到了不少来自东方的智慧影子.  相似文献   

6.
汉学研究的加强推进了海外汉学图书出版的热潮,汉学图书的出版以翻译元典为主,出版社在选题策划中过度依赖学者和学术机构,出版领域呈现拓宽和专题化趋势……这些出版现状带来一系列出版问题,出版社需要认清问题,找出根源,及时补救。  相似文献   

7.
出版史是对出版历史进行总结归纳的学科。作为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和印刷术的国度,中国具有悠久的出版历史。对中国出版史的研究,一直是海内外的学术热点之一。海外的中国出版史研究,是指域外人士用英、日等文种出版的研究著述。由于外文的语种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以英文为主的撰述,兼及其他语种。从1925年美国出版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印刷史的著作至今,海外的中国出版史研究已经有了八十余年的历史。根据这八十年来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将它分为早期、中期和近期三个阶段。一、海外早期的中国出版史研究海外早期对中国出版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  相似文献   

8.
初审意见(节选) 一书稿基本情况 (一)书稿基本情况与内容简介 1.前期情况介绍 本项目2005年初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立项,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重大研究课题.2006年,由汉学编辑室与编者联络,2006年6月5日曾报立项并获通过(立项号1137),合同签订于2006年11月20日(合同号06-369).后项目转至历史编辑室,2012年近现代史编辑室成立,归该室负责.由于,编者未按时交稿,项目拖延至2013年才有所进展.该年年初,经协商双方重新订立出版合同,出版时间延后.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国内学界对鲁迅作品在海外的译介与出版史关注较多,但对其在拉美地区的译介与出版的关注却相对贫瘠。左翼出版、世界文学及汉学研究构成鲁迅作品在拉美译介与出版的三个动力源。通过对鲁迅作品的拉美译介与出版史进行爬梳可发现,使用共鸣策略,推动本国经典文学作品外译,加强与海外汉学家的联系,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设立中国综合大学第一个影视学博士点到为中国影视学术界培养了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从坚持举办大学生电影节到出版理论著作数十种、获得研究经费一千五百多万元.  相似文献   

11.
韩少功作品受到英语世界读者的广泛接受和积极评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中国故事是其作品海外出版传播的助力,英语世界知名学术与人文出版机构是其作品海外出版的主要贡献者,图书评论与获国际文学奖提升了其海外影响力.翻译出版选材聚焦中国好故事、多措并举开展海外图书出版推广以及搭乘中外文学交流便车提高中国作家海外影响力是韩少功作品英译出版对中国文学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新编《鲁迅全集》出版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编辑室就把编纂《鲁迅大辞典》的工作提上了日程。这项工作一开始就受到许多同志和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支持,文化部出版局并批准了有关的报告。现在编纂工作正在全面展开。编纂出版本国伟大作家的专人辞典,是发展民族文化的一项  相似文献   

13.
出版构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出版理论研究及编辑学、出版学学科体系建设讨论的不断深入,出版概念的内涵被众多的论文著作提及,尤其是出版学、编辑学学科体系研究的文章把出版概念作为表述论点的一个"基本元素".由于对出版概念内涵广狭范围及理解角度的不同,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出版概念内涵.学术界近年来产生的一些学术争鸣,观点的分歧就在于对出版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4.
叶翰 《文化遗产》2014,(6):135-142
德国汉学研究历史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慕尼黑大学是第一所在德国大学开设汉语课程的学府.19世纪后半期,德国许多大学相继开设汉学研究专业,到20世纪初已形成了法兰克福、汉堡、柏林、莱比锡四大德国汉学中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汉学也要为社会服务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德国汉学的研究机构也相应地得到调整,今天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当代中国的变化.由于目前大部分汉学研究机构都背离了德国汉学以古典研究为主的学术传统,转而专注于无法准确把握的现代中国研究,因此德国汉学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抵制关闭传统汉学研究机构或将其改造成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的趋势,而应有目的地保留研究和教授古代汉语和古代中国历史文化这一重要传统.  相似文献   

15.
"《存在与时间》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难治",从出版到现在,80年间不知有多少人为读懂这部重要的著作伤透了脑筋。国外从20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解释注疏《存在与时间》的导读行著作,我国至今还未见有这样的著作出版。这部《<存在与时间>释义》,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数十年研究填补空白,百万字巨著解读世纪文本。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汝伦先生所著《<存在与时间>释义》一书,尽数十年研究心力,精心研读被国际学术界誉为"难治"之作《存在与时间》,八年完稿,向国内哲学界交出的一部填补空白的研究巨著。  相似文献   

16.
以往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著作出版传播的研究,多采用政治的和理论的模式,更关注意识形态和学术史的梳理.从出版产业视角切入,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出版传播的新图景.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传播既与当时的社会思想变动和需求有关,更是不同类型出版机构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出版机关分别关注马恩经典著作、通俗性著作,遵循出版行业规律,对它们...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档案为中心,第一次细致梳理并重现《书于竹帛》的出版过程,包括荐稿、审稿、预算设计、排版印刷、发行与宣传、销售与反馈等诸多环节。《书于竹帛》的诞生得益于北美图书馆界和汉学界的合力,但其成功与北美汉学发展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书于竹帛》与同时期汉学著作的出版和发行历程,反映了北美汉学转型与发展对学术著作出版的影响,呈现出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北美汉学发展与学术著作出版之间的互动。以出版史与书籍史的视角透视学术史,《书于竹帛》有着作为学术史载体的崭新价值,这为图情领域的史学书写提供了新的思路。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专职于人文社科类读物出版工作的编辑,因为职业的缘故和个人的阅读喜好,我一直留心、关注海外学者对中国学或说是汉学的研究动态。我觉得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被中外学者称之为“国学盛宴”的浩荡阵势,这些  相似文献   

19.
伴随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化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建构国际公共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全球治理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图书出版国际传播的人才建设为着力点,以具体图书出版为事例,从外交人员、驻外文化机构和海内外汉学研究者等多个视角介绍图书出版在对外交往中的贡献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国家图书馆同人译作成就斐然,1929年至1937年达到繁荣时期.翻译作品多以图书馆学与海外汉学研究为主,毕业于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同人是图书馆学著作翻译的主体,向达、贺昌群、钱稻孙等同人将欧美和日本关于中西交通史的先进成果译介到中国,为国内学者研究西域史提供借鉴,时事评论、文学作品和科普文章在译作中占有一定比例.民国时期同人的译作呈现出内涵丰富和取向多元的特征,是国家图书馆学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表5.参考文献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