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恩教育历史悠久。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感恩教育却逐渐被边缘化,导致很多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感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重要范畴,探讨青少年感恩教育现状及成因,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对提升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感恩教育历史悠久.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感恩教育却逐渐被边缘化,导致很多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感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重要范畴,探讨青少年感恩教育现状及成因,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对提升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感恩意识是道德品行的善端,它能升华道德情感,拓展道德理念,融洽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社会的道德教化和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感恩意识的培育和扩充。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感恩教育成为高校德育的软肋,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甚至出现了道德和人格的缺陷。因此,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开展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的淡薄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要大力加强感恩教育,增强青少年意识,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的淡薄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加强感恩教育已成为德育工作者亟待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感恩教育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及原因、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等三方面来阐述感思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积极情绪,感恩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今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感恩现状并不乐观。通过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提出青少年感恩意识培养的途径,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的淡薄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要大力加强感恩教育,增强青少年意识,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庄立臣 《高教论坛》2012,(9):7-9,12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大学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针对大学生缺失感恩意识的外在表现,分析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部分当代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呈现出淡薄的趋势。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对感恩教育内涵的分析,并以湖南卫视播出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栏目《变形记》为例,分析了当代青少年的感恩教育现状,并从多维探讨了加强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石璐 《课外阅读》2011,(6):228-229
针对部分中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漠的倾向,许多学校都开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本文从感恩教育的现状出发,谈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恰当渗透感恩教育,以能达到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清明节踏青、祭祀的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清明节是中国人的“感恩节”。我们应抓住清明节的契机,采用讲述清明节来历的经典故事、祭祀祖先、提倡环保与亲近自然、祭奠革命先烈等一系列情境教育法,对青少年开展有效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2.
结合笔者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目前青少年感恩意识逐渐淡薄,这也与中学德育工作中感恩教育的缺失密切相关。为了响应国家全面培养素质人才的号召,本文结合初中语文课程教育实践情况,从素材资源、情感体验和课外活动三个方面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实践展开探讨,希望有助于青少年感恩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时期,由于青少年心理的不成熟,很容易冲动以及受外界不良风气之影响,极易造成感恩意识的淡薄,这是影响青少年感恩心理的内因,在主体意识之中起着主导作用;社会、家庭及学校等外因也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内化为感恩主体的感恩驱动力。这内外两种因素共同影响着青少年的感恩心理。针对这些特点采取途径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部分青少年的心态都较为叛逆,好胜心和自我意识也比较强,这些心态特征使得他们在感恩意识方面较为短缺。受经济发展、应试教育、家庭教育等的影响,当前青少年感恩教育缺失。据此提出了感恩教育实施策略,包括将感恩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多举办一些感恩活动等。  相似文献   

15.
感恩教育是培养受助贫困大学生自立意识、自尊意识以及责任意识的基础教育,是一个人完善自身生命和道德人格的需要,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提升自身道德境界的需要。通识教育极为重视道德教化、价值传承和良知哺育,既关注道德教育的理性层面,也关注道德教育的情感层面,既关心道德行为的理性分析,也关注道德行为的习惯化,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开展受助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有利于提升受助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6.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感恩道德的基本内容.现今大学生感恩意识普遍缺失,感恩也严重淡化.本文从身边的细节入手,探索感恩教育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重塑感恩意识,引导感恩行动.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既是社会现象的一种折射,也是教育培养的缺乏.从社会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对当下众说纷纭的青少年感恩冷漠的成因进行分析,并从校园文化建设、课程体系建立、家校合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感恩和感恩教育的概念做一梳理;从社会、家庭和学校方面分析了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在基础德育中实施感恩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必要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在当今的现实社会中,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随处可见,并已造成青少年道德和人格的缺陷。如何给青少年补上“感恩”这一课,已经成为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山东省枣庄何芳提议建心理档案,有利于“对症下药”——据报载,北京市东城区已开始尝试为所有新入学的初中和高中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性格倾向、学习能力等内容,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校方将提醒教师给予更多关心和尊重。这样,开展心理教育就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容易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感恩教育——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欣 《现代教育科学》2007,(2):10-11,22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感恩和感恩教育的概念做一梳理;从社会、家庭和学校方面分析了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在基础德育中实施感恩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