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出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强健的体质的年青一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本文在生活认识论的指导下,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的特征,研究教学生活化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设计,并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实施主体关系的和谐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陈志明 《考试周刊》2010,(56):150-151
课程改革给农村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拓展了空间,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体育器材、将课堂教学的内容生活化、情景化是否可行?效果又如何?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法来阐述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体育生活化的缘起、概念、内涵及其与体育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体育生活化是体育城市建设的价值指归,是体育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增长点,是体育城市建设的和谐因子,是体育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城市建设让城市体育生活条件更便利,让城市体育生活环境更优美,让城市体育生活方式更科学,让城市体育生活结构更合理.  相似文献   

4.
将趣味化教学与生活化教学引入小学体育课堂 中,能够让体育课更加有趣,也能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让学生 愿意参与到体育课教学中,从而锻炼自身身体素质,保证体育 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趣味 化、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然后对其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要求,兼顾基础知识技能教学和课程核心素养教学,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新式教学方法,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将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实践当中,并将生活常识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以促进课堂教学生活化,课余学习习惯化教学。文本将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分析讨论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方针,仅供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人类最初形态的身体活动,我们认识到体育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实际上就是体育教学不竭的源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具有"来源生活、立足于学生生活、服务于学生生活、走向学生所在的生活"的观念,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体育生活化教学的定义:体育生活化教学是以生活为根本的体育教学,创设学生可能接触的体育生活情境,提炼体育与生活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让他们在生活中享受体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泉,构建生活化课堂是落实化学新课标的具体措施.化学教学应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直接生活体验.通过增强师生关注生活、服务社会的意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开放课堂教学内容;更新课堂教学方法,拓展课堂教学时空等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化学课堂教学贴近学生,回归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课余足球俱乐部教学是新时期新形式下体育教学改革出现的新事物,它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课余足球俱乐部教学能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优势,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强化特长,培养兴趣;它能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愉快和充满竞技的活动环境中身心健康、个性特征、体育专项素质获得全面发展,使高校传统体育教学与课余足球俱乐部教学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体育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体育新课程改革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充分认识体育教学生活化内容的深刻涵义,并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世界有机地结合,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陶汉军 《教师》2014,(30):90-91
生活化模式是初中体育教学创新的重要成果,其主要意义在于提高教学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应当在体育常识、技能训练、校本课程以及拓展训练等环节充分体现生活化原则,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这个弘扬以人为本的时代,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赋予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体育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体育活动的主体,这就是新时代我们所要极力倡导的体育教学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可针对性地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的心情得到彻底的放飞,在活动中积极思考、积极锻炼,充分感悟体育的兴趣和魅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放松的时候,教师亲切地与学生围…  相似文献   

12.
杨召军 《考试周刊》2012,(42):120-121
本文阐述了生活化原则的内涵,并从若干个方面,探讨了生活化原则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旨在让体育教学更好地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实现体育教学质量与学生生活品质的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13.
体育生活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小学体育基本教学理念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理念的发展和转型进行研究,着重探讨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可行性,以此来为小学体育课堂的改革和创新奠定基础,为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密切联系生活.生活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与内容,能够使教育伴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变更,做到与时俱进.同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更好地生活.因此,当前各阶段、各学科教学工作中,都应积极提倡教学生活化,着手构建生活化课堂.所以,文章立足教学实践,着重探讨了小学英语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助力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高中物理的实践性很强。如何优化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有效地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让高中生可以利用物理课堂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目前教育上的新要求。本文阐述了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优点,简单分析了优化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优化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在小学思品教学中,现在主要倡导生本课堂,教学生活化,让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具有生活气息的思品课堂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把品德教育融入生活情境中,促进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生活,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那么如何构建小学思品教学生活化课堂呢?只有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开发课堂教学生活资源,并注重活动的设计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一、注重生活资源挖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便于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生活化的教学就是让教学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进行生活体验和感悟,通过思品课活动唤醒学生内心的道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大学生体育运用能力的发展,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如何更好地提升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协同效果,成为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研究主题.加大对职业院校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与体育运用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提升学生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性来实现.基于此,本文结合体育教学实际,就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运用能力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本研究,以期为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作出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的必要性,并从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构建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借助俱乐部模式,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理念;丰富体育教学项目,增强体育运动生活色彩;营造体育文化氛围,采用多种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的建构途径,以期为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构建课余足球俱乐部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余足球俱乐部教学是新时期新形式下体育教学改革出现的新事物,它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课余足球俱乐部教学能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优势,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强化特长,培养兴趣;它能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愉快和充满竞技的活动环境中身心健康、个性特征、体育专项素质获得全面发展,使高校传统体育教学与课余足球俱乐部教学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体育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不少学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学校领导只关心田径队的竞赛成绩,其他课程的教师则经常挤占体育课,学生家长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导致体育课在学生的心目中处于可有可无的一种状态,学生对体育锻炼逐渐失去应有的重视,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出自由散漫的样子.当然,这也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要提高我们体育教学在家长和学生心目的地位,关键还是要组织好我们的课堂教学,依靠教学吸引他们的"眼球".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促进他们身体和心理的和谐发展,达到锻炼学生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的目的,让学生逐渐体会到体育学习带来的乐趣,充分发挥出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对体育活动和学习变得亲切、期待和欢悦,从而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