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只眼     
摄影家常常说自己是“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第三只眼睛是什么?自然是摄影家手中的照相机;第三只眼睛看出的世界与原有的两只眼睛不一样吗?这只要看看他们的摄影作品就会由衷地感慨摄影师的“独具慧眼”。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赵年小朋友问:经常听大人们说人有第三只眼,还有什么“开天目”,是真的吗? 人真的有“第三只眼”,只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开天目”。  相似文献   

3.
正当许多家长为孩子不能挤入“前十名”而苦恼万分的时候 ,正当许多教师把全部精力盯着“尖子生”的时候 ,正当许多学校为出过几个“高考状元”沾沾自喜的时候。浙江一位小学教师在长期大量调查统计的基础上 ,发现一个“第十名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十名现象”提醒我们 :该反省一下我们相沿已久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了。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什么样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好学生?考试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大早,亮亮来到幼儿园,一看,小朋友都还没来呢:“哈,我第一个!”“我第一个来的,我第一个来的!”亮亮昂着头,东跑西颠地得意极了。上课了,老师说:“我们教室这么干净,这是谁做的好事?”  相似文献   

5.
要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第几”,应该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去数”的方法。 1.按先(前)、后顺序去数 有些东西的排列,本身就具有先、后顺序,如排队、跑步等。这样情况下,一般是按先后的顺序去数出“第几”,如课本第16页一道题:谁排第一?小朋友排第几?  相似文献   

6.
〔问疑解难〕 1、什么叫句式?这个句式与第五单元的“句式”有什么不同? 句式指的是句子的结构方式。句式变换是指,为了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由于选用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大不一样。而第五单元中的“主谓句”“非主谓句”这一类的句式,是从句子的结构、功能上着眼,不着重于表达效果,这就是变换的“句式”与第五单元的“句式”的区别点。 2、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长句、短句等句式的类别划分有什么标准? (一)主动句与被动句先来比较下边三个句子: ①这件事感动了他。②这件事把他感动了。  相似文献   

7.
“第三地”(ThethirdPlace),这个舶来词的含义很简单,是人们日常除家庭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个经常光顾的地方。人们在这里进行的精神意义上的消费,可能远胜于单纯的物质消耗。你的生活里有没有第三地?你今天有没有去第三地?这样的问候正悄悄在城市里流行。第三地,它可以存在于真实,比如“星巴克”、“上岛咖啡”、红茶馆,也可以存在于虚拟,比如bbs、msn。社会学家认为,现代人更加注重自我意识,是“第三地”流行起来的最主要因素。与“第三地”相关联的是,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正涌现出一批新新人类———“多维族”。对于多维族们来说,生活可…  相似文献   

8.
一学年包括两个学期,一般大学皆是这样。而苏联高等学校中却增添了一个“第三学期”,这又由何而来呢? 七月,一个学年结束,暑假生活开始,苏联青年不是居家休息或出外旅游,而是不少人志愿参加“大学生建设队”,度过他们称之为“第三学期”的劳动学期。特别是一年级大学生,他们的暑假已规定为“第三劳动学期”了。“第三学期”是苏联大学生自己创造的新生事物。领导这项活动的是共青团组织。  相似文献   

9.
第三本存折     
每当我放学回家,邻居大婶总要扯开大嗓门嚷道:“他伯娘,看你家第三本存折回来了。”我娘总是笑呵呵地回应:“什么存折,还不都是磨人王?”许久,我才回过神来。原来,我就是父母的第三本存折。仔细想想,蛮有意思的。一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国际政治思潮中使用频繁的一个术语是“第三条道路”。欧洲政坛在经历了东欧剧变的动荡后再度呈现引人注目的形势:欧洲联盟15个成员国中有13国为中左政府。而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一个特点是,这些大国的执政者们都在倡导一条所谓的“第三条道路”。透过新闻媒介关于欧洲“玫瑰色”的报道,我们不禁反思:“第三条道路”究竟旨在探寻一种什么社会模式?它真是超越了传统左、右翼思维禁锢的第三条道路吗?目前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已有不少,赞成者、反对者、持怀疑论者都不乏其人。在此,笔者试图从“第三条道路”的主要政策主张及其产生…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整理和复习”。分两次编排了8道题。新教材如此编排简明扼要,少而精,重点突出,既能复习和整理本单元的知识。又能运用新题材、新结构、新形式,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具体的说。“整理和复习”有以下几点特色。一、题型新颖独特,形式多样“整理和复习”,精心设计了新颖独特、形式多种多样的题型。如: 1.“法理”结合型。如第44页第1、2题。将算法算理相结合,先用表格让学生口算各类题。再从中抽出两题设问:“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促使学生既要弄懂算法,又要弄清口算过程。 2.对照比较型。如第45页第4题,第60页第1、3两题中。采用两问式加强对比:“黄瓜比萝卜多多少筐?萝卜比黄瓜少多少筐?”“鹿比虎多__只,虎比鹿____只?”“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还采用题组式进行对比,第60页第3题中三道小题编成一组,显然有助于学生比较它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韩吉辰 《教师博览》2003,(11):52-53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个极其巨大的球体。那么,第一个测出地球质量的人是谁呢?他就是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许(1731-1810),被人们誉为“第一个称地球的人”。几乎无法攻克的难题卡文迪许生活的年代,正是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难题”。其中“称出地球质量”就是最著名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教学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50~51页例8、例9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照课本“复习”的要求摆圆片,然后按以下的程序组织教学过程: 一、操作学具,感知“倍”“份”之间的关系。 1.教师布置学生拿出12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3份或4份,并思考“每种分法中,每份有几个?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幻灯显示正确算式及给学生作填空练习的填空题:12÷2=6,可以说把12平均分成___份,每份是___;反过来,也可以说___的2倍是12。 2.教师要求学生照“复习1”的样子摆圆片,思考:如果把第一行看成1份,这道题的问题应该问?用什么  相似文献   

14.
问: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写文章要有中心”,其训练的目的是什么?它和前几个训练项目有什么联系?答:“写文章要有中心”这个训练项目侧重的是写,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懂得为什么写文章要有中心,怎样做到写出的文章既有具体的内容,又有明确的中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分析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确立中心的方法。“写文章要有中心”这个训练项目,是在第九册学过的“从内容中体会中心”、“练习概括中心”和“注意积累材料”、“抓特点写”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训练,是前几个重点训练项目的深化和运用。通过这次训练,使学生懂得在…  相似文献   

15.
第四只杯子     
班会课上,我给学生出示了三只杯子,然后请学生们观察。第一只杯子杯口朝上,但杯口有一块玻璃盖着;第二只杯子杯口朝上,但杯底有一个小洞;第三只杯子完好无损,杯口朝上,但杯子壁上沾有一些脏东西。“现在,我要往杯子里加水。请大家想想会出现什么情况?”我抛出了问题。下面顿时议论纷纷。高博文说:“第一只杯子根本不可能倒进水,因为它的口是被遮住的。”王一程不甘示弱:“第二只杯子会出现边倒边漏的情况,最后也没有多少水存在。”“那第三只杯子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追问道。“第三只杯子里面应该有水,但却是脏的,因为杯壁上有一些脏东西,…  相似文献   

16.
“澳的利2003站在第三极。”这是中央电视台2003年月频频出现的广告语。邻居读初一的孩子来问一道地理习题。正巧中央电视台播“澳的利2003站在第三极”,小家伙立即被吸引住了。我知道他爱看体育运动类节目,便从广告语开始与他聊了起来。“你知道‘第三极’指的是什么吗?”“珠穆朗玛峰呗!”“珠峰是‘第三极’,还有两极你知道吗?”“嗯,……”刚才还对答如流,现在语塞了。看他想了一会儿还回答不出的窘迫样子,我说:“地理书上不是讲过‘南极’‘北极’吗?”“哦!……”由此想到我们的地理教学,想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传统的地理教…  相似文献   

17.
晚上,小林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街。看着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城市装扮得花枝招展,爱动脑筋的小林问:“爸爸,这霓虹灯是怎么发光的?”爸爸最喜欢回答小林的提问,他一下子拉开了讲课的架势:“霓虹灯管通电后,就会产生出物质的第四种状态——等离子态……”小林可不像爸爸课堂上那些守规矩的女生,没等爸爸说完,就插嘴了:“只听说物质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比如冰是固体;给冰加热,它就会升温熔化成水,水是液体;给水加热,它会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没听说过物质还有第四态呀?等离子态是什么状态?”妈妈不愧是有经验的教师,最善于启发:“小林,…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必修)第93页这样写道:“1915年5月9日,除第五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其他全部要求。”而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试验修订本·必修)第97页则是“1915年5月9日,除第五号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其他全部要求”。那么究竟是“第五条”还是“第五号”呢?“二十一条”共分五号,第一号四条,中国政府承认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第二号七条,要求将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条铁路期限延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南满及内蒙东部的特殊权利;…  相似文献   

19.
暑假期间,社会上各种打着“速成、提高”等口号的补习班、学习班、兴趣班和潜能班招生宣传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学校里的补课班也正在进行当中。学生们把假期补课戏称为“第三学期”,有不少学生还没有放假手中就已经拿到了“第三学期”的各科课程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假期补课市场如此活跃呢?如此火爆的补习班究竟给家长、学生和办班者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教育的人们怎样的启示呢?暑假来临,“第三学期”开学了“放假了,不能总让孩子呆在家里,这样会把整个假期浪费掉,所以我要给孩子安排补课班。别人的孩子都在补,我的孩子不补,落在别人后…  相似文献   

20.
﹄同样的教室,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努力,可为什么自己只能考70分,人家却得90分?这是很多学生困惑和茫然的问题。北京四中的特级教师刘坤指出,这一差异体现出中等生和优等生在“第三次学习”上的不同。学生学习知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课听讲”可以称为“第一次学习”;“家庭作业”是“第二次学习”;此后的知识深化过程是“第三次学习”。通过前两次学习,学生能够学习到基本知识,并学习,知识并没有真正转化为能力。“第三次学习”才是真正形成能力的关键一环。所谓“第三次学习”,是在第一次、第二次学习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深入学习过程。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