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存在两种语义上较为相近的表达形式:“名一量”和“一量名”,二者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但有时互换,语感上又会难以接受。经过对大量的语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名一量”结构要求“名词”具有一定附属义。同时,二者在指称方面均可以充当非指称成分,这时“名一量”和“一量名”可以互换;但又因为“名一量”结构要求“名词”具有一定附属义,因此二者互换之后语感上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2.
作偏句的“名则动”结构的形成有这样一个路径:一是它需要出现在“名动。+名则动+名动2”语境中,二是“名则动”与“名动。”关系疏离,三是“名动。”隐去,且“名则动”与“名动:”形成逻辑上的关联。“名则动”中主谓同词的“X则X”结构往往有一种弱化语义的力量,即说话人借“X则X”结构消减了“X”的语义分量,使“X”在句子语义结构中处于次要的位置。“名则动”结构蕴含有说话人的推断义,其假设和让步义是整个复句结构赋予的。  相似文献   

3.
我们先要对题目中的“物名”加以解释,这里的“物名”不仅仅理解为“东西的名称”,而应作广义的理解,比如下文所谈到的“国名”“人名”“地名”等等都包含在“物名”之内,因此在“物名”一词上加了引号.“关注‘物名’,诠释文本”,是我们受刘均卓、尤立增老师的《“美”在“三味”》①一文的启发,对阅读教学的一点认识.刘老师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部分,让我们眼睛为之一亮,懂得了原来语文课是可以这样教的.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名校?真正的名校到底“名”在哪里?相信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观点。可能有人会认为,名校“名”在名师、“名”在名学生或“名”在名校长。这些因素固然对学校成名不可或缺,但笔者认为,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服务,学生是这种特殊服务的特殊对象,而教育服务于学生的核心产品就是“课程”,学校正是通过课程这一精神性产品服务于学生的,因此,真正的名校就应该“名”在“课程”上。各校都要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5.
老子论“有”,“有”的内容总是要靠“名”来指称,但这种“名”不表达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真实。在“有”的层面上否定“名”的固滞和分化,这一否定过程就不是一种走向非真实之途,而恰恰是向“无”的回归之旅。“有”与“无”都发生在同样一个层面上,在“有”的层面上言“道”,“道”也就是这一层面上的通畅之途。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邯郸市的南北响堂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保单位,属于石窟寺系列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的名称是“响堂山石窟”,包括南北响堂两处。其所在的山峰,属于太行山系鼓山山脉。“鼓山”这一名称自古有之,并且长期沿用,“响堂山石窟”之一的“北响堂”古称“鼓山石窟”。“响堂”一名作为石窟的代名词广泛存在于明清的碑刻中。而“响堂山”一名的出现,则始于北响堂1614年碑刻,这只是偶尔使用的俗称,稍后在清代的金石著录中出现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响堂山”一名的流行是在1922年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关野贞的调查之后,他们在发表的专著中,使用了“响堂山”一名,臆造了“响堂山石窟”等名称。从此,学术界因袭沿用“响堂山石窟”一名,造成了一百多年来对于“南北响堂”的不科学称名方式。对“鼓山石窟”演变为“响堂山石窟”一名予以认真梳理,并郑重倡议将“北响堂”恢复为“鼓山石窟”,这样的表述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
阐述学院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基本认知与实践,分析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基本现状,提出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一、耐人寻味的“后十名现象” 在翻阅、整理学生的成绩表时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小学期间,按语、数二科成绩排列,从二年级(一年级不太明显)时成绩排在“后十名”的学生,到了四五年级,大多数学生的成绩仍在“后十名”中徘徊。到了初中、高中,由于科目增多,“后十名现象”更明显,从初一下学期到初三,按语、数等学科成绩排列,“后十名”学生大多数始终会在“后十名”徘徊,个别学生尽管经过努力,也不会淡出后二十名。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教育》2008,(1):18-19
云南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由云南省委农办、省广播电视大学具体承办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将于2008年在全省全面实施,用5年时间,为全省12870个行政村每村培养一名“留得住、用得上”的乡村技术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0.
王琳 《黑河学院学报》2023,(7):113-115+129
当“一量名”位于动词后作宾语,量词作名词的定语时,“一”有时可作省略,有时又必须保留。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理从量词隐含数量“一”的语义特征、语言的省力原则、距离相似性分析宾语位置“一量名”结构中数词“一”的省略和保留问题,探讨宾位“一量名”结构省略“一”的条件和省略后“一量名”结构语义重点和语体风格发生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语法中,名名的组合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名语素与名语素组合成词,一种是名词与名词组合成短语。前者如“脸盆”“人物”“铁床”;后者如“书报”“妈妈胃病”“中国长城”等。一、名语素与名语素的组合名语素,主要指名词性的成词语素。它们既可单独构成词,又  相似文献   

12.
邓析的“刊名之辩”是我国概念之“名”的发端,邓析对“名”的双重作用都有所注意,但其理论分析不够深入;孔子的“正名”论正式提出了“名”这一范畴,并侧重考察了概念之“名”的规范作用;墨子把“名”与“实”对举,提出“实”的范畴,侧重考察了概念之“名”的摹写作用。先秦哲学发展到墨子,概念之“名”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3.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异的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之所以远离中国现代文学主潮,成为一座“永久孤绝的海岛”,是由他“文学是梦”的文学观所决定的。废名“文学是梦”文学观的形成,一方面受到弗洛伊德“白日梦”说的启发,另一方面则与周作人、鲁迅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文学是梦”的文学观在废名的小说创作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距离”与“想象”是解读废名小说及其文学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刚结束的一次全州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的历史试题中.有这样一个选择题:中国古代地名的命名方式多种多样.如“南昌”因方位而名.“锦州”因特产而名.“福州”因祥愿而名,“绍兴”因年号而名。由此推论,宁波因何而名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名校,我常常追问:名校,“名”在何处?是“名”在升学率高、省市排名前几名?是“名”在获过几块奥赛金牌,出过几个金牌学生?  相似文献   

16.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可以说自从有“班主任”这一职务开始,关于“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其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个人而言,我觉得在新时期要想成为一名受学生喜欢和家长欢迎的班主任,需具备以下十个方面的“修为”,笔者将其概括为新时期班主任素质“十字诀”。  相似文献   

17.
我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于2007年在全市七个县市区和市直全面启动,共招收学员1257人。本文将就我们如何处理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中的八大关系为契点,介绍了我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老子》书中“名”的含义时,人们往往以正名、形名之说来解释老子的“非恒名”。笔者认为,这是不妥的。老子所讲的名,既不能以儒家的正名说来解释,也不能用法家、名家的形名之学来说明或取代,因为它们虽能说明老子所讲的名的一些现象,却不能反映老子所讲的非恒名的实质。 一 有人提出,老子的“道”化生万物而有名,立论乃由道而名。盖万物有实,则名以称之。这的确是老子说明“道可道”“名可名”的重要理论依据。但是以儒家的正名说来解释老子的“道”与“名”的关系,却不能完全说明老子所讲的“道”与“名”的实质内容。道不同,名的内容也不同。例如《荀子·正名》中所说“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就不一定完全符合老子“名”的概念。因为老子还说过“道恒无名”。这就是  相似文献   

19.
滕朝阳 《教育》2009,(9):11-11
7月26日,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公检法系统竞职笔试中,有一个“突破常规”之举:18名小学少先队员受聘担任“监考官”。这些“红领巾”也果然“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平均每人揪出一名作弊者。  相似文献   

20.
文章例举了代数学中三个“一名多义”的概念,剖析了由于这三个概念的“一名多义”现象导致的相关理论的混乱,呼吁应当纠正数学概念的“一名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