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9-19岁男性青少年身体形态和下肢爆发力的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青少年身体形态和下肢爆发力的发育特征、规律,给运动员科学选材和运动训练科学化提供依据。对上海市74名9-19岁男性青少年身体形态和下肢爆发力发育状况进行了2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样本男性青少年在青春期身高发育速度高峰年龄为11岁;身高增长最快速的年龄段是11-13岁,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比稍有提前。体重与身高在16岁以前呈较快上升趋势,体重的增加略滞后于身高的增长。青少年身体形态的发育,长度指标先于围度、量度指标,体脂率的变异度很大。男性青少年垂直纵跳能力在11-17岁为快速增长期。下肢爆发力在青春发育前期(9-14岁),随身体形态的增长发育,呈自然增长趋势,两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RDJ指数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受青春期发育影响比较小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探讨男性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血清IGF-1水平与下肢骨骼和肌肉形态、机能发育的关系以及运动训练对青少年生长发育及血IGF-1分泌规律的影响。对68名青春发育期男性青少年的身高、体重、下肢长、小腿长以及小腿三头肌肌腹和肌腱长度等身体形态学指标及反映下肢跳跃能力的指标进行测试、同步检测了血清IGF-1浓度。结果发现,样本男性青少年的血清IGF-1浓度在9-12岁以前升高不明显,12-13岁骤然升高,15岁达到最高峰后,缓慢下降;样本男性青少年在青春发育前期运动训练组与非运动训练组和青春发育后期运动训练组与非运动训练组血清IGF-1浓度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运动训练并未影响血清IGF-1的分泌规律。除体脂外,样本所有的生长发育指标均与IGF-1有正相关关系。垂直跳高度,连续跳高度在运动训练组与非运动训练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与血IGF-1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构建运动项目定位模型,探索“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选材测试指标体系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项目定位的效果,进一步获得有助于人才识别的选材特征指标。方法:以近五年(2015—2019年)上海市两所市级体育运动学校的11~18岁青少年运动员(男性663名、女性662名)为研究对象,每两岁为一组,采用标准式判别分析探索基地选材测试体系对运动员所从事运动项目的正确定位能力,步进式判别分析更进一步筛选出在运动项目定位中相对重要的特征指标,皆由留一法进行交叉验证。结果:通过标准判别分析,基地选材测试体系对男性青少年运动员初始案例进行分类的正确率为11~12岁的77.0%,13~14岁的51.2%,15~16岁的60.6%,以及17~18岁的77.4%,经交叉验证后的正确分类率分别降为48.0%、36.5%、40.4%和63.2%;对女性青少年运动员初始案例进行分类的正确率为11~12岁的61.7%、13~14岁的54.0%、15~16岁的61.1%和17~18岁的90.1%,交叉验证后的正确分类率分别降为31.6%、32.5%、37.3%和71.8%。通过步进式判别分析,有助于项目正确定位的特征指标有男运动员11~12岁的肩宽和小腿长A,13~14岁的下肢长B、大腿围、肺活量和背力,15~16岁的下肢长B、小腿围、大腿围和背力,以及17~18岁的身高、胸围和背力;女运动员的项目定位特征指标为11~12岁的小腿长A和肺活量,13~14岁的体重、指距、下肢长B和背力,15~16岁的下肢长B、背力和皮褶厚度和,以及17~18岁的身高、体重、小腿围、皮褶厚度和与背力。结论:基地选材测试指标体系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项目定位表现出中到高的有效性,会受到年龄和项目的影响。下肢长B和背力指标在青春中后期表现出较强的运动项目区分能力,小腿长A指标则在青春前期表现出区分优势,可作为运动项目定位时的特征指标。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学生(12-17岁为青春期),男女两性外形第二性征)表现突出。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也是体型发生完变的时候。青少年男性一般到14岁,身高、体重,迅速增长,肌肉发达,力气增大,喉骨结节突出,胡子长出。青多年女性十二岁开始青春萌动,乳房隆起、骨盆变宽,胸部和腹部皮下脂肪日渐丰满。青春年华,不仅是塑造体形美的大好时机,也是长知识求学问的黄金时代。体形是以骨骼为基础的,四肢骨、脊柱、胸廓和骨盆的发育对体形的影响甚大,下肢骨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Wingate无氧功率与下肢骨骼、肌肉形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30秒Wingate无氧功率测试指标与骨骼、肌肉的形态的关系。研究对象与方法:29名19-21岁青少年参加测试,超声法测量小腿三头肌及其肌腱,常规方法测量其它形态学指标,Wingate法测量下肢无氧功率,运动5min后测取血乳酸值。结果:最高功率、最高功率/公斤体重、平均功率、平均功率/公斤体重男性均高于女性,WAT运动后5分血乳酸值男性显著高。结果表明:男性组瘦体重与平均功率显著正相关,女性组大、小腿围度与平均功率显著正相关,下肢肌肉骨骼的形态学指标与下肢无氧功率在两组间均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跟腱的常数、常态是体育运动选材的重要指标。但长期以来,如何测量跟腱的长度,还存在着一些不切实际的认识。本文就如何准确的测量跟腱长度、腓肠肌腱是否可以代表跟腱等问题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选用经甲醛固定的男性成人尸体36具,共71侧下肢,采用连续层次解剖法暴露小腿三头肌及其肌腱,用直角规测量了以下数据:内外侧腓肠肌肌腱长、比目鱼肌肌腱长、腓肠肌肌腱长(即内侧腓肠肌肌性腱性移行点到跟结节结长)、比目鱼肌肌腱长(即此肌肌性与腱性移行点到跟结节长);采用ACE1200计算机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7.
以参加云南昆明全国青少年竞走集训的50名优秀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青少年女子竞走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从长度、匀称度、长度比例、足弓、下肢比例5个层面,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小腿长 足高、体重/身高×1 000、踝围/下肢长、足高、小腿 足高/下肢长5个典型指标有效地反映出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模型,并制定了评分标准和等级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从事一定的运动项目,需要一定的身材,这一点篮球运动也不例外。本文目的是揭示儿童、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的体型现状、骨龄发育特点,供教练员在选材时参考。研究方法一、测量指标:体重、身高、坐高、上肢全长、臂前长、手长、手宽、下肢全长、小腿长加足高、小腿长、足长、足高、足宽、肩臂、手足间距、胸围、上臂紧张围、上臂放松围、前臂围、大腿围、大腿下段围、膝围、小腿围、踝围、肩宽、骨盆宽、跟腱长、头宽、头长、头耳高、背部脂肪、右上臂脂肪、腹部脂肪31  相似文献   

9.
营养素具有构成身体、修补组织、供给能量,补偿消耗的功能,是促进青少年身高、体重增长的重要因素,对调节生理功能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体营养素的供给主要靠膳食获得。中学生年龄处于12-17岁之间,正好是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他们的身体发育很快,身高、体重增长迅速,体内各个器官,包括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心理变化也非常复杂,加上喜欢从事体育活动和好动的特点,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和营养素的需要量特别高,要求也高。由于这个时期是决定他们一生的体质、体格、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他们所需的营养得不到充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男儿童体操运动员芭蕾蹦床启蒙训练的研究》课题(全国重点课题)的组成部分。测试项目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胸围、上臂围、前臂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肢长、手长、下肢长、脚长、肩宽、骨盆宽、脉搏、血压、肺活量、心电图和台阶试验(台阶高度34.5cm,持续2分钟)等19个项目。自1979年至1983年,每年进行一次,共检查5次。按照中国青少年儿童形态、机能、素质调查研究测试细则规定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一般女孩子从12岁就进入青春发育期。整个发育期基本分为三个阶段:9至12岁为青春发育初期,以长身高、体重为突出;13至16岁为青春发育中期,以“第二性征”明显发育为主;17至  相似文献   

12.
影响100米跑成绩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选材和训练安排的角度,对33名捷克斯洛伐克优秀短跑运动员(成绩为11秒以内)的100米成绩进行了研究。测试内容如下: 1.人体测量:体重、身高、下肢长、躯干长、大腿围和小腿围、脂肪百分比、体型和脚的大小。 2.用测力计测定髖、膝关节伸肌以及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979年天津市7—25岁青少年共6803人的形态、机能、素质材料为依据,分析研究身体发育不同阶段的体型特点、运动能力特点以及某些形态指标与运动能力的关系;绘制能反映上述特点的体型图和体能图,介绍体型图在运动员选材中的应用。一、不同发育阶段体型的变化1、形态的自然增长和分期在7~25岁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15项形态注1]指标数值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男生13岁增长率最高,女生身高、坐高、小腿加足高等长度指标10岁时增长最快,其余也是13岁增长最快(图1)。男生从16~17岁,女生从15~16岁以后增长速度逐渐缓慢。男生19岁,女生18岁增长基本停顿。根据上述形态增长的快慢可将男12~15,女10~13岁称作生长发育加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方法取样7-19岁男性少年68名,采用血清IGF-1和T浓度测定,体脂率测定,下肢跳跃能力指标的测定,小腿三头肌肌肉、肌腱长度测量和其它形态学指标测定方法,对内分泌指标,形态学指标,下肢跳跃能力指标进行测试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方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校啦啦队女尖子运动员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腿围、身高、上肢长/下肢长×100、下肢长、大腿长/小腿长×100及体重最能体现优秀女尖子运动员的体态模型,为我国高校技巧啦啦操女尖子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和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层少年儿童中长跑选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身体形态 应以中胚叶型与外胚叶型相结合的体型为主,中跑应以中胚叶型为主。同时,应将身高做为重要指标之一。但随着赛距的加长,动作频率的加快,身高值相对减小。个体的去脂体重要大。 从形态指数分析,坐高与腿长比例对半,且下肢不易过长,但小腿一定要长,同时要求肩宽、胸厚、髋窄,膝围与踝围细,跟腱长,脚小,脚趾短而硬,足弓稍高。  相似文献   

17.
湖南青少年1952-1995年身高体重的增长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葱  谭新莉 《体育学刊》2001,8(2):40-43
通过对1952~1995年有关历史资料的分析,发现湖南青少年身高、体重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增长过程时间长,增长量大、速度快,增长量年龄曲线呈钟形,但发育、成熟期前移,青年段生长停滞,瘦长型体格增多。  相似文献   

18.
5.下肢各环节长度的测量评价与选材构成下肢全长的解剖结构包括大腿长,小腿长加足高长度。由于选材需要,很多项目还派生出了跟腱长,足长等测量指标。 (1) 大腿长:股骨大转子点互膝关节间隙胫骨外缘的垂直距离。 (2) 小腿长:胫骨内髁上缘点至胫骨下髁尘的垂直距离。 (3) 小腿加足高长:胫骨内髁上缘点至地面或凳面的垂直距离。 (4) 跟腱长:小腿后腓肠肌侧腹下缘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令受测者扶墙提踵,使小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在学期间身高增长仅0.68~0.71cm,并多为坐高.从长骨发育而言,大学生的桡骨、尺骨、股骨、胫骨、腓骨绝大多数(男19岁、女18岁)干骺已经闭合.与30年前相比,身高略有增长,骨发育并未提前.  相似文献   

20.
1.中国学生体质研究的指标体系演进历程述要形态机能素质医学检查指标项数指标项数指标项数指标项数1979年身高、体重、胸围、15脉搏、血压、肺31min仰卧起坐、50坐高、上臂紧张围、活量60m跑、屈臂悬上臂放松围、上肢垂、立定跳远、长、手长、肩宽、50m:8往返跑盆宽、小腿长、加足高、足长、大腿围、小腿围1985年身高、体重、胸围、6脉搏、血压、肺350m跑、引体向9视力、沙眼、8坐高、肩宽、骨盆宽活量上、斜身引体、仰心脏、肺、肝卧起坐、立定跳远、脾、神经衰弱、1000m跑,800m跑、龋齿、脊柱立位体前屈,50m<8侧弯往返跑1991年身高、体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