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踝关节跖屈肌肌肉肌腱形态及收缩效应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螺旋CT及体视学研究方法对普通大学生踝关节跖屈肌肌肉肌腱形态进行了较全面的测量分析,同时采用六维测力平台结合表面肌电测量仪测定最大跖屈力,探讨跖屈肌肌肉肌腱形态与收缩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小腿跖屈肌横断面积、体积和小腿围度与肌肉力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②小腿长、腓肠肌长、比腓肠肌肌腱长与肌力有着明显的相关;比目鱼肌长只与提踵肌力有关;③跟腱长、比跟腱长和腓肠肌肌腱长与肌力之间不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小腿后侧的小腿三头肌有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两肌肉向下延伸成为跟腱,他连接与跟骨的后侧,跟腱是人体最重要的肌腱,他周围没有腱鞘,而是被膜状疏松结缔组织所包绕,称为腱周围组织,跟腱的大部分营养依靠腱周围供给。踝关节过度屈伸活动或频繁发力,跟腱反复被牵拉并与腱  相似文献   

3.
跟腱是人体中最大的肌腱,其近端是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的肌腹,远端止于跟骨的后结节,其周围没有腱鞘,仅有疏松的网状组织,营养血管走行于其中,是使足跖屈、提踵的主要肌腱。田径运动中的短跑、跨栏、跳跃等项目对运动员跟腱有着特殊的要求,动作技术的不正确,外来力量的冲撞,  相似文献   

4.
跟腱是人体中最大的肌腱,其近端是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的肌腹,远端止于跟骨的后结节,其周围没有腱鞘,仅有疏松的网状组织,营养血管走行于其中,是足跖屈、提踵的主要肌腱。田径运动中的短跑、跨栏、跳跃等项目对运动员跟腱有着特殊的要求,动作技术的不正确,外来力量的冲撞,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运动负荷过大等等,都容易造成运动性跟腱损伤。  相似文献   

5.
小腿三头肌损伤是中学生较为常见的运动创伤之一。伤后,往往因对此病处理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为此,将小腿三头肌损伤的机制、症状、治疗及预防作一个介绍,供各级学校体育教师、医务室和广大学生们在体育运动中参考,以期引起重视。〔解剖〕小腿三头肌就是俗称的“小腿肚”,它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此肌有三个头,腓肠肌两个头在此肌的浅部,比目鱼肌这个头在深层。三个头向下织成一个腱,称跟腱,止于跟骨。跖肌是一个肌腹短小、肌腱细长的肌肉。它起于股骨外上髁腓肠肌外侧头上方,行走于比目鱼肌与腓肠肌  相似文献   

6.
跟腱是人体最大的肌腱,其近端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肌腹,远端止于跟骨结节。它具有提踵跖屈的作用,使人们得以行走跑跳,跟腱的正常生理功能是运动员从体育训练和比赛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运动创伤病例中,跟腱断裂并不罕见,对断裂原因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在不断地进行探讨,本文收集了部分运动医学专家近期关于闭合性跟腱断裂原因探讨资料供有关人员在理论上和临床上参考。 1 忽视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是跟腱断裂的重要潜在因素王福熙对2例跟腱炎和11例跟腱断裂标本在H—600电镜下进行观察后指出跟腱腱束的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莒南县城四所中小学校共有在职体育教师53人,其中40岁以上的中年教师8人。近几年中,曾先后有四位中年教师发生退行性跟腱断裂。笔者曾先后走访了他们,并向他们了解询问了有关跟腱断裂前后的具体情况。调查发现,跟腱断裂在中年体育教师队伍中属于“多发症”。这在相邻县市的体育教师队伍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跟腱是由起于胫骨后面的比目鱼肌与起于股骨内外髁的腓肠肌的两块肌肉的肌腱联合而成,是小腿肚子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延续,跟腱踝部后面的粗腱具有使足关节伸展的作用,它是人体最强有力的肌腱之一。人的行走、跑、跳就依仗着这…  相似文献   

8.
“网球腿”,顾名思义是网球运动中的一种创伤。跑、跳和其它球类项目的运动员也偶有发生。又名蹠肌断裂。 蹠肌是一条肌腹短小、肌腱细长、已退化了的肌肉。其由外上向内下起行于股骨外上髁腓肠肌外侧头的上方,穿行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之间,止于跟骨内缘附着于跟腱,其作用是使足踝跡倔及屈小腿。  相似文献   

9.
采用B型超声波断层扫描,测量了跟骨高度和跟腱长度,并结合其他形态学指标,分析了它们和跳跃能力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跟骨高度和跳跃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跟腱长和腓肠肌腱长与跳跃能力的相关不密切。  相似文献   

10.
按摩是治疗跟腱炎的一种最好方法。因为单纯的跟腱炎是一种慢性损伤,主要是由于小腿三头肌反复急剧收缩造成局部劳损。跟腱是由腓肠肌两个头及比目鱼肌一个头共三头合成的一强大肌  相似文献   

11.
5.下肢各环节长度的测量评价与选材构成下肢全长的解剖结构包括大腿长,小腿长加足高长度。由于选材需要,很多项目还派生出了跟腱长,足长等测量指标。 (1) 大腿长:股骨大转子点互膝关节间隙胫骨外缘的垂直距离。 (2) 小腿长:胫骨内髁上缘点至胫骨下髁尘的垂直距离。 (3) 小腿加足高长:胫骨内髁上缘点至地面或凳面的垂直距离。 (4) 跟腱长:小腿后腓肠肌侧腹下缘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令受测者扶墙提踵,使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别观察运动促进的骨骼肌肥大时,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表达的变化。方法:1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每组10只。跑台训练持续8周,每周5次,每次60min,跑速26m/min。测定两组大鼠肌重胫骨长的比值,HE染色观察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比目鱼肌和腓肠肌MSTN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运动大鼠骨骼肌重量/胫骨长显著升高(P<0.05),两种肌纤维横截面积均增大。与对照组相比,跑台运动显著抑制了大鼠腓肠肌MSTN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但对比目鱼肌MSTN表达的影响无显著性。结论:运动对MSTN的作用可能存在肌纤维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人体测量     
G804.49 20034477青少年跟骨高度与跳跃能力的相关研究=Researchon relationship between height of calcaneus andjumping ability of youngsters[刊,中,A]/段子才,陈佩杰(上海体育学院),西园秀嗣(日本国立鹿屋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2).-64-66表3 参8(SJ)青少年//跟骨//高度//跳跃//运动能力//身体形态//研究采用 B 型超声波断层扫描,测量了跟骨高度和跟腱长度,并结合其他形态学指标,分析了它们和跳跃能力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跟骨高度和跳跃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跟腱长和肠肌腱长与跳跃能力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上海市74名9-19岁男性青少年身体形态和下肢爆发力发育状况进行了2年的追踪调查,在调查时,考虑到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发育特点,根据年龄把样本分为青春发育前期组(9岁-14岁,33人)和青春发育后期组(15岁-19岁,41人)。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下肢长、小腿长+足高、跟骨高、大腿围、小腿围、体脂率、瘦体重、腓肠肌内侧肌腱长、腓肠肌外侧肌腱长、跟腱长、垂直纵跳、RDJ指数。根据测试结果发现:(1)样本男性青少年在青春期身高发育速度高峰年龄为11岁。身高在9岁-16岁增长较快,身高增长最快速的年龄段是11岁-13岁,这与其他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科学》2014,(4):106-109
利用单、双腿进行负重纵跳练习是练习下肢爆发力很有效的训练方法,在竞技体育力量训练中广泛应用。本研究以12名男性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结合myotest功能性测试仪和表面肌电对单、双腿纵跳爆发力练习进行了综合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纵跳起跳阶段,竖脊肌、多裂肌、臀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腓肠肌内外侧头、比目鱼肌的激活程度随负荷的增加而相应增加,股二头肌、半腱肌的激活程度先增加后降低。(2)在双腿纵跳起跳阶段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臀大肌是主要作用肌肉。在单腿纵跳起跳阶段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和比目鱼肌是主要作用肌肉。(3)双腿纵跳爆发力训练最佳负重是20%深蹲1RM负荷;单腿纵跳爆发力训练最佳负重是10%到15%深蹲1RM负荷之间。  相似文献   

16.
腱反射是指肌腱受到快速牵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等。根据肌肉本体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这种反射的感受器应该是包埋在肌组织里的肌梭。然而,由于该反射是外力直接作用于肌腱所引起的,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受器是包埋在肌腱里的腱器官。加之许多教科书也这样认为。比如:《人体生理学》和《运动生理学》中也指出:“紧张性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受牵拉肌肉中的肌梭”,“位相性牵张反射(腱反射)的感受器是肌肉中的腱器官”。教材中的这种分别指出两种反射的感受器,看来并不是印刷上的错误或笔误。这一观点多年来一直困…  相似文献   

17.
人体绝大多数骨骼肌都附着在骨骼上。据统计,全身肌肉约有434块,体育运动中常用到的约有75对。根据肌肉跨过关节的数目可将它们分为单关节肌、双关节肌和多关节肌三大类。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叫单关节肌,如:上臂的肱肌,小腿的比目鱼肌等。双关节肌,顾名思义,跨过两个关节,如:大腿的骨直肌、腘(月黾)肌(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股薄肌、缝匠肌,小腿的腓肠肌,上臂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长头  相似文献   

18.
对《运动生理学》“位相性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腱器官”观点的修正吕新颖“位相性牵张反射”又称腱反射。它是指肌腱受到快速牵拉发生的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等。该反射感受器的确定,对我们准确地了解肌本体感受器的功能和理解指导肌肉训练的理论等都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对小鼠骨骼肌代偿性肥大时肌纤维数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切除小鼠右腿的用腓肠肌,6个月后,与左腿相比,右腿的比目鱼肌和趾肌发生显著的代偿性肥大。但是,左、右两腿的比目鱼肌或趾肌的肌纤维总数没有区别,说明肌肉代偿性肥大时,没有发生肌纤维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肌肉疲劳过程中功能性不稳踝关节表面肌电瞬时中值频率(IMDF)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两组共28名受试者:功能性不稳组(FAI组)14名,对照组14名.对于两组踝关节肌电IMDF的变化,采用方差分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肌肉疲劳过程中, 1)比目鱼肌以及腓肠肌外侧头IMDF的变化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FAI组比目鱼肌、腓肠肌外侧头IMDF未随时间出现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 1)疲劳过程中,FAI组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外侧头的IMDF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2)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组的受试者中枢控制策略可能发生改变,功能补偿能力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