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逃生自救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缺失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揭示了逃生自救教育的深刻内涵,剖析了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逃生自救教育的缺失,进一步对逃生自救教育在学校体育中实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强化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创编逃生自救体育教学教材;组合体育教具、场地,创建自救情境教学项目等对策,为促进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中遇难学生人数达19065名,体现出中小学生对安全常识掌握的欠缺。学校应增加"逃生课"、"救助课"的讲解和演练,应该传授给学生面对灾难的生存自救、互救的技能。通过构建四川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模式,培训教师岗前的体育理论知识讲解和演示技能,使学生在意外发生之时能够从容采取正确的方式自防自救、互救,使伤亡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郁华 《体育师友》2009,32(3):69-70
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广东娱乐场所的特大火灾,湖南衡阳大火,中央电视台大火……一幕幕惨剧在我们周围不停地上演。人们被灾难包围而不知道如何去自救,如何去逃生,如何去求生,他们或她们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看到这些我们心如刀绞,也心急如焚。惨痛的教训促使我们要加强对学生救生、逃生、求生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在危急时刻处理突发事件,提高人们的生命价值。为此,我们要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优势,将救生、逃生、求生技能比赛纳入常规运动会。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的新视点--安全逃生与自我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亢 《体育教学》2005,(6):34-35
从各类校园内的安全事故来看,学生在安全自救方面的表现很令人担忧,很多学生在事故中惊慌失措,不知道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自我保护或逃生.面对惨痛的教训,加强学生安全逃生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通过层次分析等方法,进行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的筛选和结构体系的构建。我国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逃生技能教育、珍爱生命教育、生活安全教育和运动安全教育4个1级指标和越障逃生、生命意识、安全救护、保护技能等18个2级指标结构体系主要包括组织体系、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3个方面。其中,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了逃生技能、运动安全技能、救护技能、安全教育理论知识、生活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将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嵌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安全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训练,是确保中小学生生命不受或少受侵害的有效途径。把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嵌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就要对体育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让体育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从而为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调整后的体育课程应以"安全第一"为指导思想,坚持创新性、系统性、区域性等基本原则,将自然灾害防护、社会伤害防护等基本知识和基本逃生技能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7.
安全自救技能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体育教学大纲中很少有对安全自救技能训练的综合论述,而安全自救技能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安全自救技能是社会人群必须要掌握的技术知识。运用文献,调查,对比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有必要加入安全自救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对学校体育与逃生避难教育的结合进行了探讨.结论:两者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两方面.在体育教学环节,应构建集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技能传授、一般身体素质与专门运动能力发展、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培养4大框架于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在课外体育活动环节,应充分考虑将早(课间)操、全校性课外体育锻炼、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等课外体育锻炼组织形式及课外运动竞赛与逃生避难教育在内容、形式上的有机结合.研究旨在拓展学校体育的功能、价值与作用,为学校逃生避难教育提供崭新的路径选择.研究对提高学生群体的逃生避难意识和能力,缓解我国防灾减灾的严峻形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能素质的提升会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实施技能练习与体能练习相融合,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运动技能,促进技能与体能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运动技能与体能的概念、关系与融合设计的意义,探寻篮球教学中运动技能与体能相结合设计,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实现运动技能与体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学校教育必须发挥全面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着力提升学生体能。而学校体育要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能,需做到以下"四结合"。一、技能练习与体能发展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是体育教育教学的一大任务,而掌握运动技能需要有一定的体能作基础,因此,发展学生体能与掌握运动技能并不矛盾。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完成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体能、磨练学生意志的任务。如,学习篮球投篮动作时,如果教师只  相似文献   

11.
应激性是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应急避险是对突如其来的可能对生命体(人生)带来伤害的外界环境变化的应激躲避反应。把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训练所习得的应急避险能力称为应急避险技能。它包括应急避险的肢体技能、逃生本领、野外生存能力、自救与互救能力、以及顽强沉着的意志品质等。  相似文献   

12.
<正>汶川大地震虽已过去多日,但那惨烈的景象却历历在目。特别是许多青春年少的中小学生由于缺乏逃生技能而被掩埋在废墟里,更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心如刀绞。惨痛的教训促使我们要加强对学生逃生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为此,我们要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优势,将逃生技能比赛纳入常规运动会。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更新教学方法,做到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结合,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内容,优选教学组织形式,强调运动体验,体现运动技能的领域目标,让大部分学生掌握职业训练"双重目标"的各项技能动作,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是本文的研究方向,并进行了一年的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4.
赵玉婷  仝红发 《体育科技》2022,(6):119-120+124
定向识图能力是定向技能体系的重要构建,作为定向运动教学的基本内容,对定向运动成绩和学生学习体验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阐述地图素养水平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价值,分析高校定向运动教学的传统识图教学方法与现状特点,探讨有效提升学生识图技能的手段与途径,并提出线上传授识图理论与线下技能体验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钱亢 《体育教学》2013,(10):33-34
本文通过创设安全逃生的单元教学和在某些技能学习中进行逃生技能的渗透,总结在体育教学中进行逃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的具体策略,对一线教师将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赵玉堂 《垂钓》2011,(5):26-28
自救逃生是鱼类天生的本能,当它们面临“被俘”时常会使出让你意想、不到的逃生手段。栖息于淡水中的食肉性鱼类——鲇鱼,更是“鱼类家族”中有着超群逃生本领的佼佼者。而它的“本领”常常搞得钓友们很难堪,甚至瞠目结舌、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7.
张伟 《山西体育科技》2010,30(1):35-37,40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针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质状况下降及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运动处方整体教学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相结合的体育课程改革模式,研究表明其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有明显效果,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体育师友》2020,(5):6-7
三大球(篮球、足球、排球)教材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文章阐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与中学阶段三大球教材相结合思路,研究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提高学生对三大球动作技术的理解,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和提高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19.
刘春阳 《体育教学》2008,(12):46-46
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心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家长和学校却只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孩子有效的安全教育,以致他们缺乏安全知识、防范意识、救护常识以及逃生自救和应急救人的技巧方法。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身的特点(运动、器械)或其它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运动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内在结构,分清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层次结构,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学者经过研究,构建了运动技能生成过程的"动作符号学习、运动逻辑学习、应用意义学习"三个基本层次,提出小学高年级、初中学生的体育学习主要是运动逻辑学习。文章对此经过实践探索,提出初中体育运动逻辑重构教学方式,把学生需要学习的技能动作与学生已有的技能进行组合,构成临时的运动逻辑进行教学,逐步过渡到正常的运动逻辑学习的过程,以适应当前初中体育运动逻辑学习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