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路上,清华附小提出了“每天体育‘三个一’,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不仅保证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一个健身大课间,每个学生有一个体育自主选修项目,而且在每天的清晨还开设了晨练微课堂,现在,晨练微课堂已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2014年4月29日,清华附小第55届“马约翰”杯田径运动会开幕,同时以足球为最大特色的清华附小“世界杯”开幕式盛大上演。40个班级代表包括中国在内的40个世界杯参赛队伍,在即将到来的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到来之际,清华附小以这样的形式举办着属于自己的世界杯,拉开了清华附小足球联赛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正>"健康、诚信、博雅"是丽水市实验学校的校训,学校把"健康"放在了首位,彰显了学校对学生身体健康的高度关注。学校不断探索适合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1+X"体育课程,其中家庭体育作业孕育而生。学校设置了别具一格的"适性"家庭体育作业套餐供学生自主选择。所谓"适性"就是指学校提供多元化的家庭体育作业内容,学生根据自身的不同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体育内容进行锻炼,通过家庭体育作业深耕细作,学生健  相似文献   

4.
我国体育新课标把“给学生留有更多的可自主支配的空间”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自主选课、锻炼,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路上,清华附小提出了“每天体育‘三个一’,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不仅保证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一个健身大课间,而且要求每个学生有一个体育自主选修项目,这一举措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乐学中增强自身的体育素养。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体育自主选修课程的实施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了清华附小“健身大课间”的由来及发展,抓住体育课程改革“1+X课程”的契机,围绕健康、阳光、乐学的育人目标,体现学生的自主、兴趣、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把体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学校体育取得明显突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并强调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中,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把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提升为2节,高中每周2节提升为3节;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保证运动负荷,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并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学习型体育队伍,2013年4月12日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学区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召开了"海淀区小学减负增效促进健康暨西苑学区体育科研课题启动现场会",学区十一所学校及部分区县的领导和老师近250人参加现场会活动。大家观看了用科研指导的现场教学和清华附小具有特色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学生积极主动有序的参与,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基于笔者在清华附小参与的体育校本教研活动,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进行了整理,并高度概括和阐述了清华附小的特殊体育现象:有改革、有创造、有传承、有实效。  相似文献   

9.
白杰 《体育教学》2014,(7):33-34
案例背景 小学阶段是培养足球兴趣和团队意识的重要阶段,前者是相对于个体的,而团队意识是强调整体的,相对于前者,后者更是足球运动的第一要素。我们要在训练中提高清华附小学生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加深对团队精神的认识,在技战术训练过程中注重团队意识的培养,帮助附小学生处理好个人和团队的相互关系,全面提高附小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以来,在推动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激励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取得了不少的经验.但在几年的实施过程中也逐步显现出一些技术环节方面和管理认识层面的问题.特别是,目前学校体育工作依然是教育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仍未将青少年体质健康上升到事关民族兴衰和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战略层面,大多数学校校长更没有将体育上升到人格养成和素质教育应有的高度.“每天锻炼一小时,要把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大多停留在口头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这都是原有“健康标准”在过去实施过程中需要总结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健美操运动是当今世界流行的运动项目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能、协调、审美等素质,清华附小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于2002年10月把健美操引进小学课堂,并成立健美操训练队。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参加海淀区和北京市的比赛。到目前为止,清华附小共参加3次比赛,在校演出2次,分别获得海淀区健美操比赛大众三级第5名、大众四级第7名,大众三级一等奖和北京市健美操比赛大众一级一等奖、大众二级一等奖和三等奖。从组队训练到参加比赛,最后取得一点点成绩的整个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兴趣和热爱程度起了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一些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惟一标准,素质教育不能落到实处,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锻炼一小时得不到保障。一些地方,不重视体育基本技术的考试,考试的难度在逐年下降,考试项目技术含量太低,甚至把身高体重列为体育考试项目。这些现象不利于体育教学和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造成初中一、二年级体育教学“放羊”、初三年级“考什么练什么”的应试现象。  相似文献   

13.
“阳光体育”运动犹如春风吹遍了祖国各地,各个学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其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业余体育文化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快乐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我们学校秉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坚持“把健康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的原则,每周五天,一天一个“主题”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部分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具有较完善的场地、器材条件,场馆的开放也较长,能较好地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学校体育安排比较合理,学生对体育锻炼有较好的认知。存在的问题是体育与健康内容和形式单一,体育伤害事故保障体系不完善,学生课余锻炼时间较少。  相似文献   

15.
"阳光一小时"是"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学习一整天"的简称。要求学校每天给青少年学生安排健康锻炼一小时的时间,并把它作为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希望唤起全社会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与大学生的未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针对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认真回顾与思考,对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产生质疑,认为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应据各学段学生生理和心理不同特点而有所不同。提出了作为学校体育最后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应从学生未来需要着眼,把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放在传授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自我锻炼能力上。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体育手段、方法与体育目标不相一致的问题相当严重。在学校,把竞技运动、娱乐活动直接搬过来用在体育课上,教师不厌其烦地大量地向学生传授运动技术,把体育竞技化、娱乐化。不管学生能不能学会,传授内容对炼身有无实效,还是成年累月的教;体育课上通用的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法,少见用锻炼学生身体的负重锻炼、重复锻炼、间歇锻炼、持续锻炼、巡回锻炼等方法;在学校里边,普遍以运动竞技的手段、方法代替了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手段、方法。在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的体育健身意识淡薄,认为多参与运动比赛、多运动就是体育,就能强身健体。似乎只要一运动,体质就能增强。国内二十年代  相似文献   

18.
胡伟 《体育风尚》2020,(1):148-148
体育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课程,中等学校的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锻炼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坚持体育锻炼为健康的价值取向,把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健康体育锻炼结合起来,让学生树立为了健康和提高国民素质的体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针对现在学生的身体特点对岳阳市4所中学初二学生特编制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并实施。结果表明: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帮助;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建议: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健康情况;挖掘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资源,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的宣传和了解;组织有权威性、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内比赛甚至校际比赛,用这种荣誉感去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向全国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操"进行推广,同时需要各学校的管理部门能加以重视,积极的投入与配合实施。  相似文献   

20.
一个月的寒假时间,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非常丰富,由于远离了学校体育锻炼的氛围,远离了教师的监督指导,加上天气寒冷,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和科学锻炼的内容、方法,一个寒假过后,往往把在校期间养成的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丢了,身体发胖、运动技能生疏、体质下降的现象出现了,这与我们受教育的一贯性相矛盾。可见,广大体育教师给学生合理布置假期体育作业势在必行。现把我校多年来如何布置与落实寒假体育作业的做法,向学校体育界同行作一介绍,望能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