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孜孜以求的探索和重建人生的精神信仰.其代表作《送冰人来了》拒绝了基督信仰,否定了宗教信仰引导和救赎人类的能力.该剧利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大众心理定势和语境转换的压力,从剧名、剧情和主要人物三个方面戏仿《圣经》,揭露救世主神圣外衣下的无能,解构宗教的神圣与权威,否定了上帝的救赎功能.  相似文献   

2.
塞缪尔·贝克特通过对《等待戈多》中人物的一系列的荒诞性动作与对话的刻画,影射出了二战后现代人不断"等待戈多"的救赎却"迟迟等不来"的精神困境。该剧也是继艾略特的《荒原》后,探索现代人的精神"荒原"的又一巨作。笔者将剧中人物宗教信仰的缺失以及所造成的个人的异化作为切入点,以展示作家对现代人将精神"荒原"灌溉成精神"绿洲"的呼吁。  相似文献   

3.
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学的永恒主题,在基督教文化的渲染下,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化中表现最多的主题。《追风筝的人》就是一部典型的以精神救赎为主题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以阿米尔为主人公,以它的经历为线索,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背叛与救赎的故事。该书成书以后风靡世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主人公在经历了内心痛苦的挣扎和漫长的寻觅之旅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救赎。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一文学作品中精神救赎。  相似文献   

4.
苏珊·桑塔格在《床上的爱丽斯》一剧中构造了一个封闭的狭小空间,女主人公以身体的自我囚禁来抗击精神禁锢,在想象中获得精神上的胜利。但透过桑塔格本人对该剧的表层阐释,一个真正的主题逐步显现,即耽于意识的抗争只能流于无能和徒劳。突破意识本身,付诸行动才是更为现实的自我救赎方式。桑塔格反对的恰恰就是所谓想象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川端康成在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身份各异的日本传统女性形象,在作家眼中,女性不仅是美和纯真的化身,还具备能够撵走邪恶念头的精神救赎力量。当女性由单纯的少女逐渐成熟并丰满为具备生之力量的母亲,作家依靠女性救赎日本国民精神的救赎观也同时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路程。本文基于作品,简要分析作家女性救赎观的形成及演变,并据此探索其存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物质的富足为社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其表面的繁荣下,以物质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却导致了人们传统道德的缺失和精神的迷失。西奥多·德莱赛在其代表作《嘉莉妹妹》中形象地揭露了这些并试图寻找人类精神救赎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王朔作品《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中人物的精神特质和独特个性,重点阐释作品中人物所完成的精神救赎,以及这种心灵的救赎所传达的时代透视。关键词:反叛,纯情,反传统,救赎意识,时代透视。  相似文献   

8.
“死亡”与“救赎”是基督教文化的核心观念,而梭罗的散文代表作《瓦尔登湖》正表现出了强烈的死亡意识和救赎意识,并由此奠定了《瓦尔登湖》的精神结构与话语系统。对死亡的关注和罪恶的反思,是梭罗的基督教文化精神的充分体现,而其深广与执着的救赎意识更是将这种文化精神推向了极致。  相似文献   

9.
《驿站长》、《外套》和《罪与罚》中小人物的救赎主题是东正教文化语境下的产物。《驿站长》对《新约·路加福音》进行重构表达了小人物通过宽恕劝善实现救赎的思想;《外套》对《新约·哥林多前书》进行重构阐释了小人物通过克己忍让实现救赎的思想;《罪与罚》对《新约·马太福音》进行重构再现了小人物通过主动赎罪实现救赎的思想。东正教文化语境下的小人物主题凸显的是运用文学阐释宗教文化的主体性意义,对于实现宗教由自在存在向自为存在的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小说《暴力夺取》中讲述了十四岁男孩弗朗西斯·塔沃特历经一系列精神转变后,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承袭以往的哥特式写作风格,奥康纳将塔沃特塑造成一个怪诞、异化、充满暴力的愤怒者形象,在经历一系列精神和行为的暴力之后,最终选择回归上帝,达成与自身的和解。继承了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基督教生存观,奥康纳用暴力展现了个体内心与自我的对抗,说明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暴力成为寻找真理的一种极端途径,最终引导个体走向自我救赎,勇于承担责任与爱。  相似文献   

11.
学界公认《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关于救赎与成长的小说,但这些论文鲜有分析探讨移民作家在救赎背后的深层次因由。主人公从神谕性社会流亡在美国,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他获取基督教的救赎意识、移民文化的包容精神及个人主义的自我意识,这些新的意识正是他能够勇敢跨出自我救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学界公认《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关于救赎与成长的小说,但这些论文鲜有分析探讨移民作家在救赎背后的深层次因由。主人公从神谕性社会流亡在美国,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他获取基督教的救赎意识、移民文化的包容精神及个人主义的自我意识,这些新的意识正是他能够勇敢跨出自我救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张承志曾提出“以笔为旗”的创作口号,以此给当代文学增添了新的元素。他的小说多塑造强大的个人意志,在战胜自我后,皈依精神信仰,实现既定追求,从而完成了个体和集体的救赎。本文选择了个体救赎、集体救赎两大点详细阐述,力图用文字勾勒出张承志小说清晰的救赎路线图。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从张贤亮救赎意识的批判人手,揭示了张贤亮的“控诉+倾诉”的叙事策略、主体的文化身份认同、女性客体的审美化三种救赎方式,深入探讨了张贤亮式的救赎意识所代表的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症结所在,并以此探索中国知识分子由传统向现代性转型时的精神内伤和启蒙危机。  相似文献   

15.
阿米尔能够深刻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并能在实际的生活中不断的去实现对错误的挽救和救赎,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对心灵的救赎和实现了自己的成长,也是外国文学精神自我救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伯恩哈德与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在奥地利当代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因犀利的语言风格及对祖国奥地利的嘲讽,被冠以“巢穴污染者”的称号。文章以伯恩哈德与耶利内克作品中的语言暴力书写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表现形态、形成原因及背后的文化反思,发现这种语言作风格指向的是一种对自我精神的救赎。以语言暴力为视角,有利于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更具有重要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代美国作家唐·德里罗在其作品《坠落的人》中描摹了人们从日常生活的体验中获得最本真的生命体验,以此抵御所引发的精神危机以及这种危机所导致的社会效应。唐·德里罗先借用了主流媒体的刻板思维,继而以小说中人物的视角,对精神危机进行了"亲历性"处理,使读者对作品中的人物所经历的事件进行了深度思考。唐·德里罗揭示了"危机"相对于人类所具有的感官体验与心理层面的属性。唐·德里罗通过危机书写这一载体,最大限度激发了人类的成长,成功使人物趋向理解、和谐与融合的成长方向,寻求平衡与救赎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戏剧家梅根·特里在其开放剧场的实验创新中,独特地表现了对理想女性的追寻。她的名剧《走向西蒙娜》塑造的主人公西蒙娜,便是她心中女性的榜样,是个"女性基督",她生前历尽磨难,最终回归上帝之爱,完成自我救赎。该剧的这一主题既有女性自省自强的积极意义,又有基督教神秘主义和不分是非曲直忍辱负重的消极遁世思想。这样的矛盾融合的两重性作为女性回归上帝的自我救赎之道,恰是美国当代现实主义戏剧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9.
《山海情》是一部以"脱贫"为主题的电视剧,热播后引起广泛热议.人们多关注的是该剧与现实生活乃至政治经济方面的关联,却容易忽视该剧在文艺发展历史上的承传与创新.尤其是该剧对"初心"和"民心"的彰显,恰是延安文艺精神"人民性"的具体体现;劳动叙事、创业范式、集体创作、艰苦奋斗及南泥湾精神等也都内蕴其中.在这些积极而又内敛的...  相似文献   

20.
从一个阳光青年变成双腿瘫痪的病人,再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思想深刻的作家,史铁生的人生经历渗入到他文学作品的每一个角落。他在作品中用睿智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展现了生命的张力。他的作品将诗意和哲理完美地融合,让人们体会到作者精神救赎的精神之旅和抗争奋斗的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