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松报恩悲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报恩思想表现武松的悲剧命运,是《水浒》人物描写的一大特色,武松的报恩思想是其悲剧的内在根源,支配了其一生命运失一过程,封建传统文化是产生报恩思想的基础,小生产意识和缺少人性呵护是报恩思想形成的原因,有恩于已的所有人都是报恩的对象,武松以结局表现了作者对报恩思想的否定。  相似文献   
2.
东干文学与宁夏回族文学的共同主旨是儒家文化传承和民族信仰表达.口语文学主要书写的是儒家正统思想,在反映社会生活与民族心理的同时,文学的教化功能得以充分彰显,昭示的是新旧文化并存的现象,体现的是集体精神、诚信品格、进取意识和以农为本思想.书面文学主要表现的是回族信仰.东干书面文学借助月亮意象(信仰之月与自然之月兼而有之)完成的民族性建构,汉文化色彩较为明显,这是用以区别中亚地区穆斯林的标志之一;宁夏回族书面文学通过月亮意象(以信仰之月为主,以新月为主,以自然之月为辅)实现的民族性建构,伊斯兰文化色彩更为浓郁,这是用以区分中国主流文化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小人物”形象时,人们通常习惯从道德伦理角度对其善良性格、顺存行为、忍让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对其不幸遭遇给予深切同情。这是文本解读上的一种偏失,有悖于作者的创作初衰。结合“小人物”形象出现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小人物”形象重新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小人物”形象是奴性的化身.是幻想的典型。这种时代转型期的逆社会现象,直接造成“小人物”崇尚权势、丧失自我的心态,致使其生命意义黯然失色。“小人物”形象寄寓了作者的同情。但更多地倾注了作者对其劣根性含蓄而深沉的抨击,其目的在于“揭出病根,引起疗救”。  相似文献   
4.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人物形象的双重人格通过强调个体生存现状来思考人生终极意义,属于揭示人类精神性状的文学典型,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有根本区别。具有双重人格的小人物形象以其内心巨大的矛盾冲突在文学史上确立的不朽意义是对传统理性的深刻反思,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频频描写小人物的幻觉、梦境和意识流等心理活动的重要原因,成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人文观念的显著特色。而双重人格形成原因的揭示则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面对19世纪俄罗斯社会转型期矛盾的文化心态及其艰难的心路回归历程。  相似文献   
5.
翻开元人杂剧,有许多剧作都是描写鬼魂复仇的。《窦娥冤》、《神奴儿》、《生金阁》、《硃砂担》等堪称其代表。这些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屈鬼冤魂复仇形象,反映了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精神。本文结合作品,试对这些复仇鬼魂形象发表点粗浅认识。元杂剧中的鬼魂,是在“覆盆不照太阳辉”的现实中产生的。元代社会,在蒙古贵族的统治下,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极为残酷,“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贼作官,官作贼,混愚贤。”贪官酷吏横行霸道,权贵势要仗势欺人,泼皮流氓行凶作恶。这些人串通一起,残害百姓,致使  相似文献   
6.
小人物形象的庸俗主题,揭示的是人性恶的一个侧面。其主要特点是:人格的低俗和尊严的失落,心智的麻木和感情的冷漠。其结果导致了个体个性丧失和具体思维缺失,使生命价值黯然失色!在小人物形象中蕴藏着契诃夫对漫长的封建社会皇权肆虐下,俄罗斯民族劣根性以及人类普遍的"集体无意识"的忧愤与针砭。  相似文献   
7.
《哈姆莱特》与《窦娥冤》是中西剧坛的两大名剧,都描写了鬼魂复仇问题,都采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借鬼喻人,借鬼魂批判现实。在鬼魂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思想主题、社会意蕴方面都具有共性。  相似文献   
8.
论《哈姆莱特》与《窦娥冤》中的复仇鬼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比较了《哈姆莱特》与《窦娥冤》两部悲剧其有共性的一面。都采取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借鬼喻人,借鬼魂复仇,鸣人间不平之事,批判黑暗现实。鬼魂复仇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的治世理想。两部作品都具有民间文学素材的承继模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人物心理描写揭示19世纪欧洲社会转型期的时代本质,是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和托尔斯泰小说创作中最显著的特征。其显著特征表现为客观性、动态性和现代性。客观性特征揭示了追求自我意识的时代历程,动态性特征标志着激情向传统伦理的抗争,现代性特征透视了呼唤人性回归的心声。比较两位作家的心理描写对于审视和探索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人们高扬自我价值、期盼观念更新、憧憬开明政治的心灵动向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从三个层面探讨了小人物的心灵隔膜问题,即小人物之间的心灵隔膜、小人物夫妻之间的心灵隔膜、小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心灵隔膜.小人物的心灵隔膜问题主要是指人们由于情感上的不相通和彼此之间的不理解而导致的个体的内心痛苦感受.它暴露的是俄罗斯民族国民性的历史积垢,体现的是作者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对人类存在方式的一种悲观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