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普遍确立 ,资本市场的日趋发达 ,股东权保护与董事义务体系构造日益成为法律学者的研究重点 ,但作为权责平衡的另一面即董事利益保护问题却长期遭到冷落。本文试图从美国公司法董事利益保护机制入手 ,对其构造及特点展开剖析 ,并对其根源进行探究 ,以期为中国公司法董事利益保护机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金晶 《华章》2011,(34)
董事抵触利益交易是公司关联交易的一种,它是一把“双刃剑”.健全和规范公司董事抵触利益交易制度,在监督董事尽职尽责,防止其滥用职权,保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等方面可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试着对我国现行公司法对董事抵触利益交易的规定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董事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我国《公司法》对此缺乏一般性规定,这对于未上市的股份公司的第三人利益保护是非常不利的。分析我国股份公司董事对第三人赔偿责任立法现状及其不足,认为应当通过公司法做出诸如股份公司董事对包括债权人在内的第三人损害赔偿责任的原则性规定、区分不同种类董事的赔偿责任以及改进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完善股东诉讼机制和导入债权人派生诉讼制度等措施来适度强化董事民事责任,保护第三人利益,实现公司相关者利益的合理平衡,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董事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我国《公司法》对此缺乏一般性规定,这对于未上市的股份公司的第三人利益保护是非常不利的.分析我国股份公司董事对第三人赔偿责任立法现状及其不足,认为应当通过公司法做出诸如股份公司董事对包括债权人在内的第三人损害赔偿责任的原则性规定、区分不同种类董事的赔偿责任以及改进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完善股东诉讼机制和导入债权人派生诉讼制度等措施来适度强化董事民事责任,保护第三人利益,实现公司相关者利益的合理平衡,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小股东利益受侵害现象的频频发生,保护小股东利益已成为各国公司法的中心课题。我国现行《公司法》也对此做出了相关的制度设计,主要包括事前防范机制和事后救济机制,前者具体体现为公司架构内的监督机制,后者主要体现为股东救济权利。但《公司法》在相关规定上存在诸多缺失,使其在维护小股东利益方面的功能难以充分实现。应对《公司法》进行修改,完善我国小股东利益保护制度,以期更好地实现对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我国为了克服国有股、国有法人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以及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引入英美法中的独立董事制度.然而经过数年的实践,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运行得并不成功.文章在我国公司法修改之际探讨了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保护公司及股东的利益,各国立法均不断强化董事的忠实义务。我国《公司法》对董事的忠实义务也作了规定,但不够完善,因此,在借鉴外国立法的基础上,针对董事自我交易禁止、禁止篡夺公司机会及竞业禁止等忠实义务进行探讨,提出些许完善之策。  相似文献   

8.
由于董事滥用职权、损害第三人利益的事件不断发生,两大法系国家公司法都规定了董事对第三人责任制度。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我国《公司法》应借鉴两大法系国家董事对第三人责任制度的规定,建构董事对第三人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9.
作为公司利益相关者之一的公司债权人,公司制度设计时应保护其合法的利益,然而在我国《公司法》中对公司债权人保护有许多不足,公司法中更侧重对公司股东利益的保护,为此,应从5个方面对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予以完善,具体包括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公司债权人会议制度、公司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公司债权人派生诉讼制度的建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早期公司法并不承认董事有义务考虑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根据公司人格独立理论,公司一旦设立即完全独立于公司的成员,而董事是为了公司的利益而承担各种义务的,而非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义务。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在判例和立法中确立了董事在经营决策中应考虑债权人利益的原则,即要求董事承担对公司债权人的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11.
股东平等是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近年来,控股股东利用对公司的控制,作出不利于中小股东的决策,使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的事件频频发生。因此,法律有必要在司法救济方面加强规定,为中小股东在权益受到侵害或正在受侵害时,提起司法救济提供可能。文章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国外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中小股东权益的司法救济与保护的途径——股东直接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  相似文献   

12.
纵观我国各部门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和行政规章等方面关于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法律规制,其本意都是为了维护广大中小股东和担保权人的权益,保证交易安全。但是,由于立法技术不够成熟、司法实践经验不够丰富,加之缺乏相关措施配合,实践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提出完善对上市公司担保行为规制的四点建议:一是对上市公司担保设定合理的限制条件;二是把握好股东权益保护和债权安全保护的平衡点;三是完善董事的善管义务;四是采取必要的反担保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资本多数决"原则的确立与实施使中小股东在的公司利益格局中处于弱势,我国现行<公司法>侧重于公司外部关系的调整,缺乏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具体规定.本文拟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比较,结合我国实际现状,提出对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协调模式,以求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现行的从属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进行评析,指出其中的不完善之处,建议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以公司法为主体的从属公司债权人法律保护制度,以实现对从属债权人的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关于我国高校教师权益保护的研究现状,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方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关于高校教师权益保护的文献,筛选整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文献24篇,研究年份主要于2005-2011年,作者所在地区集中在广东、湖北、湖南、山东等地,内容主要涉及高校教师权益状况及所面临的问题、权益缺失原因及保护对策与建议。结论:我国对于高校教师权益保护的研究力量薄弱,研究方向较单一,应扩宽研究视野,积极推进相关研究,对高校教师权益问题的探索给予多方面支持。  相似文献   

16.
《公司法》创设了司法解散公司制度,用于破解公司僵局,有利地保障了股东、债权人及社会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但在公司僵局处理制度方面仍存在着诸多缺陷:立法上未明确针对公司僵局进行规范,对公司僵局解决方式过于单一,司法解散公司制度在实体和程序上均存在较大的缺陷,缺乏事前预防公司僵局的机制等。文章提出了完善现行司法强制解散公司制度,引导建立公司章程预防公司僵局机制,创设强制股权置换制度及强制公司分立制度作为司法解散公司的替代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本文借鉴北京城市学院的成功做法,在阐述高校师生利益诉求机制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健全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师生利益诉求机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健全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师生利益诉求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前司法实践中对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结论性质存在着混乱的认识。在区分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结论和法定鉴定结论的异同之后,应建立广义鉴定结论概念,将法定鉴定结论和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分别以公鉴定和私鉴定的性质纳入其中,确立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结论的证据属性,以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促进司法公正和适用法律统一,并使当事人主动利用自行委托鉴定结论保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