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几年的新闻采写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到:做一个好记者非常难。这个职业要求你有激情、能吃苦、善学习、爱思考。几年来,我在新闻采写中始终坚持着这样几条: 一、充满激情,认真深入生活 这里所说的“生活”,是新闻记者眼里的生活,既涉及人又包括事。它是整个时代、整个社会、整个人生。我对生活充满激情,对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2.
“做一个优秀的记者要保持恒久激情,不竭动力”。这是辽宁日报传媒集团社长姜凤羽常说的话。每次听到,我都细细体味。总结自己的记者从业经历,我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并坚定地走下去,和我的激情和动力是密不可分的。之所以有这么恒久的激情,是因为多年来忠实于客观,忠实于真理,忠诚于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新闻事业的沉积。这些年来,虽然身负压力,经历曲折甚至风险,但是我始终保持着一种动力,一种激情。  相似文献   

3.
呼唤激情     
当记者要有一股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对新事物的敏感;没有激情就没有采写的冲动;没有激情就不会主动深入到第一线去“抓活鱼”…… 激情从哪里来?从组织关怀来,从理论学习来,从分配制度来,这些无疑都是对的,必不可少的。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我们看到,一个单位,一样的组织关怀,一样的理论学习,一样的分配制度,可还是有的人工作激情高,有的人工作激情低。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可能是因人而异,多种多  相似文献   

4.
再论修养     
记得恩格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借用这个意思,我觉得完全可以这样说,一个缺乏理论素养的新闻工作者,是难以胜任工作,写出有影响有力度的作品的。 可惜一个时期以来,这个基本道理正在受到漠视,在有些新闻工作者的心目和实践中,“理论”确有被淡化的趋势。较普遍的一种倾向是视学习理论、提高素养为“软档”,也是  相似文献   

5.
当我阅读穆青同志《十个共产党员》一书时——尽管书中收录的文章在不同历史时期曾不只一次地读过,还是再次被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共产党员光辉形象所深深打动。同时我又想,为什么作者能写出这些充满革命激情的文章?通过采访穆青同志,发现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革命激情的人,也就是说有情人写出了有情文。因此,我还应当向书中没有写出而又力透纸背的第十一个共产党员——本书的作者、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记者之一穆青同志学习;不仅要学习他的采访方法和写作技巧,更要学习他  相似文献   

6.
记者,是许多人都羡慕的职业。可是,要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次,我到新闻学院去讲课。一位学生问我:你认为记者应当具备哪些最重要的素质?我说:第一,要有社会责任感,有一股革命激情。第二,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第三,要勤奋,勤于学习,勤于采访,勤于思考,勤于写作。这当然不是新闻教科书上写的,而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责任感、激情从哪里来? 我选择记者这一行,开始并不了解记者职业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或许还受了当记者能成名成家、记者是“无冕之王”的影响。可是,当我到了工作岗位上以后,我很快就明白,记者也和其他行业一样,第一位的是责任。如果说,我选择记者这一行,当初带有  相似文献   

7.
在新疆第8个民族团结教育月里,我采写的通讯《各族人民为他“送行”》在《新疆日报》发表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自治区卫生厅特向全疆发出《通知》,号召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学习杜东亚同志的高尚医德、良好医风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这篇《通讯》已先后获得1990年度《新疆日报》民族团结报道一等奖、同年《新疆日报》好新闻一等奖、新疆好新闻一等奖和全国8省区民族地区报道好新闻一等奖。不少同志问我这篇采写报道的经验,我说除了新闻事实典型等客观因素外,从主观因素来讲,主要是激情,是激情使我产生了强烈的采写冲动,是激情激励我一定要把它写成佳作。新闻作品首先要有素材,有“原料”,但又不是一大堆材料的简单组合,它要受情感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是材料、观点和情感的有机结合。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情感、激情总是有阶级性的,我所说的“激情”,  相似文献   

8.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张严同志把近年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写成了长达一万多行、20万字左右的长篇政论性诗歌《科学发展观礼赞》,这是一件值得赞许的事情。读之后,我颇为作者对理论学习的执著精神、对理论感悟的澎湃激情,以及对理论宣传形式的探索勇气所感动。同时也觉得,张严同志的《科学发展观礼赞》一书具有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相似文献   

9.
前些天去参加一个会,散会时随口对另一家媒体的一个朋友说了句"要回去写消息",朋友笑着回了句"副总编还写啥消息"。虽是一句玩笑话,但事后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记者可以不写稿子? 以我的感觉,或者干脆说就是一种现象,当了"官"的记者可能就不写稿子了。我真的观察过,一些报社原本非常有才气也非常活跃的记者一旦被提拔了,有了一个挺像模样的职务,从此便是看别人写稿多,自己动手少。我真的想不通这是为什么。是没有了激情,还是失去了冲动,或者是干脆从此就  相似文献   

10.
李才琼 《大观周刊》2011,(52):174-174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学记》中有这样一句千古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所以.我们推行合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1.
德国诗人哥德有句名言,“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怀着深情的时候,你才能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它。”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也说,一篇好的文章能使人“为数日喜,寝食有味”。味从何来?有情才有味。写诗写词是这样,写新闻也是同理。穆青说过,写新闻“倘若缺乏这种激情,没有爱,没有恨,那写出来的作品只能是泛泛而谈,或者现象罗列,读起来味同嚼蜡”。范敬宜同志甚至把激情视为记者的生命。其实,激情并不是记者的专利,当编辑也需要激情,我甚至认为激情也是编辑的生命,缺乏激情的编辑绝对当不好一个好编辑。  相似文献   

12.
编辑也需要激情姜圣瑜著名记者穆青说过,写新闻“倘若缺乏激情,没有爱,没有恨,那写出来的作品只能是泛泛而谈,或者现象罗列,读起来味同嚼蜡。”其实,激情并不是记者的专利,当编辑也需要激情,缺乏激情的编辑算不上是一个好编辑。1997年江苏有一个人物作为全国...  相似文献   

13.
张廷勇 《大观周刊》2012,(38):283-283
在生物教学之中,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就应该使学生具有学习的动力。如果说高考这个指挥棒是学生学习生物的主要或唯一的动力,那么这种动力毕竟是不可能持久的,同时也是我们高中生物教学的失败。学习的动力应该是建立在兴趣、求知与自我追求之上。而这种动力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对学生正确的引导。一个具有激情的老师,就能从正面感染学生和深深打动学生。所以.有激情的生物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想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我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当我阅读穆青同志《十个共产党员》一书时——尽管书中收录的文章在不同历史时期曾不只一次地读过,不禁再次被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共产党员光辉形象所深深打动,产生了向他们学习的强烈愿望。同时我又想,为什么作者能写出这些充满革命激情的文章? 我通过采访穆青和一些熟悉他的同志,发现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革命激情的人,也就是说有情人写出了有情文。因此,我还应当向书中没有写出而又力透纸背的第十一个共产党员——本书的作者、这位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记者之一穆青同志学习;不仅要学习他的采访方法和写作技巧,更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感。 富有真情实感是最大的特色 “穆青文章的最大特点是以情动人!”穆青人物通讯的魅力在于有真情实感!”当人们谈起穆青的人  相似文献   

15.
我去过大寨3次,每去一次都留下深刻的印象,都产生奔放的激情.可以说,大寨精神是一棵常青树,过去震撼华夏大地,今天依然感动中国人民.作为新闻人,应该把大寨精神作为一笔宝贵新闻资源,精心地珍惜、体味、感受和发掘,进一步学习、研究、宣传和弘扬.  相似文献   

16.
记者:您曾经说过“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是激情”,您能解释一下吗?李希光:教授新闻学和教授其他学科是不一样的,做一个好的媒介从业人员,他应该具有的最基础的,而且是最重要的素质是“激情”。我认为没有一个职业比记者更伟大,他是站在一个道德的最高地,记者没有自己的私利,他是站在公众的立场上的,代表老百姓和公众,因此要投入100%的激情。因此培养记者的老师首先也要有100%的激情的投入,这样他才能感染学生,给他们以激情。老师对自己的事业,记者对自己的工作都要投入激情。记者:你对当前中国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最想…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文章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说法:现在有些记者理论水平差,对专业没有深层次的理解等等。我认为,与其说这是批评记者,还不如说是对搞新闻学术研究与传播的人们的一种批评。因为,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具体来讲,没有能真正满足记者需求的理论文章和学术活动,记者又从哪里学习和提高呢? 前些天看到有人这样评价我国的两家新闻传播类刊物,说一家有学术而无思想,另一家有思想而无学术。当然,学术和思想是任何一本理论刊物的支  相似文献   

18.
"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比尔·盖茨的这句话阐释了他对工作的激情。由工作激情联想出去,我想到了著名记者、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过的一句话:"激情,是新闻记者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也就失去了记者的生命。"激情对记者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新闻实践告诉我们,激情有利于记者工作面貌的常新,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1989年3月,我怀揣着一张由河南省《奔流》杂志社寄来的“笔会通知”,从豫西的一个小山沟来到郑州。 当时,我是一个刚在杂志上发表小说的业余作者。不久前,《奔流》杂志决定将我的一篇小说《夕阳,在蝉翼上……》作为“新人新作”发表,主编丁琳老师亲自写来一封信对我进行鼓励,这次又邀请我参加笔会,此时此刻,我的心里真可以说是激情难抑。  相似文献   

20.
刚开始学习写报道时,有一名老通讯员给我传经说,如果你抓住了问题却没事例时,可以捏造一个,写上某单位说个假名字,如果材料事实不充分时可以加点水分,人物事迹不突出时可以合理想象往高拔一拔。当时我想,这可比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深入基层细致采访,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