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间接言语行为——有效的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莉 《台州学院学报》2006,28(5):57-59,64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会话原则密不可分,间接言语行为作为语用策略的使用动因大致包括:维持礼貌交往,增强话语力度,弥补表达缺陷等交际功能,另外,修辞格在间接言语行为中的妙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徐婧 《文教资料》2011,(14):45-47
拒绝言语行为作为日常交际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受到了语用学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以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Leech的礼貌原则和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以及礼貌补救策略为框架,主要探讨交际者在实施直接拒绝言语行为、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和虚假拒绝言语行为时是如何体现出礼貌原则的,旨在验证在实施言语行为特别是拒绝言语行为时,采用礼貌原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与他人的日常交际中,频繁使用到拒绝言语行为,但是为了达到礼貌的效果,人们都会通过委婉、含蓄、间接的方式去拒绝对方。论文基于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理论,深入分析了《武林外传》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分类和拒绝策略。  相似文献   

4.
关于礼貌的语言学理论通常认为,带有潜在面子威胁性的言语表达方式的礼貌性与其间接程度成正比。本文借助一些法语例子,比较间接性请求的两种形式即规约性间接请求和非规约性间接请求,并由此探讨法语中言语行为的间接程度和礼貌度的关系。我们认为言语行为并不一定越间接越礼貌,因为礼貌程度与听话者需付出的推理努力、听话者的选择性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听话人所需付出的推理努力越小和其选择度越高,话语就越趋礼貌。而如何使间接言语行为更礼貌,涉及的常常是使各种因素之间的平衡趋向合理的问题,而且法语中的一些特殊用法也会对此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5.
非礼貌言语行为是言语交际策略中的一种,在日常生活、戏剧话语中常见。Culpeper和Bousfield以BrownLevinson的礼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不礼貌原则、回应框架以及相应的非礼貌策略。以《甄嬛传》中的女性人物对话为语料,使用非礼貌策略详细解析剧中人物通过怎样的话语策略触发、传递非礼貌言语行为,阐释非礼貌言语行为在戏剧话语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6.
自从塞尔提出间接言语行为以来,间接言语行为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几乎没有人研究为什么会产生间接言语行为。通过从五个方面研究间接言语行为产生的机制:语境化、意向性、规约化、隐喻化及礼貌化。  相似文献   

7.
自从塞尔提出间接言语行为以来,间接言语行为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几乎没有人研究为什么会产生间接言语行为。通过从五个方面研究间接言语行为产生的机制:语境化、意向性、规约化、隐喻化及礼貌化。  相似文献   

8.
杨钢 《考试周刊》2008,(15):80-81
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日常会话中,经常能见到这一语言行为方式.通过这一方式,我们可以表达出许多不同的言外之意,诸如请求、批评、拒绝、暗示等.本文拟就日语中的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策略的关联作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广告·礼貌·隐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使用问题是语言研究的一个范畴。在本文中 ,我们试把广告放到人际交流的框架中来考察 ,认为礼貌是广告语言策略的基本原则 ,间接言语行为的隐含是为礼貌服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顾非礼貌言语行为的研究历史,了解非礼貌言语行为的研究现状,探讨非礼貌的本质、非礼貌言语的使用策略及其发展历程,试图揭示非礼貌言语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方法、研究角度及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Polite principle is influenced deeply by a nation'shistory,culture,custom and so on,therefor different countries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expressions of politenessand indirect speech acts.This paper shows some main factorsinfluencing a polite speech.Through this article,readers cancomprehensively know about politeness and indirect speech acts.  相似文献   

12.
由语句内特定词汇和结构表达的命题意义叫言内意义,言内意义对听者或读者造成影响的意义叫言外意义.同时具有言内意义和言外意义的话语叫言语行为,而出于礼貌考虑间接执行请求、拒绝或抱怨等功能的言语行为就是间接言语行为.表示同一言外行为的言内行为,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文章选取一段极具个人特色的电影台词作为案例,介绍间接言语行为等一系列有关概念及其相互横向和纵向关系,并且探索与言内行为有关的各个翻译原则及其横向、纵向关系,从而从一个侧面展示语言学课程如何解决理论和实践联系这一个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礼貌原则的语用研究,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理论颇丰。文章在比较了早期西方各相关理论后认为:尽管R.lakofff礼貌原则较之其他理论,特别是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策略及Leech的礼貌准则缺乏具体性,较为笼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从最易受礼貌原则制约的指示性言语行为来看,R.lakoff的礼貌原则对该行为得体的实现交际目的,避免Face Threat-ening Acts(简称FTA)现象,以及体现交际双方的认同感方面都具有积极的语用约束力和解释力。在此基础上,文章又对R.lakoff礼貌原则作了进一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请求和拒绝是面子威胁言语行为的典型代表,并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因此可用以探讨学习者语用能力的中介语特色。个案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在实施言语行为时尚未达到与本族语者相当的礼貌程度,因此加强建设旨在提高语用意识的教学系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和文化沟通能力,尤其是礼貌地实施言语行为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李军华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6):80-83,120
委婉语和间接言语行为都研究语言间接现象,都认为使用间接语言具有礼貌等功能,但委婉语强调的是表意的间接性,注重话语的可接受性,可以运用语形、语气、语义等间接表意的方式来实现;而间接言语行为强调的是言语行为施行的间接性,注重言后之果的分析,因此,只有部分委婉语的间接表意方式可以产生间接言语行为。而且,委婉语映射出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具有语言的四大基本功能;间接言语行为则是一种关于言语行为实施方式的解释人类言语交际的学说。  相似文献   

16.
合作原则是言语交际活动有效性的保障,而礼貌原则则好似交际双方之间的润滑剂,使整个交际活动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从而增大言语交际活动的成功率。翻译中礼貌等值问题的研究重在吸收等值翻译理论的科学内涵,借鉴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语用研究的成果,探讨言语和篇章层面的礼貌等值。本将运用信息学上的“灰色系统理论”来分析合作、礼貌两个原则运用中的某些规律,并从微观的言语行为层次入手,探讨翻译中的礼貌等值。  相似文献   

17.
李洪琳 《海外英语》2012,(12):254-256
Refusals are frequently performed in our daily lives.Based on the speech act theory of Austin and Searle,with the theoretical frame of the politeness theory put forward by Brown and Levinson,It presen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peech acts of refusal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English.The results show that refusals vary in directness with situations and cultures;On the one hand,both languages employ the three directness types,namely the direct refusal speech act,ability of negation and indirect refusal speech act,and prefer indirect refusals.The situational variability of directness in both languages follows a similar trend.On the other hand,Americans are more direct than Chinese.Furthermore,Chinese shows the lower degree of situational variation in the use of the three directness types.People’ s choices of refusal strategies are influenced by social power and social distance.From all these evidence,we maintain that the cross-linguistic differences are due to basic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values.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交际中,过度礼貌的致谢行为通常有三种语言实现形式:同一言语行为的重复,致谢行为与其它言语行为的共现,致谢行为与致谢理由共现。这三种语言实现形式均是"谢谢"和"致谢言语"在语境限制中的灵活共现。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指令性、否定评价及批评的言语行为,这些行为会对学生的面子构成一定威胁。在使用这些言语时,教师应采用礼貌策略来维护学生的面子。介绍了Brown 和Levinson的礼貌策略,分析了采取礼貌策略的必要性,并列举了英语教师在使用指令性、否定评价及批评的言语行为时常用的一些礼貌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本文以利奇(Leech)的礼貌原则为理论框架,分析了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言语行为体现的礼貌策略的异同,揭示了英语和汉语语言蕴涵的文化差异分析并正确对待这些差异,有利于跨文化交际意图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