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璠 《教育教学论坛》2014,(7):93-93,38
宽恕是近年来积极心理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本研究在对中职生宽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宽恕观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宽恕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宽恕这个主题被越来越多的研究领域所关注。对宽恕的概念和类型进行概述,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自尊与宽恕以及正义与宽恕的研究后,发现:宽恕与认知可塑性,积极情感和分心呈正相关;宽恕与沉思,报复和敌意呈负相关;大学生宽恕与心理症状呈负相关;自尊与宽恕之间既有正相关,又有负相关,还有没有显著相关;复合正义与宽恕的相关程度大于报复正义与宽恕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大学生的宽恕心理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卷来测查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宽恕水平与心理症状总分及心理症状各因子间呈负相关,这说明宽恕水平越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良好,宽恕水平越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宽恕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全面总结了有关宽恕的内涵、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现状等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国内在宽恕研究领域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高职生宽恕心理发展水平与认知信念的关系,本文采取行为宽恕量表和思维信念问卷的方式对宁夏284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良的思维信念与宽恕心理水平和实际宽恕程度息息相关,并且对宽恕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春菊 《重庆师专学报》2011,(5):112-115,156
本研究以中国期刊网为平台检索宽恕心理的文献,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1)宽恕心理研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宽恕心理的论文在各类院校学报、心理学类期刊、医学类期刊、教育学类期刊和其它社会科学类期刊都有刊登;(3)研究力量主要集q-于高校;(4)研究内容主要是综述,实证研究不足;(5)研究的合作方式主要是独撰;(6)研究的整体项目资助力度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对福建省469名高中生进行调查,采用青少年宽恕心理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分析、探讨了高中生宽恕心理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中生宽恕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现状良好,但在各纬度上均表现出不平衡性;(2)高中生宽恕自己和主观幸福感各纬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宽恕他人与主观幸福感各纬度均不存在显著相关;(3)高中生友谊和自由对宽恕自己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认知失调理论的视角对宽恕发生的心理机制进行阐述,从而得出:认知、评价和归因是宽恕发生的心理机制,需要的激发在解决认知失调、宽恕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宽恕这一积极的心理品质日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为了探讨小学生宽恕倾向发展的特点,以南京、无锡三所普通小学的88名小学生为被试者,运用故事访谈法对访谈结果进行赋值计分,验证我国小学生宽恕发展是否符合Enright宽恕发展序列所描述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儿童的宽恕发展特点符合Enright的宽恕发展模型,同时,又呈现出宽恕条件、表现、策略三个维度发展不平衡的具体特点。  相似文献   

10.
宽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大学生的宽恕水平对社会的影响极大。本研究采用Hearland宽恕量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研究工具对江西省480名学生进行测查。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宽恕心理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是否道歉、道歉的接受程度及是否得到安慰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宽恕与自我效能感、自尊、内外向呈显著正相关,宽恕与精神质、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和精神质对宽恕有负向预测力,自尊对宽恕有正向预测力。大学生的性别、年级、是否独生、是否道歉、道歉的接受程度及是否得到安慰、自我效能感、自尊、人格等均会影响其宽恕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听障中学生感恩、宽恕,采用感恩问卷及宽恕倾向量表对318名在校听障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290名普通高中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听障中学生感恩及宽恕心理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有性别和年龄差异,与普通高中学生有一定差异。这些结果对于研究听障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宽恕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研究。任何一种心理现象的出现都不是突然成熟的,而是要经过一系列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所以研究小学生宽恕心理的特征、形成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就显得非常重要,并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大学生宽恕心理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辉宇 《教育探索》2002,(12):72-74
笔从道德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的本专科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宽恕”问题的问卷调查,分析出若干影响宽恕心理发生的因素及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宽恕氛围的认识,并针对调查反映出的有关情况,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韩巍 《文教资料》2009,(2):119-121
宽恕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有关宽恕发展的研究也要求多种理论的整合.本文对宽恕发展阶段的理论及对宽恕发展的新理解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宽恕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探讨宽恕的内涵及特征,区分与宽恕相关的概念,分析宽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发展趋势,以期对宽恕有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使宽恕在人际交往方式和心理健康的改善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回顾自我宽恕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及对自我宽恕(self-forgiveness)的价值等方面存在争议进行的探讨,结合实际生活,进一步阐释了自我宽恕对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主观幸福感的积极意义。从而提出自我宽恕研究对未来教育实践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宽恕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本文阐述了宽恕在中西方的发展,不同的定义,宽恕的类型、发展和任务—阶段等三种模型,宽恕的问卷法、叙事法和实验法等三种研究方法,宽恕的发生受到冒犯者、冒犯事件、受害者等因素影响,并提出了研究方法需创新、研究群体需广泛、研究量表需完善、关系研究需拓宽、提高宽恕水平的研究需加大等五点展望。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理论观点是心理特质是积极的,然而一些心理学家却发现,积极心理特质如宽恕、乐观、善良、仁慈以及利他等在有些情境中却产生了消极效应。依据这一观点,文章主要对心理学领域中有关积极心理特质消极效应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认为积极心理学的未来研究应该注重情境因素对积极心理特质的调节作用,采用纵向与横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检验心理特质的效用,避免给心理特质贴上积极或消极的标签。  相似文献   

19.
魏欢 《文教资料》2013,(13):127-129
本研究采用社会赞许性量表和宽恕量表对148名小学、初中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赞许性与宽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赞许性与总体宽恕、宽恕他人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宽恕自己无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社会赞许性对总体宽恕、宽恕他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不同性别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赞许性与宽恕的关系存在差异,男性社会赞许性与总体宽恕相关显著,且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女性社会赞许性与宽恕他人相关显著,并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宽恕水平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我们用<宽恕倾向量表>分析男、女大学生和文、理科大学生的宽恕行为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宽恕水平处于中间状态的人比较多;宽恕水平在文理科上不存在差异,在性别上也不存在差异;在文科生中,性别对宽恕总分有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