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志卫 《大观周刊》2012,(43):96-96
人权入宪标志着人权成为我们追求的根本目标和基本价值,也昭示着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应朝着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方向发展,而人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实体法的权益和程序保障的利益,所以从人权保障的角度,笔者认为行政诉讼的目的在于利益保障。  相似文献   

2.
人权保障是刑诉法修改的基本出发点 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核心内容就是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总则,明确宣示在刊事诉讼活动中,既要有利于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运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护公民社会和国家利益,又要有利于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注意对刑事诉讼参与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的保护,做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这是继“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之后我国又—件注重人权保障与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档案服务民生具有对人权的尊重和体现,是党和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为档案事业自身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推进档案服务民生工作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4.
房福鹏 《大观周刊》2012,(22):37-38
伴随着我国法制文明的进步和司法机制的不断推进,对人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2004年,我们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刚刚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也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纳入其中,人权的地位不断被重视,这同时也就对公安机关执法过程中的人权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机关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必须从基本理念、监替机制、程序性执法等方面来建立和规范对人权有效保障的机制.依法行使职权.切实贯彻执法过程中保障人权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1树立形象,获得尊重.我们搞平时收集,不要让人家对我们的到来视而不见,对我们的话置若罔闻.而要让人家感到我们不容忽视,马上联想到:"啊!这是一个把平凡的档案工作搞得头头是道,有声有色的人,是一个严谨、干练得体的人,是一个能给人以丰富档案信息的人,是一个深受称赞和信任的人,我可不能马虎对待".于是热情迎接,洗耳恭听.如果这样,我们达到目的就有了很好的认知基础.因此,我们在平时就必须注意树立富有个性的部门形象和个人形象,获得人们的尊重.  相似文献   

6.
档案业务指导是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档案业务指导的工作要求是业务指导人员要能指点,善引导.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应当做到"刚柔并济".一、对档案业务指导人员的"刚性要求"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各种新型档案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也随之而来,必须在档案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档案理论.这对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档案业务指导工作要更具知识性、前沿性、创新性.为此,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刚性素质",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期档案工作业务指导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中国新闻周刊》2004,(10):10-10
“人权入宪确实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但写入宪法的人权,要落到实处,要确实实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我们每位公民提高维权意识,同时需要普通法律的支撑。 ” 新浪网评 1200人的收税队伍如何处置 海南省省长卫留成在“两会”上诉说了“征收农业税”的烦恼:海南省每年征收农业税5000万元,但其中的2000万元是要养  相似文献   

8.
老马 《北京档案》2002,(7):40-41
在档案部门经常听到"没钱"的叫喊声,你要他开展活动吗?"没钱";你要他订阅刊物吗?"没钱";你要他上等级吗,还是"没钱";你若再问他,为什么工作上不去,他自然仍是那句话,"没钱".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钱"二字竟成了某些档案人用来挡"兵"的"将",用来挡"水"的"土",实在叫人可悲可叹.不过听多了,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相似文献   

9.
档案广角     
《湖北档案》2008,(11):1-1
日前,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获悉,中国政府决定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未来两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作出规划。这是中国第一次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是中国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0.
以宪法保护人权的重大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将进行的这次修宪,在保护人权方面,迈出的步伐最大。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9个字,初步理顺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国家的基本职能,就是保障每个公民的权利。而执政党提出的“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方针,正在将人权的宪法原则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金鑫 《兰台内外》2014,(4):63-63
正数字时代的今天,数字档案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纸质档案无法替代的作用,至今仍无法改变。当前各类档案馆最缺的就是人才,这里说的人才指的是高素质的人。吉林大学档案馆(以下简称"吉大档案馆")的发展离不各类高素质人才,也离不开现有的档案人员。一、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1.热爱档案馆工作,主动为需求者服务。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必须热爱档案馆工作,热爱档案馆事业,牢固树立"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信念,时刻想着全心全意为需求者服务,养成主动积极的档案服务意识。2.档案人员要有雄厚的档案专业知识。吉大档案馆的藏档丰富,雄厚的专业知识是开展档案工作的基础。从事档案  相似文献   

12.
张欣 《浙江档案》2002,(10):25-26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各行各业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档案工作也不例外.面对新形势,档案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全面加深对"入世"的理解和认识,及时调整和进一步规范档案工作管理方式,使档案工作在我国"入世"后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3.
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十二五"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当前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建设的"三足鼎立"之一,也是档案工作从"三线"走向"一线"的必由之路.全面加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满足新形势下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档案服务需求,是档案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略选择.档案部门要将社会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让档案工作成为"生产力",让档案工作产生"档案力",以此提升档案工作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对人民生活幸福感的贡献力.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中国"建设的前提必然离不开公民法治精神的支撑.法治精神包括宪法法律至上、追求公平正义、尊重保障人权、约束公权力、司法职权独立及自由平等和谐六项基本内容[1].公民法治精神能否成功培育在于社会法律宣传及普及的力度与广度及对公权力的监督等工作是否落实到位.法制新闻的"环境监测", "社会协调"及"宣传教育"功能契合了培养公民法治精神的手段要求.法制新闻促进了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法制新闻能够促进国家的法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第二,法制新闻通过对执法和司法过程的监督,达到约束公共权力的目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正能量的增长,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司法独立;第三,通过舆论的力量对弱势群体进行援助,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权保障;第四,通过大量案例报道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张慧 《云南档案》2020,(2):55-57
美国“公民档案管理员”(Citizen Archivist)项目通过发动普通公民参与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分类、著录、抄录等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借助社会力量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公民与档案馆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加深了公民对档案工作的了解。本文尝试对“公民档案管理员”项目活动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档案工作实际情况,提出在国家综合档案馆开展公众参与档案著录工作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依法管理档案事业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必要途径,而搞好依法治档工作,必须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近年来我们把严格执法、依法管理档案工作的切入点放在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上,从1997年开始,北京市房山区每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次档案行政执法大检查.特别是1999年以来,将抽查改为普查,每年普查率均在96%以上,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不仅巩固提高了档案目标管理成果,也增强了社会档案意识,促进了全区档案工作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档案工作中,档案的保存和管理,既"管",是档案工作的基础,也是档案开发利用和实现其价值的前提条件;而档案的开发利用,既"用",是档案保存和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档案保存和管理的"升华".两者之间相辅相承,缺一不可.但在现实档案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的现象.大批档案资料被封存成为"死资料",一些相当有价值的资料甚至变成废纸,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档案资料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档案工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因此,为更好地发挥档案资料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国家安全业务工作,必须正确处理档案资源的"管"和"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载体已不仅仅是传统的"白纸黑字""电子文字"日益增加。这就意味着未来档案管理工作将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再墨守陈规、一成不变地去做档案管理工作肯定是行不通的,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去探求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新的方法,以保证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对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认识1.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对档案事业的传统格局和传统运作方式提出了许多新的需求。一是扩大档案  相似文献   

19.
一、做好馆藏档案数字化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档案质量检查.质量整改不是对档案进行重新整理,要根据数字化需要进行.根据数据采集的不同方式(录入、扫描、数码处理)要区别对待.对于字迹不清、破损污染、编号有误、案卷(文件)题名不确切、缺少目录等不能进行数字化工作或数字化后影响利用的问题,应在数字化之前将其解决.对于"整理人"、"检查人"等档案整理过程的记录不必强求.  相似文献   

20.
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实现的一个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价值是档案学研究的哲学话题,但关乎档案事业的实践路向.本文从"档案双元价值观"入手,将档案价值作本体与实现意义上的区分,由此揭示出关于档案价值本体与档案价值实现关系的一个全新发现--椭圆现象.这一现象显示:我们要想达到档案价值的充分实现就必须体现出对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的双元并重和高度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