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映乐 《湖南教育》2003,(19):43-43
后进生并非无药可救,只要班主任付诸爱心,耐心教育,后进生一定能够转化。教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 1. 教师首先要真正关爱他们。后进学生表面看来很坚强,其实,由于他们从来没受到过别人的尊  相似文献   

2.
赵淑萍 《成才之路》2011,(12):83-83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班主任与学生心灵的接触中有四字真谛,那就是:以心换心。其实以心换心在很多时候都是爱的催化剂,都是爱的发源地。后进生是班级中一个很重要的群体,对班级的影响很大,他们敏感、多疑、自卑,有时故意做一些出格的是来引起他人的注意。我是一个有七年教龄的班主任,可以说是尝尽其中的酸甜苦  相似文献   

3.
后进生在学校里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卑感强,学习差,这就要求教师要关心、尊重他们,"一视同仁"是教师取信于学生的最好方法。学生最反对教师不能一视同仁,尤其是后进生。因此,教师决不能以学生的好赖定"亲疏",要一碗水端平,让他们体会到爱,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正在同一个班级里,既有好学生,也有所谓的"后进生",一名好教师应该既爱好学生,也爱"后进生"。但在现实中,常常是:爱好学生容易,爱差学生难。因为一名好学生在校会勤学守纪、成绩优秀,很讨人喜欢;而后进生往往会让大多数人爱不起来:他们不守纪律,调皮爱动,故意捣乱,作业不认真,成绩不理想。后进生固然让教师头疼,但他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做大力表扬,以他们的优点带动改掉自己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全面发展教育,要求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包括后进生的素质。其实,后进生的直接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只要给后进生以明智的爱,尊重理解他们,给以信心,并为其创设一个良好环境,后进生不但可以发展,甚至还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6.
罗颖 《考试周刊》2013,(10):73-74
后进生的心理状态通常是:一方面处于孤独、寂寞、空虚、怨恨、失望,或是表面上很坚强高傲,其实内心是一片空白,极其痛苦的心态。另一方面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理解和帮助。后进生由于屡次遭到挫折,很容易产生自卑感,自尊心也很脆弱。转化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前提条件是从思想感情上真正爱护他们,从实际情况出发,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全面发展教育,要求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包括后进生的素质。其实,后进生的直接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只要给后进生以明智的爱,尊重理解他们,给以信心,并为其创设一个良好环境,后进生不但可以发展,甚至还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8.
职业学校目前有不少后进生。有品行不端的“问题生”,有学业不良的“困难生”,还有品行和学习均不佳的“双差生”。不管哪方面的后进生,缺乏自信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表面上看,他们好像不思进取、与世无争。对一切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非常在乎周围人的眼光,尤其看重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对他们的看法。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爱和尊重的需要,后进生也一样需要阳光和雨露。  相似文献   

9.
崔松凯 《教师》2011,(15):118-118
班级工作的具体对象是学生,他们是祖国建设的后备军,同时也是一些性格、思想不稳定的孩子。由此决定了在班级工作中,注重德育教育,贯穿一个"爱"字,爱护每一个学生,才能有真正的教育效果。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爱的甘露去滋润他们,具体有以下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0.
能否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问题。在后进生转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爱的春雨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引导他们努力奋斗,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相似文献   

11.
段福亨 《甘肃教育》2014,(24):39-39
正俗话说得好,"一娘生九子,九子九个样。"在我们所带的学生中,优等生和后进生的个体差异是难免的。热爱全体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爱优等生是自然的,但爱一个后进生却并不容易,对他们的转化教育要倾注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后进生学习上暂时落后,纪律上对自己要求不严,他们经常被其他同学讥笑和排斥,也害怕老师的冷眼和家长的训斥,其实他们脆弱的心灵深处也渴望得到公平的待遇和温暖的呵护。只要我们认真分  相似文献   

12.
丁英 《现代教育》2013,(9):92-92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转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育人效果,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及办学声誉。应认真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归因,用爱心感化学生,用耐心软化学生,用眼光发现闪光,用惩戒启迪责任,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用“爱”去融化学生心灵的坚冰教师的爱心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有了爱,师生才能思想相通;有了爱,师生才能情感交融。师爱是一种魔力,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对后进生的感化,要靠爱心,靠班主任无微不至的关怀。要以爱心去感化他们、转变他们,付出爱才能收获爱。对于后进生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去努力转化他们,以转化一个成功一个为目标,不能回避,或对他们不理不睬,甚至歧视,这样做会带来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教书育人,后进生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头疼后进生,把他们当成包袱是不对的。其实,后进生是优秀教师的磨刀石。没有后进生,优秀教师从哪里产生呢? 很多人都会说,对后进生不要歧视,要爱。光说爱是容易的,真要爱起来,却不那么容易。这里说不容易,还不是指爱之有理,爱之有情。要说有理,好找。要说有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关爱,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比一般孩子更需要理解与关心、支持和帮助。教师用爱的方式去激活后进生,用爱的情感去呼唤他们,用爱的力量去转变他们,老师需要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一、用爱心了解后进生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以人为本",用爱心了解学生。尤  相似文献   

15.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的永恒主题。教育后进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呢?作为教学一线的班主任,我认为转变后进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尽可能的让"阳光"渗透每一个角落,让雨露滋润每一寸土地。一、教师感化,激励成功"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教师要注意用耐心和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觉到你不仅是老师,更是朋友。从而帮学生与家长树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内心成功欲望。记得一位叫黄楠的女同学,她妈妈个性要强,脾气暴躁。由于生活的压力,根本没精力辅导孩子的功课。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里总会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有远大的理想、聪明的头脑、健康的身体,然而他们的文化成绩总是很不理想,而且纪律差、行为习惯差。我们一般称这部分学生为"后进生"。"后进生"既指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的个体,也指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的群体。  相似文献   

17.
"后进生"就是所谓的"双差生"——在品德和学业两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这是学生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在班主任工作中,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尤为重要。如何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对他们进行有效地管理,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就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每个学期,我所教的班级都有一些英语后进生,他们经常在课堂上元所事事,有的甚至上课说话。其实,通过观察,我发现他们不是不聪明,而是自认为学不会,而放弃英语学习。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很棒的,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冰心女士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关注每一位班级后进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帮助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认真分析后进生的原因,积极寻找对策,才能有效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分析后进生的原因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社会环境以及教育不当的原因,又有学生生理上存在缺陷或在心理上发生障碍等方面的原因。而且每个后进生的表现不可能一样。为此,教师应该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启发,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二、积极寻找使其转化的对策1.教师要用爱来感化后进生,做到不嫌弃后进生。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最高情感的结晶。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是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激励学生进步的巨大情感力量。后进生特别需要这种爱。因此教师要对他们充满耐心,对他们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因素,深入了解他们,和他们建立感情,使他们愉快地、自觉地接受教育,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2.抓住闪光点,给予鼓励。要捕捉后进生做得对、做得好的有利契机,用他们自己成功的经验鼓励他们,使后进生为自己有进步得到肯定而感到自豪、喜悦,引导后进生将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发现自己所蕴藏着的潜在力量,提高其自...  相似文献   

20.
周志霞 《成才之路》2009,(11):I0009-I0009
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一般说来,教师爱学生容易。爱后进生比较难。后进生普遍存在着三大矛盾:有自尊和自尊心得不到尊重的矛盾;好胜和得不到取胜机会的矛盾;上进心和知难而退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克服偏见,给后进生应有的位置,给后进生更多的关怀,给后进生进步的梯子,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