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汉语句式“A,B之谓也”和“B之谓A”,构素、句模相同而部分词序有异,存在着变换关系。楚永安说:“A,B之谓也”是“B之谓∥的变式。本文的结论刚好相反:“A,B之谓也”句式是源,“B之谓A”句式是流。因为“A,B之谓也”中的“之”、“谓”不仅完全没有凝固,而且处在不同的逻辑层次,“B之谓A”中的“之谓”则已趋凝固;在先秦典籍中,“A,B之谓也”的用例早出,“B之谓A”的用例晚出。文章还附带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楚永安对“A,B之谓也”和“B之谓A”源流关系研究的贡献、“A,B之谓也”能够演变出“B之谓A”的原因、古汉语中与“A,B之谓也一B之谓A”相类似的演变格式。  相似文献   

2.
《孟子》中有下列两个句子;(1)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未之谓也。(《梁惠王下》)(2)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告子下》)我们认为这两句中谓语的句法格式“谓……之谓”是一种杂揉句式,是“谓……”与“……之谓”两种句法格式的杂揉。例(1)应当是下列两个句子的杂揉:{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也。所谓故国者,非有乔木之谓也。}例(2)应该是下列两句的杂揉:  相似文献   

3.
清华大学梅贻琦先生在就职演说时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确实如此。华中师范大学经历百又十年,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学人,他们在各自的学术领域成就斐然。  相似文献   

4.
“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谓有大师之谓也。”教育家梅贻琦这句名言阐述了这样一个真理:学校的发展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我校致力于探索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师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学校的“大师”。  相似文献   

5.
孟子对个体人格美认识过程的最终完成,可以他的一个著名命题为标志,即“充实之谓美”。孟子指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所谓“充实”,是指个体通过自觉的艰苦努力,把自身所固有的善性——“仁义”等道德精神“扩而充之”,使之满盈并外溢于个体的形体或行为之中,且一如既往,“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时时处处都要体现出仁义道德的最高原则。对“充实之谓美”的命题,孟子还作了清楚的解释:“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  相似文献   

6.
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教授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谓有大爱之谓也”。的确,因为有爱,教育才精彩;因为有爱,教师这个职业才变得生动而鲜活……  相似文献   

7.
“家里蹲”大学——国际网络让你在家拿文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空间上的实体在现代化浪潮未曾席卷全球的传统世界里,“大学”这个词从哪个意义上讲,都必须首先是一个空间的实体。虽然早年的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琦贻先生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谁也不  相似文献   

8.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但要有大楼和大师,还要有大爱。所谓大爱,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老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讲:“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大师者,必是在学术领域卓有建树的文化领军人物。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0.
宋明理学家论性,或秉于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的人性理论;或源于《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或源于《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船山论性,以《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命题为基础,吸收、改造了《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的命题,提出了“继善成性”、“习与性成”、“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理论,形成了独具理论特色的人性学说。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经常有人引用当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是梅校长首创,还是另有所本,我们过去没有多想,因为这是一句很让人心服的话。这句话最初是梅校长在1931年清华的就职演说中说的。原话是:“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道”和“德”二字在先秦古籍《论语》《老子》《孟子》等中就有表述。所谓“道者,路也”,后来引申为“规范、规矩”;所谓“德者,得也”,从“心”“直”,后被引申为内心“品质”“自我觉悟”。战国后期儒家代表人物苟子把“道”“德”二个字合起来使用:“故学至平礼衙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宋代理学家朱赢也有关于“道德”的注解:“无乎不在之谓道,自其所得之谓德,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人之所自得也。”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经常有人引用当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是梅校长首创,还是另有所本,我们过去没有多想,因为这是一句很让人心服的话。这句话最初是梅校长在1931年清华的就职演说中说的。原话是:“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  相似文献   

14.
当年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倡“兼容并包,学术思想自由”,并努力邀请不同类型的大师在校园任教;梅贻琦先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时严格遴选师资,实践其“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主张。两位前辈成就了中国两所顶尖大学,使无数人对之趋之若鹜,多少代人寄望子女上大学就上北大清华,这种期许今后还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5.
提起“大学”的定义,今天的高校领导,几乎无一不能说出梅贻琦先生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先生认为,教授与校长相比.校长固然重要,但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凳子的人,最重要的是教授。  相似文献   

16.
本领恐慌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流传甚广:“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话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远程教育,似乎还没人来得及作深入的研究。不过,尽管远程教育有许多不同于传统学校教育的特点,但对教师的学问和德行、素质和能力同样有很高的要求,教师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并未因此而“弱化”,这种说法想  相似文献   

17.
子敏 《甘肃教育》2014,(18):18-18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一句经典名言。大师是大学的中流砥柱,是大学之魂,无论何时何地,有大师在者。皆可引领一时风气,形成学术发展高地。大师不仅是大学问、大智慧者.其真知灼见,能够泽备后世。  相似文献   

18.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师标志着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声誉,名师可以带动一个学科,带动一支队伍,产生“一花引来百花开”的作用。当前,在教育界存在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即越是名校,名师越多,教学个性风格越丰富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的嫂子刘自强女士将您的大作:“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见《河池学院学》2004年第3期),一文转寄给我,我认真地拜读了。  相似文献   

20.
《中庸》是一部蕴含丰富生命哲学思想的儒家古典著作。开宗明义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句话从天、命、性、道、教之间的关系谈起,既从本体论的层面探讨了生命的起源与发展,也从实践观的角度阐明了生命如何实现的问题。其中,“率性之谓道”承接“天命之谓性”和“修道之谓教”,蕴含顺应自然天性、激发主观能动性、展现自由本性等生命哲学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十分深刻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