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开车斗气、胡乱变线、强行超车……这些都是"路怒症"发作者的典型症状。美国芝加哥大学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称,"路怒症"或与弓形虫感染有关,受到这种寄生虫感染的人可能引发一种被称为间歇性暴发性障碍(IED)的精神疾病。而IED患者存在突发性的攻击冲动,包括容易"路怒"。弓形虫是猫身上的一种原生动物寄生虫,它会造成受感染生物的行为改变,比如感染了弓形虫的老鼠可能更大胆、更敢于冒险,也因  相似文献   

2.
寄生这种发生在寄生虫和宿主之间的古老战斗是进化最强大的推动力之一。如果没有掠夺者和白食客,生命的面貌将与现在截然不同。从病毒到绦虫,从藤壶到鸟类,寄生动物作为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体之一,从每种已知生物身上无情地攫取好处。以绦虫为例:这种线形寄生虫就像性腺加一个全  相似文献   

3.
洪宇 《科学大众》2008,(12):8-10
一谈到"僵尸动物",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科幻大片中的情景,事实上,有大量寄生虫可以控制毛虫、蟑螂、螃蟹,甚至人类的大脑。这些都是寄生虫为了能抵达希望的终宿主,而采取的极为巧妙的生存战略。本文就介绍了一些入侵大脑的寄生虫们和它们的宿主。  相似文献   

4.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特别是随着宠物饲养的增多,该病的人群感染率逐年升高。孕妇孕期首次感染弓形虫,虫体可穿越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影响其发育,严重者导致畸胎、死胎,存活者也常有畸形及智力发育不全等严重后遗症,同时可使孕妇出现流产、早产或增加妊娠合并症。当前,弓形虫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为了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研究有效的弓形虫疫苗,防治弓形虫病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技术寄生理论指出,技术间的寄生有助于两种或多种技术共生发展;宿主技术中的寄生技术不成比例的增长将促进复杂技术系统的发展;拥有较多寄生技术的宿主技术比拥有较少寄生技术的宿主技术进化快;宿主技术的进化不独立于与它相关联的技术。技术寄生发生的初期,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寄生发生的外在条件,技术内部的差异是寄生发生的内在限制,这显示出寄生具有选择性。在中期,寄生技术与宿主技术相互促进,共同进化,预示寄生具有互惠性。在后期,寄生技术交替寄生于宿主技术,表明寄生具有替代性。结合技术进化的普遍规律,“双S曲线”能够从技术内部反映技术从寄生到共生的进化规律。技术寄生理论启示应该摒弃描述进化现象,注重解释联结机制;在创新管理中初期突出多样性和基础性,中后期注重灵活性和导向性。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法国的克洛德·孔布教授充满激情地研究寄生生物。他发现一种蜱螨目动物具有特殊的跳跃能力,当这种极小的动物在地上爬行时,能够仅仅依靠果蝇翅膀的振动探测出果蝇的来临。当果蝇经过它上方时,它跳起来,紧紧抓住正在飞行的果蝇,以寄生在其体内。这种小动物一跃的高度可达5厘米,相当于人类跳起500米的高度。 类似的故事,孔布还知道许多。作为一个优秀的达尔文主义者,他更关心生物进化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事实上,寄生生物不仅是一些特殊的小生物,它们有时对宿主残酷无情。了解寄生生物的“战略”也许能够挽救生命、收成、森林、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7.
牛体外寄生虫在农村比较常见,尤其是在牛的居住环境比较恶劣等情况下较易发生。牛体外寄生是有很多危害,比如说,其能够引起皮肤痛痒,从而对牛的休息和采食造成影响;还会和动物机体争营养,这样就会导致饲料的报酬下降,从而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而这些寄生虫在动物体外进行移动和行走时,还可能会对动物体造成机械损伤,对动物的正常的生命活动带来影响,从而导致其器官组织发炎,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动物的死亡。由此可见体外寄生虫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笔者特将常见的几种体外寄生防治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重要机会致病性原虫(opportunistic protozoan),因其生活史和致病机理复杂,至今为止对弓形虫病的诊断仍缺乏敏感的特异的检测手段,该文旨对近年来弓形虫抗原基因与弓形虫病临床诊断最新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正>一些昆虫会逼其宿主献完青春献生命,一种与蘑菇类似的真菌竟然也有此本领!许多细菌寄生在一些动物的体内,靠寄生对象——宿主体内的营养过活,但这些寄生物通常不会要了宿主的命。可是有些拟寄生物就不这么安生了,它们会把宿主改造成自己的奴隶,然后逼迫奴隶献完青春献生命。如胡蜂和寄生蝇,就是典型的拟寄生物,它们把卵产在毛虫体内,让孵化出的幼虫以宿主为食,等宿主献出生命以后,这些凶残的"小奴隶主"便扬长而去了。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是神奇的,孕育出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与生活形式。在作者看来,最神秘迷人的莫过于寄生生物。它们从宿主体表或体内获取营养以维持生存与繁殖。其中,有部分种类生物甚至通过操控宿主行为的方式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本文以这些生物为中心,分类系统的介绍了营寄生生物操控宿主的行为以及其部分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11.
血吸虫病     
在我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的广大农村中,流行着一种危害人民健康、威胁人民生命、影响劳动生产的地方性疾病,这就是血吸虫病。这种疾病是由一种叫做血吸虫的寄生虫所引起的,所以称为血吸虫病。到了病的后期,病人腹内积水,成为水臌,因此农民们把这种疾病称为臌胀。血吸虫是寄生在血管内的吸虫。它分雌雄两性,雌的很细,长约2厘米;雄的粗短,长约1(1/2)厘米。雌的常常全部或部份地被雄的合抱着。在雄虫的前端有两个  相似文献   

12.
张仪,女,硕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媒介控制室主任。从事媒介生物学与防制工作二十余年,曾为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日本顺天堂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特邀研究员、访问学者。近几年主要围绕“医学寄生虫媒介生物学与防制”,针对寄生虫与媒介/中间宿主间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媒介防控开展多项研究,这些研究大多为该领域研究热点。经过努力获得了多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包括不同宿主特别是螺在疾病中的传播作用及生物潜能、螺内感染期幼虫的生物学特征、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疟疾传播媒介按蚊的分子免疫与分子生物学、我国媒传疾病相关媒介分布预测、媒介体内寄生虫检测监测技术及控制策略和新发传染病监测与预警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弓形虫病是一种全世界广泛存在,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文就该病危害性及其国内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我区开展弓形虫病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进而为西藏公共卫生事业和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弓形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国内外学者在弓形虫病诊断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检测抗弓形虫抗体或循环抗原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主要有染色试验(DT)、凝集试验(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胶体金技术等。文章就该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5.
正恐龙是曾经的地球霸主,但你或许不知道,高大威猛的恐龙当年也有被小小寄生虫侵扰的烦恼。最近,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题为《白垩纪中期琥珀中取食恐龙羽毛的新昆虫》的论文。该研究发现,带羽毛的恐龙身上寄生着一种与现代虱类似的昆虫。这种新发现的昆虫物种名为"恩氏中生食毛虫",与部分受损的恐龙羽毛同时保存在有着约1亿年历史的琥珀中。虱子这类昆虫到底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是在恐龙时代,还是更早?所有的恐龙身上都有体外寄生昆虫(寄生在体表的昆虫)吗?这些寄生昆虫对恐龙有什么危害?  相似文献   

16.
余夫 《百科知识》2014,(9):46-47
正曾经有一段时间,厦门人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努力除害还是尽享口福?这是因为在雨后的草地上,一种体型硕大的蜗牛竟然随处可见!一些专家警告说,这种大蜗牛是有害生物,不仅侵害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在内的各种植物,而且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若食用危害极大。一些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I0007-I0007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培育出了三只转基因荧光猫。这种猫不仅带有能使猫科动物抵御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基因,也携带有让其在紫外线照射下发荧光的基因。该研究突破或有助于预防猫科动物感染艾滋病,也有助于开发出人类对抗艾滋病的新疫苗。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方法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8.
有一句话经常被大家引用“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长期以来,我们身上的寄生生物——寄生虫也罢,寄生菌也罢——对我们来说都是极讨厌的东西。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寄生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恢复名誉”,因为科学家发现,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细菌大部分是我们的朋友,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和抵御疾病。  相似文献   

19.
据英国《每日邮报》月13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培育出了3只转基因荧光猫。这种猫不仅带有能使猫科动物抵御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基因,也携带有让其在紫外线照射下发荧光的基因。该研究突破或有助于预防猫科动物感染艾滋病,也有助于开发出人类对抗艾滋病的新疫苗。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方法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20.
假如外星寄生虫钻进你的身体,控制了你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甚至是你的大脑,你会有何感想?人类:理想的宿主我们的身体只属于我们自己吗?不,我们的身体同样属于生活在肠道中的绦虫等寄生虫以及成千上万的细菌。在人类的肠道内生活的绦虫并没有自己的消化系统。它们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