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创业平台和技术创业型企业是原创技术孵化的关键主体,其共生关系的形成对促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聚焦于创业平台对技术创业型企业的单向资源供给,或内部资源整合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忽略了资源共生对提高孵化效率、实现价值共创的关键作用。鉴于此,选取Y Combinator、创新工场、概念证明中心进行案例研究,剖析技术创业型企业与创业平台的共生演化机理。研究发现:(1)技术创业型企业与创业平台表现出“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螺旋上升的共生演化过程;(2)多元化资源收益驱动创业平台与技术创业型企业共生关系的形成,其中技术资源收益促使创业平台打破局限于经济收益的互惠共生,步入技术资源拼凑的偏利共生;(3)构建横向创业链和纵向创业链是技术创业型企业和创业平台形成寄生、偏利共生、基于经济收益互惠共生关系的实现路径;创业平台拼凑共生资源、协奏形成资源结构化,并嵌入横、纵创业链集成创业网络,最终实现网络资源获取的互惠共生。研究结论明确了共生资源收益和创业链构建、资源整合对驱动和实现共生演化的关键作用,为形成技术创业型企业和创业平台的互惠共生,促进创业平台向专业型、技术型转化,实现价值共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创新速度和分散技术创新风险以提升创新产出,结合生态学理论与结构洞理论,综合考虑创新系统中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中间主体和结构洞边缘主体的多样化生态关系、关系强度及差异化网络位置间的交互作用,构建多主体创新产出模型并仿真分析各主体创新产出的演化态势,并以索尼、爱立信、三星公司的专利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竞争共存关系下边缘主体间传递的间接影响严重削弱中间主体的创新产出;寄生共生关系下边缘主体间传递的间接影响对各主体创新产出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宿主的单向间接影响会促进寄生者发展,寄生者的单向间接影响会阻碍宿主发展,宿主和寄生者的双向间接影响会阻碍双方发展;互惠共生关系下边缘主体传递的间接影响显著推动双方创新产出,其中传递双向间接影响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传递单向间接影响.据此提出在创新生态系统中,中间主体应注重增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深度和广度,边缘主体应注意识别自身所扮演的生态角色,促进共生模式向互惠共生模式演化,增强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及价值创造能力,以保证各方的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3.
寄生这种发生在寄生虫和宿主之间的古老战斗是进化最强大的推动力之一。如果没有掠夺者和白食客,生命的面貌将与现在截然不同。从病毒到绦虫,从藤壶到鸟类,寄生动物作为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体之一,从每种已知生物身上无情地攫取好处。以绦虫为例:这种线形寄生虫就像性腺加一个全  相似文献   

4.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理论包括技术系统进化论、最终理想解理论、发明原理与技术矛盾矩阵、物理矛盾与分离原理、物一场分析、科学效应知识库、发明问题的标准解法、发明问题解决算法;其核心思想是技术的发展都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各种技术难题的解决是推动技术进化的原动力;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尽量少的资源实现尽量多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     
《科学中国人》2022,(18):10-11
人兽共患隐孢子虫宿主适应性演化研究华南农业大学肖立华、冯耀宇与中国农业大学张子丁等合作,解析了世界各地人兽共患微小隐孢子虫的遗传特征、基因渗入部位、遗传重组机制及宿主适应性演化过程。相关成果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微小隐孢子虫是常见寄生原虫,可引起人和家畜水样腹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其中不同地理来源分离株具有宿主范围差异。研究证实伴随动物贸易的病原引进,可改变隐孢子虫的群体结构、宿主范围和人兽共患性,提示我国应该加强生物安全和隐孢子虫分子监测,以防止在集约化养殖发达的国家流行的Ⅱa亚型在我国涌现。  相似文献   

6.
白雪 《科技风》2012,(21):238+240
技术遗传是技术进化问题研究的基础。巴萨拉和齐曼对技术遗传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但两位学者的技术遗传观念并非一致。在技术遗传上,巴萨拉对于技术遗传的提出和依据,主要立足于技术的延续性与非延续性,技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齐曼则主要立足于技术的过程性,以及技术縻母。对巴萨拉和齐曼的比较,不仅需要以理论为依据,更需要以实例为基础,以此为契机才能通晓两位学者的思想,以期达到深入研究技术进化的鹄的。  相似文献   

7.
前沿技术是高技术领域内具有指引性、先进性的核心技术,前沿技术的准确识别与预测对技术资源有效配置至关重要。从专利主题相似性的角度设计涵盖离群技术的前沿技术识别方法;引入TRIZ理论技术进化法则(九屏幕法)对未来前沿技术进行预测,具体包含确定当前系统、识别技术进化点及延伸性预测3个过程;通过搜集2001—2021年石墨烯专利文本数据,对石墨烯前沿技术进行识别与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前沿技术识别方法可弥补传统识别方法完整性不足的问题,能够准确识别离群的非热点前沿技术。前沿技术延伸性预测结果对未来产业技术布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TRIZ技术进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TRIZ技术进化理论及其应用方法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梳理,介绍了新近发展的各种TRIZ技术进化理论的特点,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主要特色与缺陷,发现技术进化需求拉动动力机制研究、各种技术进化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TRIZ技术进化理论与其他TRIZ工具的综合运用以及公司视角的技术系统进化理论应用研究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科研大数据共生作为科研大数据共享的重要过程,在科研数据生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究其内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文章在共生理论的基础上,给出"科研大数据共生"的概念,构建了科研大数据共生模型(SM-SRBD),然后从维度分析、共生方程分析与寄生机制的关联分析等几个方面,深入阐释了科研大数据共生的内在运行机理,分析了科研大数据共生和寄生之间的趋利型和趋害型两类演化路径。研究表明:科研大数据共生是一个以利益维、自由度维、空间维、时间维、强度维等不同维度的共生活动为核心活动体系,以"共生数据源"为基,以"数据共生方程"为过程逻辑,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或偏利成长)并生成共生化新数据、构建科研大数据命运共同体、提升科研大数据质量为目标,不断趋于优化的泛在化、协同化的动态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从技术演进看,元宇宙是信息数字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技术体组合的概念表达。从技术本质的“内部视角”来看,元宇宙技术的本质是对信息数字现象有目的的编程,其演进的核心机制是相关信息数字技术构成组件的“组合进化”。基于此,遵照复杂经济学和技术-经济范式,通过理论应用、推理归纳与分析思辨等研究方法,论证了元宇宙技术与其产业发展是循环互构促进的内在逻辑关系。主要结论是:元宇宙是复杂性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综合体现,元宇宙技术促进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发生颠覆性改变。其中,并明确了元宇宙关键技术组分模块、技术自创生创新机制与路径、技术集合与经济形成算法、技术与经济重新域定促进产业发展等相关议题。研究“技术本质与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政府产业规划部门、技术研发者、企业厂商以及投资者等诸多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的思维指向作用与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共生理论,对跨区域技术转移网络进行概念界定。首先从静态视角对我国跨区域技术转移网络中具备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与共生模式要素特征予以阐释;之后建构共生聚集度与共生兼容度评价模型,运用相关数据从动态视角对我国30个省区技术转移共生能量生成和吸收消化水平作实证测度,并根据结果对不同省区跨区域技术转移发展情况进行分类、分析与评价,最终给出相应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知识的传播与技术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孕育出的孪生兄弟,二者对于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缺一不可。贝尔纳·斯蒂格勒从技术与人的角度,分析了技术药理逻辑,表明信息网络技术乃是一把双刃剑;生命认知资本主义理论分析了知识的公有制、公开性趋势与资本主义不断将其私有制、商业化的趋势之间此消彼长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二者都提出了今天资本与技术的发展中蕴含着的解放性与替代资本主义的因素。这两种理论对于把握资本主义当今现实与未来发展趋势都有重要意义,但都难逃乌托邦与空想的结局。  相似文献   

13.
昆虫共生菌及其在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虫的种类丰富多样,其体内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宿主昆虫在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共生菌在昆虫的营养、代谢、免疫和生殖等诸多生理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昆虫共生菌是昆虫个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了解昆虫生命活动必须兼顾昆虫共生菌的作用和影响。同时,昆虫共生菌在开发害虫新型生物防治、废弃物生物降解和虫媒传染病的阻断控制手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昆虫共生菌的多样性、生物学功能、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在病虫害和虫媒传染病防治上的应用,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三种技术导入模式的技术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松  冯国安 《科研管理》2003,24(3):58-62
本文分析并比较了三种技术导入模式即技术购买、技术联盟和技术并购的技术效果。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技术购买适用于“文件化”的明示技术的导入,具有间断、静态的特点;技术联盟则可实现连续而动态的技术导入,适用于“过程性”的隐含技术的导入;以导入技术为目的技术并购具有时间短、对目标技术控制程度高的优点,但所需初始投资较大。  相似文献   

15.
许琦  顾新建 《科研管理》2020,41(12):204-218
提出了一种面向技术进化的专利池必要专利客观评估方法,以克服现有的聘请第三方专家进行主观鉴定和评估的缺陷。效仿孟德尔遗传定律,采用技术遗传分解的方法,追踪技术的起源和演变。提出了技术适应指数的概念,衡量专利在技术进化中的适应能力。结合技术标准,对技术适应指数较高的适应性专利进行严格地甄别和筛选,以确保拟入池专利的必要性,保障专利权人和技术领域的“双赢”发展。以1873年至2002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的燃料电池相关专利及其引证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评估了该领域的适应性专利。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引证关系上看还是从专利内容上看,这些适应性专利都表征了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这与必要专利评估的中心思想:面向技术进化,是相符合的;这些适应性专利中某些技术要素是实现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标准功能指标或性能要求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这些专利应该是“绕不开”的必要专利。  相似文献   

16.
技术学习过程的新模式   总被引:44,自引:10,他引:34  
谢伟 《科研管理》1999,20(4):1-7
本提出了技术学习过程的新模式,指出了在分析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过程时,值得注意的两点是: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区别,从生产进化到创新能力是分析过程的核心,最后,本给出分析从生产能力进化到高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7.
技术哲学研究经历了从传统批判到经验转向,再到价值转向的过程。技术人工物成为技术活动的焦点。技术人工物具身于周遭世界与我们发生关系。围绕技术人工物展开的技术活动全过程,横向上关涉设计主体、使用主体、周遭世界、技术人工物(客体);纵向上贯穿设计情境下的需要与利益确认、设计情境向使用情境的过渡中价值目标实现的初试、使用情境下的目标实现、使用情境向设计情境的反思四个历时性阶段。技术活动全过程中“人—技术—世界“交互关系的展开过程,同时也是技术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深入探究这一过程,对当今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机理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如何有效地将内部研究开发和外部技术源有机结合起来。简要概述了国际上外部技术源的发展趋势;以韩国三星公司DRAM技术能力成长为例,研究了企业获取外部技术的机制;从技术知识不同属性层面,说明了外部技术知识的可转移性与企业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源从外部向内部转化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共生界面的系统平均非对称分配因子、能量使用选择系数、阻尼特征系数三个重要参数,结合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这三个参数的定量分析模型,分析了它们对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系统平均非对称分配因子的减小,共生关系在行为方式上从寄生向偏利共生、再向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转变,最终形成理想的对称性互惠共生。能量使用选择系数越大,说明共生系统的组织模式倾向于点共生;反之,则倾向于一体化共生。阻尼系数越大,共生组织模式越偏向于点共生;反之,则向一体化共生方向进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创意产业区的不断形成与发展,使得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国内市场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基于发展视角观察,创意产业区正在向复杂的共生系统发生.立足共生单元聚集、共生界面及模式构建、共生关系拓展3个阶段,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共生单元的不断博弈,创意产业区必然会朝着有利于共生系统发展的正向前进,整个系统会逐渐趋于平衡发展与自主进化.从创意产业区共生系统基本理论框架分析入手,基于共生理论视角,通过对798创意产业区构建研究以及中国创意产业区比较分析,结合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对策,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作出有益的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