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志仁是李伏伽先生的短篇小说《师道》的主要人物,是作者百般讴歌的所谓教师的典范。作者的目的当然是企图让广大教师奉行章志仁所行之师道,尾随章志仁的后尘,走章志仁的道路。章志仁果真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李伏伽在他的《师道》中,竟然把自愧不如“抱鸡婆”的教师章志仁,捧出来作为我们学生的表率;而且极力地宣扬他“少有和学生讲大道理”,只是用“温柔的抚摸”、“亲切的熨贴”,就把学生教育得很好。这简直是荒谬已极。  相似文献   

3.
李伏伽的短篇小说《师道》,在四川文学一九六二年八月号发表以后,有人认为作者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值得学习的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这个“人民教师”,即作品的主人公章志仁,究竟是好是坏,值不值得“学习”?章志仁是一个应该颂扬的人  相似文献   

4.
李伏伽的短篇小说《师道》,向读者推荐了一个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说老教师章志仁的班主任工作做得很成功,不仅把乱得“象一窝沒有王的蜂”的班搞得井然有序;而且把一个有严重缺点、错误的学生培养成了“共产党员”,要我们学校的教师学习他的“为师之道”。究竟章志仁是不是值得学  相似文献   

5.
李伏伽的短篇小说《师道》,取材于乐山师范学校。我就是乐山师范五八级毕业的学生,回顾几年前的学校生活,各方面记忆犹新。现仅就《师道》中有关学校生活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亲身的体验,以驳斥《师道》作者对我们社会主义学校生活的歪曲。  相似文献   

6.
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应更重视师范学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努力提高师范生的整体素质端正教书育人的思想。师范学校设置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科目中,都有师德教育、法律常识、心理教育等内容,但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只停留于理论层面,很少能与实际...  相似文献   

7.
<正>师以载道,以道化民。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古今多少脍炙人口的尊师佳话至今不绝于耳。但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进步,传统师道受到严峻挑战,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传统师道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当前我们该如何传承和发扬优秀师道传统?为此,2017年12月2日,由《中国教师报》、海淀敬德书院、《中国教师》杂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主办的"中国教师·敬德会讲"之"传统师道的现代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以孔丘、孟轲、荀况为代表,他们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师道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探讨孔子、孟子、荀子以及《学记》在师道观方面的内容、地位和作用,不仅有助于对先秦儒家师道理论的进一步认识,而且对当今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轻轻翻开《师道逶迤》这本书,一位位教育大师就立体地展现在我的面前,他们曾经是活跃在徐州教坛的一批德才兼备的杏坛园丁,他们现在依然是徐州教育界的楷模,是我们每一个徐州教育人所要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在思考,从这些教育前辈身上我究竟能学到些什么?一、师道逶迤,至诚担当书中的每一位名师在从教生涯中几乎都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学习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教材教法》)颇有启发。这本书二十万字,内容很系统,很丰富。它不仅是师范学校的一本较好的教材,也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难得的一本业务理论参考书。通过初步的学习,我们觉得这本书有这样几个基本的特点: 一、贯彻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全面地阐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是什么?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还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1.
种子的力量     
李宁 《师道》2013,(6):63-63
开始教育写作,源于《师道》的引领。人的一生中,最难忘的往往是每个"第一次"。2009年暑假,当我在博客里收到编辑的短消息,准备将《网海研修,我们修什么?》这篇文章发表在《师道》时,还有些发懵。那种不是主动投稿而是被  相似文献   

12.
我的最爱     
凌志根 《教育文汇》2007,(10):47-47
《教育文汇》《教师博览》《师道》……在我有限的空余时间中,阅读致力于教师工作与生活方面的、在邮局公开发行的期刊杂志,似乎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读者,不管你是《师道》的老友还是新朋,你或许都感受到了,新版《师道》流动着一股智慧之风,文化之风,情感之风。何谓师道,为师之真谛也。为师的真谛在哪里?为师者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才能满足为师者的需求?这一个个问号,像沉重的铁钩,勾引着我们的心;又像一串铁链,拉动着我们在《师道》改版的路上一步步探索、前行。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4.
李伏伽先生的短篇小说《师道》,提出了办学之道、为师之道,即我们的教育事业走什么道路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我们的社会主义师道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早已明确解决了的。这就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  相似文献   

15.
正书名:《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主编:林逢祺洪仁进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月滚滚尘世里,"师道"如何,实为社稷兴衰的关键。哲学家们即使不直接探问教师任务的议题,在其思想中却经常蕴含着丰富且耐人寻味的教师图像侧写。就此角度而言,哲学家们可谓研究或关心师道的"隐性导师"。在本书中,著名教育哲学者如贾馥茗、黄光雄、杨深坑、林玉体、欧阳教等  相似文献   

16.
师范精神是师范学校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定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将其建构为"勤、慎、诚、恕"四个要素,并以其为目标,通过重教育以明社会责任,崇艺术以陶冶人格气质;推自动、尊个性;倡运动、尚旅行;操行和学业并重等多样化途径,塑造师范生的品性。"勤、慎、诚、恕"师范精神的核心是"诚",是经亨颐师范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师道"一脉相承。它倡导的是对教育的信仰、国民的模范人格、甘为"柱石"的牺牲精神以及"为社会作马牛"的使命感,对当前教师教育"师范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韩愈的《师说》是一篇阐述“师道”的经典传世佳作,并集中反映了韩愈的教学思想。透过《师说》,对韩愈的教学目的观、教学内容观、学习观、教师观及师生观等教学思想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8.
浅谈电教手段在《小学教育学教程》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教育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中等师范学校的一门专业课程。教师能否上好这门课,与在教学中能否自觉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关系十分密切。实践证明,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并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一、有助于对中师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完成德育任务培养中师生热爱小学教育事业,毕业后立志从事小学教师工作是师范学校专业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师的各科教学都承担着这方面的任务,而在中师的《教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其内容在教材中占的篇幅较多,理论性很强。…  相似文献   

19.
师道,即“教人以道”,是教师责无旁贷之职责,义不容辞之要务。师道是一种责任。《李良玉历史研究与教育文选》一书凝聚着李良玉教授浓厚的“师道即师责’’传统。在学业上,他耐心和细致地教诲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他如同对待子女般地关心他们。李良玉教授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新时期师道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一本解放后翻译出版的《教育学》中,大肆宣扬了“智育第一”教育思想。“智育第一”是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它同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根本对立的。这种思想,在我国教育工作者中,仍然有着较深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出来,妨碍着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因此,对这种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进行彻底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