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顺着提纲引导读预习是中学生学习知识的必要环节,怎样才能使预习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关键是在预习时要求学生先对教师精心设计的预习提纲心中有数。例:预习光合作用一节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可以顺着下列思路去读书:(1)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3)光合作用的机器是什么?(4)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自主学习提纲主要指预习提纲,如何指导学生预习,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面。一份好的自主学习提纲是一盏明灯,能正确引导学生从捷径走向知识殿堂。关于自主学习提纲的设计,笔者认为,应该做到“四要”、“三结合”,简述如下:首先是“四要”。1.目的要明确。即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必须明确,该目标既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也要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如“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一节,要求学生:(1)了解生长素是如何发现的?(2)生长素有何生理作用?(3)举例说明生长素在生产上的应用。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苦柚》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一位小姑娘卖苦抽给老华侨的故事,赞扬了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教学时,要在指导学生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情感的变化,还要理清文章的条理,并结合课文练习编写作文提纲。教学时,可按下列几个步骤进行:一、检查预习情况。1.板书课题。设问:同学们谁见过松手?袖子是什么样子的?2通过预习,你知返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指名接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词的读音。4.预习中,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郑重其事、崭新、意味深长、腼腆…  相似文献   

4.
化学实验的“四读”预习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中学(545900)黎光读“跳、粗、精、心”“四读”预习法是培养学生化学实验自学能力的好方法。1跳读预习实验内容的第一步要求学生做到:①了解实验课题是什么?②明确实验的内容一般包括三大项目(实验目的、用品、...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三学生的特点,笔者采用了“课前预读、课堂研读、课后通读、考前重点读”的方法,收到了一定成效。1课前预读因为化学课本具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示符号,文字精炼、言简意赅、学生已学过一遍,如果没有精心的指导,学生必然会索然无味,课前预读是引导高三学生“阅读入门”的首要环节。课前预读是指在复习每一章节内容前,教师拟定预习提纲,在预习提纲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本中的有关内容,例如在复习胶体时提出: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体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b胶体是否带电?c胶体稳定的原因是什么?d使…  相似文献   

6.
一、关注学生的预习、课外阅读 (一)用言语评价学生的预习,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不同年级段对预习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低年级学生预习时做到:尽量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的字音;能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词;中年级学生预习时做到: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相似文献   

7.
一、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经常性的预习,进行独立思考,逐步养成预习习惯,并从中摸索到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1.课前读课本。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本了解主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了解本课知识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发展。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例题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本,之后,让学生踊跃发言,汇报预习情况,教师据此整理成提纲,出示在小黑板上。(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2)为什么要通分?(3)怎样通分母?(4)如何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5)异…  相似文献   

8.
雷清苹 《甘肃教育》2001,(11):25-25
1.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每上一节新课,我都要求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先把学习的内容认真预习一遍。在预习中,要把看不懂的地方用符号“△”或“”记下来。如我在教“比”的意义和性质时让学生带着下面问题预习:(1)“比”一般用几种量进行比较?(两种量进行比较)(2)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3)“比”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4)“比”的前项和后项是单独存在的还是相互依赖的?(是相互依赖的)(5)“比”同除法、分数之间…  相似文献   

9.
《荔枝蜜》是杨朔写的一篇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记叙文。我教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按读、想、写三环节进行语文能力训练。阅读能力训练。即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提示”和全文,读通字、词、句,体会作者由讨厌蜜蜂到喜欢蜜蜂既而赞美蜜蜂的情感变化,并了解以物喻人的写作手迹。思维能力训练。即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教师提示:1.由“蜜蜂”到“劳动人民”的联想,相似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勤劳)2.文章由“荔枝蜜”的香甜,联想到劳动人民为创造新生活而进行忘我劳动的奉献精神,相似点又是什么?(学生回答:蜂蜜的科与劳动人民创造出甜美…  相似文献   

10.
师:上节课大家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新词,在预习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生:飞机遇到了什么危险? 生:飞机遇险时,飞机上的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师:提得好!(在题目后面画两个问号)这两个问题正是本文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这两个问题你是想让老师讲解呢,还是通过自己读书去理解? 生:(齐声)自己读书理解。 师:有志气,是学习的主人。只要好好读书,你就能读懂这些问题。请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预习时没读懂的词语。 (生读文画词,老师安排部分学生把不懂的词语写在各自预先准备的小黑板上;学生写完后…  相似文献   

11.
王楚松 《生物学教学》2005,30(12):70-70
在学习“光合作用”时,学生要知道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什么作用?课本上又介绍“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糖类(通常指葡萄糖)”,光合作用合成的一定是葡萄糖吗?还有其它物质吗?学生碰到这些疑问,教师帮助学生选择了这项研究课题: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相似文献   

12.
指导学生做好物理课前预习 ,是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多年来 ,不少学生不重视课前预习 ,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 ,有的如看小说、翻连环画似的一带而过 ,有的用预习英语的方法来读物理 ,死记硬背 ,不重视将现象与概念、规律联系起来 ,或照抄预习题答案。这样的预习达不到预习效果且收效甚微。那么应从哪些方面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呢?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指导和培养。一、列出预习提纲。预习提纲可帮助学生在自学预习中有目的、有方向、有头绪地抓住重点、难点进行自学理解 ,对提纲中感到疑难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 一、自读。大胆自由讲收获 师:同学们,预习了《去年的树》这篇文章,你了解了什么? 自读了解估计: 1.了解到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说起预习,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什么是预习?就一般意义来说,预习即预先学习,指学生在课前或课堂教学初始时自主学习相关内容。预习,数学老师中通常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预习就是学生提前看看书,了解一下第二天的学习内容;还有一种是老师总是心存顾虑,觉得学生预习没有必要,有些知识不能让学生预习,预习后没法教了,等等。  相似文献   

15.
教学大纲规定,三年级开始按要求预习课文。那么该提出哪些预习要求,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使人人都能预习呢?下面谈谈预习课文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一、设计布置预习题程序教师根据阅读的要求,把有关阅读方法、阅读过程变为以下操作的具体步骤:1、第一遍通读全文,每个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读后想想课文讲了什么?2、第二通通读全文时,划出生字、生词。要求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字义。词义的理解,要让学生通过上下文和语言的具体环境或查字典来解决。查字典主要采取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要求学生熟悉有关汉字笔画和部首的知识。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说:“再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的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一小时内,就可学会二项式定理。”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知识、能力的获得有赖于教师的劳动。那么教师怎样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好的效益把人类积累的知识财富和精神成果传授给学生呢?我们认为,根据教学内容,逐步引入新方法可以起到畅通授课渠道,奠定授课基础的作用。下面分而述之。一、预习引入预习引入是让学生提前感知、了解新知识的过程,可通过教师拟定预习提纲,学生阅读教材、查阅有关资料来完成。要保证预习提纲的质…  相似文献   

17.
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小语界的共识。但究竟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呢?笔者认为:精心设计练习题是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一、设计好东习阶段的练习题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预习习惯,教师除了提出预习要求、交代预习方法外,还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如预习《火烧云)}一课,可设计如下练习题:(-)读一读,说一说。1.本文的作者是谁?你知道有关她的本吗?说给大家听听。2.你见过火烧云吗?把它的样子说给大家听听。(二)查一查、想一想。“霞光、镇静、沉静”是什么意思?(三…  相似文献   

18.
课堂预习指导“五读法”山西/穆枝一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在范读(教师范读纪录音范读)全文时,让学生带着“本文主要写什么”的问题去听读,从而使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范读结束后,教师可以采取层友、诱导、设问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整体感知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是一篇阅读课文。本组教材训练的重声、是通过理清课文的条理,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理清课文的条理,重火了解“中国石”的样子,并透过边防战士对“中国石”的爱,体会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如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读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课前同学们都已预习了课文,谁能简单地谈谈你解开了哪些疑问?二、整体感知全文。1.指名接读课文。未谋生字较多,要求学生要读准字音。思考:课文主要讲的什么?2启发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给课…  相似文献   

20.
1.预习。预习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方法是以自读教材及相关资料为主,主要任务是了解内容、掌握概念、记忆公式法则定理、理解例题等,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包括提问能力、整理归纳能力、科学支配时间能力和自我管理学习行为能力。小学生由于所掌握的知识少,自学能力还不强,因此预习时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预习提纲,主要内容应加以提示,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看教材,克服盲目性,或流于形式的坏习惯,低年级教师更要扶着学生去预习。2.质疑。质疑应该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提出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