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比式通讯结构常常是双线平列,或明暗结合,经过穿插描写,使事物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写成的通讯名篇有解清的《西瓜兄弟》(新华社中原1947年10月5日电)、潘非的《人狗之间》(1959年2月3日《人民日报》和吴学标的《会计伢嫌我的油壶小》(1980年7月4日《湖北日报》以及孔祥君、崔中文的《大老齐成了“香饽饽”》(1981年6月20日《辽宁日报》)等等。 《西瓜兄弟》的作者随军路过淮阳县李楼村时,听到群众中间流传着“西瓜兄弟”不同遭遇…  相似文献   

2.
杨树鹏是中国内地最近十余年出现的新导演中,极具个性化风格特征的一位。在他目前已有的三部电影作品《烽火》、《我的唐朝兄弟》和《匹夫》中,他探索了一些一以贯之的主题表述域和风格符码。同时,他也力图通过战争片、古装动作片等类型载体,实现电影“作者”性和通俗性的协调与平衡。但从总体上看,对风格的强烈追求占到了上风,而类型意识的相对薄弱则阻碍了他的影片获得市场佳绩。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瑞士《时报》评选出2000年至2009年出版的世界最重要的15部作品,余华的《兄弟》因为以“疯狂的笔触描述了中国的四十年”而人选。与《兄弟》同时入选的作品,有菲利普·罗斯的《现场》、奥尔罕·帕慕克的《雪》、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和托妮·莫里森的《仁慈》等。《时报》是瑞士法语地区影响最大的报纸,此次入选的15部小说,都是翻译成法语或者用法语写作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华平 《视听界》2001,(4):50-51
我没有去过美国,但看过栏目《大千世界》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的精彩镜头。白水青山,汹涌澎湃,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令人惊心和动魄。电视是以画面为主的,而画面也往往有一个“落差”的问题。讲反差,讲对比,往往反差越大,对比越强烈,给人的印象越深,效果也就越好。在接到拍摄《费孝通》片的任务时,我们在分析这部片子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报1986年6月27日头版在一篇《青工张林五年五上建议书》的消息后,配发了一篇短评,标题是《“!”后的“?”》,写的是辽宁省瓦房店市阀门厂青工张林四次向厂领导“上书言事”,四次受到冷落,然而他锲而不舍,又递交了第五份建议书,引起了新上任的厂领导的重视。作者用“!”,为张林这种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叫好,但在叫好之余,又提出这样一个“?”:张林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为何  相似文献   

6.
读了《新闻三昧》1997年第4期“新闻语丝”栏目中《大报莫耍小花招》一文,很痛快。一是为作者的仗义直言叫好!二是为贵刊刊发此稿叫好!三是为花招者担忧!民间有句老话:“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该文所指的国家级大报的变相广告一刊出,被很多读者所识破。这种愚弄读者、钻《广告法》空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看似高明,实际上报社和烟厂都不光彩,  相似文献   

7.
反差越大 印象越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摄影和写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照片上最亮与最暗部分之间的明暗之差,称做反差。反差越大,明暗的对比越强烈。 在通讯、特写中,反差越大,对比越强烈,主题越突出,新闻价值越高,给读者的印象越深。 反差是丰富多采的。 一、生与死的反差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极,形成强烈的反差。 《超越死亡的对话》(新华社哈尔滨1990年12月6日电,新华社记者张持坚、蒋耀波)写的是魏巍在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提到的两位烈士井玉琢、李玉安,在40年后仍然活着。烈士活着,本身就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引人注目。记者从哲理的高度提炼主题,更加发人深思。人贵超越,超越死亡,  相似文献   

8.
日前,从省有线电视协会优秀节目评奖会上传来消息,《无言的控诉》获得了一等奖殊荣。评委在评审意见中指出:该作品从“许杏虎、朱颖两位烈士牺牲后,亲人们无奈地将他们亲密无间的结婚照裁剪成遗像”这一震撼人心的独特视角入手,通过强烈的反差  相似文献   

9.
8月13日至17日《市场指南报》独家消息──《地下“赌码”吞噬南鄂大地》及其后续报道推出之后,震撼了上至省委书记,下至普通百姓的社会各阶层。这组被圈内一致叫好的重头报道是如何采访来的呢?请看记者讲述其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方洁 《新闻前哨》2004,(3):23-24
近几年,国内财经媒体的兴起颇引人注目,然而,诸多财经类报刊的出现与彼此间激烈的竞争并没有催生出如《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那样叫好又叫座的“顶尖高手”。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媒体的市场定位没有做好。 Al Ries和Jack Trout在《定位》一书中提到,“在这个传播过度的丛林中,获得大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缩小目标,分门别类。简言之,就是  相似文献   

11.
于松明 《声屏世界》2009,(12):45-46
2009年以来,纵观全国各大电视台,可谓精彩纷呈,好戏连台。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优秀电视剧接连播出,在创造了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在众多热播剧中,军事、政治题材的电视剧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其他题材电视剧播出量的不足。在这种背景下,央视电视剧频道继《我的兄弟叫顺溜》之后播出的商业大戏《望族》,以其独特的题材、曲折的剧情、考究的画面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在众多革命剧的包夹中突出重围,令人不禁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2.
刘永汉 《新闻三昧》2001,(11):50-51
纵观眼下的各种策划式报道,真正能做到雅俗共赏“叫好又叫座”的,其实并不多。凝结策划人诸多心血的新闻作品,经常是“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窘状?笔者以为有以下两种原因。造成“叫好不叫座”的,主要是策划人过于强调选题的严肃和高雅,过于看重出场人物的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结束后仅10余天的时间,经济与科技类金奖获奖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就被质疑为合成照,最终被取消了参赛和金奖获奖资格。其原因是,该获奖结果公布后引起网友的强烈质疑,认为获奖者用电脑软件对照片上的内容进行了结构性剪贴,并在网上登出了当时《深圳特区报》、《晶报》、《南方日报》和作者在《深圳商报》上发表的照片,以及与获奖照片所作的比较。这个消息立即引起了同行热议。“华赛”组委会在核实情况之后,根据本届“华赛”比赛规程第二项“参赛作品要求”中第11条的规定:“比赛不接…  相似文献   

14.
刘徽 《声屏世界》2004,(2):42-43
在全国媒体评出的“2003年最值得期待的10部电视剧”中,海岩的作品《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名列其中。“海岩”两字的人气指数直线飙升,“海岩剧”也已成为中国电视剧中持续稳定、叫好又叫座的品牌。  相似文献   

15.
市场报头版头条“好戏连台”今年以来,市场很的头版头条出现了一批质量较高的报道,被读者誉为“好戏连台”。自从社会反映强烈的菜价追踪报道之后,该报头版头条又有10多篇引人注目的报道:《换季时节看服装》《“大众菜卖大众价”成交兴隆》《春耕时节听农声》《农村...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戏曲舞台受影视艺术和各种外来艺术的冲击。不太景气。但是小百花越剧团带着《红丝错》、《陆游与唐琬》、《西厢记》和几个小戏进京演出,轰动了北京城,场场客满,台台叫好,被一些报刊称之为“小百花现象”。  相似文献   

17.
读一本好书,或者说这本书是否打动了你,判断标准之一是掩卷后是否还会在意识深处察觉它的存在,即所谓“不思量,自难忘”。《无命运的人生》对人们就有这份魔力。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作品,在当下多半是叫好不叫座的。回观近年来国内图书市场,很少有一部诺贝尔  相似文献   

18.
欣赏新闻照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那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新闻特写照片。比如1956年至1986年30年间,“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最佳新闻照片的29幅作品中,就有8幅是特写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特有的视觉表现力和震撼力打动了评委,赢得了观众。应当说,近几年,我国新闻摄影工作者在新闻摄影特写的表现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并拍出了不少好作品。如王文澜拍摄的《聂卫平》,以及他参加全国体育摄影十佳评选的人物特写作品;郭建设的《最后的护理》;王援朝的《奉献——全国劳模曾乐》等。这些作品不仅被多家报刊选用,而且在国内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象山群文舞蹈创作中冒出了两个比较叫好的作品:双人舞《挂灯》和女子群舞《灯儿明、灯儿亮》。这两个作品,都以渔灯为表演导具,反映当地渔家的民俗风情和渔民的生活情感,以其浓浓的渔区特色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双人舞《挂灯》创作于1996年,获第六届全国舞蹈“群星奖”银奖,创下了宁波市县级群文舞蹈创作史上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20.
《楚天都市报》通过发现、延伸、提升、反馈四个步骤,成功地完成了“信义兄弟”典型报道的策划和报道,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