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对金银花露质量稳定性进行研究。实验分别考察了苯甲酸、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山梨酸为防腐剂和苯甲酸、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山梨酸为抗氧化剂以及PH对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亚硫酸氢钠为千分之二,苯甲酸为千分之五, PH为3.8时金银花露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防腐剂是指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繁殖,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物质,它是人类使用最悠久、最广泛的食品添加剂。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品种主要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及其钾盐、对经基苯甲酸乙酸和丙酸、丙酸钠、丙酸钙、脱氢乙酸等。  相似文献   

3.
丁烯二酸有顺反异构体:顺式马来酸(MA)反式富马酸(FA)。MA可作油脂防腐剂、用于制造农药等;FA则是食品工业中的常用原料,可作罐头、饮料等的酸味剂。FA的酯类具有杀菌能力,常被作为防腐剂使用。尤其是富马酸二甲酯(DMF)和富马酸二乙酯(DEF)的优异的防腐性能更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如面包中添加一定量的DMF,最长可保持475天不生霉。关于MA、FA的分析测定,已有不少的报道,但无人考虑它们与其酯类共存时的群体行为。我们认为MA、FA、DMF和DEF常会共存,由于结构相同,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苯甲酸为原料,液态三氧化硫为磺化剂、经磺化、碱熔、酸化制备间羟基苯甲酸的工艺,总收率在59%以上。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苯甲酸为原料,液态三氧化硫为磺化剂、经磺化、碱熔、酸化制备间羟基苯甲酸的工艺,总收率在59%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环境监测中如何利用萃取法技术问题,利用了萃取法技术,对污水中的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进行了萃取法的实验测定.探讨了在萃取过程中对萃取剂的选取、络合剂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油水比对萃取率的影响、污水的pH值对萃取率的影响和混合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明霞  张甦 《今日科苑》2009,(16):29-29
本文从防腐剂的使用原理出发,论述了国内食品防腐剂对食物的影响及正确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10)
以具有内分泌干扰性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P)为目标污染物,研究细菌1a51的生长曲线以及对水中MeP的降解。结果表明,菌株在R2A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6小时后进入对数生长期,60小时后进入稳定期,随后进入凋亡期;菌株的最适降解pH为7,最适降解温度为35℃,随着目标污染物MeP浓度的提高,一定时间内的降解率逐渐降低后达到稳定,不同的金属离子对降解影响不同,Cd~(2+)对菌株降解MeP的抑制效果最明显,Zn~(2+)对降解几乎没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防腐剂的微生物降解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要得到障,必须依靠完善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其中,食品的检验方法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使用苯甲酸、山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原理及讨论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食品防腐剂的类别和不同防腐剂在不同食品生产中的使用情况,探讨了食品防腐剂在疫情下的现状发展,研究发现食品防腐剂生产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来自剂量超标使用和功能不当使用,提出了基于国家、企业、消费者三位一体的角度,打造"国家安全把控—企业风险监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多层次多方位的食品防腐剂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越来越重视,食品防腐剂作为防止因微生物的作用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但是,过量使用防腐剂或者非法添加剂都会使人体健康受损。根据超市销售的食品,进行了食品中防腐剂添加种类的调查,对防腐剂的种类和使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保护国民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制定严格的食品防腐剂控制标准,大力研发安全的防腐剂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要得到障,必须依靠完善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其中,食品的检验方法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使用苯甲酸、山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原理及讨论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食品防腐剂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可能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麻烦。我国防腐剂的发展,现如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防腐剂的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将产生严重的后果,现就重点讨论食品中如何添加防腐剂。  相似文献   

14.
三环酯类化合物抗N作用的分子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守海  恽榴红 《科技通报》1996,12(5):302-304
通过对三环羟基羧酸酯类抗胆碱能物的构象分析,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结果以及它们抗N作用的活性强度,研究了三环酯类化合物抗N作用的分子药理学。结果表明:在三环酯类抗胆碱能化合物中,三环部分结构的改变对中枢抗N作用的影响不如对抗M作用的影响大;化合物分子的HOMO轨道能级和氮原子的静电荷超高其中枢抗N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5.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拟雌激素、生殖内分泌毒性,因对鸟类及哺乳动物毒性较低,在农业及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类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水体及土壤造成污染,对免疫、心血管系统等多方面均能造成危害,从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本文介绍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危害及治理对策,旨在提醒大家要合理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相似文献   

16.
张晓东  吴进喜 《科技风》2012,(14):22-23
2-氟-4-羟基苯甲酸在液晶材料的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更多的优势.以3-氟-4-氰基苯酚为原料制备出了2-氟-4-羟基苯甲酸,经过醚化和酯化后合成出了一系列新型含氟液晶单体,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偏光显微镜(POM)、X 射线衍射(WXRD)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测试手段,对单体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类单体为热致互变液晶,并具有更宽的液晶温度区间和更好的液晶性能.  相似文献   

17.
正红枣原产我国黄河流域,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史。它含有丰富的多糖、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无论直接吃还是煲汤、煮粥、做糕点都很不错,最近几年出现的"枣夹核"等零食也颇受消费者欢迎。不过,大约从2012年开始,全国各地不断出现红枣不合格的报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检出防腐剂成分——苯甲酸。很多人一看到化学名词首先想到的就是化工厂、人工合成、有毒有害,实际上苯甲酸是自然界常见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超高强混凝土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钢筋锈蚀加速试验评价了裂缝宽度、水胶比、氯离子含量、硅粉对超高强混凝土抗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胶比为12%的超高强混凝土与使用了防腐剂的水胶比为60%的普通混凝土拥有相同的抗腐蚀性。即使该超高强混凝土产生了宽度小于0.6 mm的裂缝,其抗腐蚀性能依然与使用了防腐剂的水胶比为55%的普通混凝土相当。掺加硅粉后的超高强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其主要原因在于超高强混凝土致密的结构抑制了引发钢筋锈蚀物质的渗透。  相似文献   

19.
研究水含量、纯度、酯分子结构、添加剂类别等对酯类油水解安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遗体防腐从古代埃及就开始被研究了,至今已形成了很多种遗体防腐技术和防腐药剂,目前普遍使用的防腐液是甲醛、苯酚混悬液,其防腐效果很好,但是这类药剂的使用对人体有害,且不利于尸体的长期保存.由于遗体保存目的不同,需要不断创新遗体防腐技术和研发新的遗体防腐剂.综合文献记载的我国遗体防腐剂技术发展状况以及从医学院尸体防腐和殡仪馆遗体防腐剂研究现状,本文将主要分析我国遗体防腐新技术新药剂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