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收藏》2011,(4):163-163
北京荣会艺术中心简介 北京荣会艺术中心(以下简称"荣会"),以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为己任,秉承"中国元素,创新艺术"的发展理念,立足中国陶瓷文化的研究创意、开发和传播,结合其他传统手工艺术品及奢侈品的创意研发,积极推动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跨界合作,与国内外众多著名博物馆、艺术机构、业界大师专家共同携手,形成集传统艺术品与当代创新艺术品展览、销售、鉴赏、教育、托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机构。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8,(10)
正关于ArtLinX全球艺术社区平台ArtLinX全球艺术社区平台是一个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艺术品交易云平台,一个鼓励艺术品交易机构和艺术家个人进行艺术品宣传、流转的整体生态系统,一个链接艺术家,设计师、艺术品交易机构、艺术品和数字版权所有者、文创产品开发,以及使用者,购买者与海量物联网设备并进行高效化流动运算的智慧神经网络。中国艺术品市场现状2018年3月18日,巴塞尔艺术展联合瑞银集团发布《2018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报告显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3,(13):166
2013年5月26日,为期两天的"艺术市场·北京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圆满落幕。该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文化研究院承办,政府机构及活跃在艺术市场一线的国内外艺术市场界、学术界、教育界的几十位精英莅临大会,并就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高等院校相关艺术教育问题展开讨论。"中西方艺术市场比较""艺术品拍卖市场报告""艺术市场研究""艺术金融资产市场""艺术资产交易管理及法  相似文献   

4.
徐磊 《收藏》2013,(3):162-167
2012年12月3日,200多位艺术家、收藏家、艺术经营者和金融投资机构人士汇集上海国际收藏论坛,共商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大计。作为年度性高端论坛,2012上海国际收藏论坛分主题论坛和专题论坛两个部分。主题论坛以"艺术收藏的新视野和新理念"为论题,围绕私人收藏与机构收藏、企业收藏文化、企业社会责任、艺术品投资基金、艺术收藏与文化赞助等议题展开。本刊从各议题中选择部分精彩观点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5.
徐磊 《收藏》2013,(2):162-167
2012年12月3日,200多位艺术家、收藏家、艺术经营者和金融投资机构人士汇集上海国际收藏论坛,共商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大计。作为年度性高端论坛,2012上海国际收藏论坛分主题论坛和专题论坛两个部分。主题论坛以“艺术收藏的新视野和新理念”为论题,围绕私人收藏与机构收藏、企业收藏文化、企业社会责任、艺术品投资基金、艺术收藏与文化赞助等议题展开。本刊从各议题中选择部分精彩观点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22日,由《收藏界》杂志社主办,香港抱趣堂当代艺术馆、香港抱趣堂艺术投资财务有限公司协办的"2008年艺术银行与艺术品经营战略创新研讨峰会"在香港洲际酒店举行。来自广东省和香港地区30多个知名画廊和艺术机构的艺术品投资人就"艺术银行"在艺术品经营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研究和讨论,艺术品经营  相似文献   

7.
钱志坚 《收藏》2013,(3):112-118
在海外,纽约、伦敦、巴黎当属最为重要的经营中国艺术品的市场,很多重要的中国艺术品都是在这些城市的画廊、拍卖行和私人场所成功交易。但在看似轻松、有利可图的艺术市场上,能够稳健立足数十年的艺术品交易机构或者个人其实并不多见。而在纽约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上能够持续经营30多年的高端画廊,也只有三家最为知名。如果说这三家画廊有什么共同的成功秘诀,除了精明的和适应时代的经营策略外,其对艺术品高质量的征求,对伪作最大努力的排除,对艺术品在艺术史价值上的重视,对学术界专家意见的尊重,特别是持续的诚信,是他们值得收藏家和博物馆信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梁正科 《收藏》2007,(12):147-147
10月12日,上海国际艺术精品展在申城揭幕。展览不仅吸引了众多专业画廊、收藏家、艺术投资者及媒体的关注,也吸引了像国际失踪艺术品记录组织(The Art Loss Register)这样特别为收藏家、博物馆、艺术交易商等提供艺术品特殊服务的专业机构。  相似文献   

9.
钱志坚 《收藏》2013,(5):112-118
在海外,纽约、伦敦、巴黎当属最为重要的经营中国艺术品的市场,很多重要的中国艺术品都是在这些城市的画廊、拍卖行和私人场所成功交易。但在看似轻松、有利可图的艺术市场上,能够稳健立足数十年的艺术品交易机构或者个人其实并不多见。而在纽约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上能够持续经营30多年的高端画廊,也只有三家最为知名。如果说这三家画廊有什么共同的成功秘诀,除了精明的和适应时代的经营策略外,其对艺术品高质量的征求,对伪作最大努力的排除,对艺术品在艺术史价值上的重视,对学术界专家意见的尊重,特别是持续的诚信,是他们值得收藏家和博物馆信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杜曦云 《收藏》2013,(10):168-169
艺术品市场的繁荣程度取决于社会的富裕程度,只有当消费者的收入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后,才可能去消费艺术品。而且,消费者还需具有文化、艺术消费需求。从艺术品生产者的角度来看,艺术品如果想成功销售出去,消费者能否接受价格,以及能否在艺术方向、趣味上接受艺术品,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艺术方向,决定了艺术品的流向。"中国当代艺术"这个概念的内涵是含混的。目前出现的冠以"中国当代艺术"之名的艺术品,艺术方向也是非常多元的。从艺术市场的角度看,这些不同方向的艺术品所面对的消费者也各有不同。"当代艺术"是源发于西方的,西方当代艺术史的逻辑演进很清晰:现代主义在解构了以"再现客观表象"为基点  相似文献   

11.
赵明楠  永柱 《收藏》2012,(5):104-107
蜀僧艳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客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听蜀僧濬弹琴》诗,将我们带到了那个文人以琴奏胸中丘壑,以琴弹万般愁肠的年代。不觉让我们想到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图1),画中徽宗一身红衣坐在盘石上抚琴,那静谧致远的空灵,让我们体会到古人洒脱超然的性情。一直以来,古琴就是君子孤傲、超尘形象的化身。那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嵇康《广陵散》中的洒脱不羁,都让我们对这一传统乐器多了一份感性认识与期许。  相似文献   

12.
李烈初 《收藏》2006,(2):40-42
中国与日本自古交往频繁,中国书画流传日本,由来已久。我在这篇文章里所要讲的,不是中国书画的东渐,而是日本书画的西流。  相似文献   

13.
田宏杰 《收藏》2007,(12):36-41
在中国收藏史上,曾经有过3次收藏高潮,第一次就出现在北宋。作为北宋都城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在收藏史上扮演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西沐 《收藏》2007,(2):62-65
中国画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复苏以来,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稳定发展,特别是经过2004年下半年和2005年的“井喷式”行情后,目前已到了一个关键的拐点期。从2006年元旦至今,中国画市场由疲软到进入冰点的状况也说明了这一点。对当前中国画市场的状况众说纷纭,可谓见仁见智,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中国画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当前我们面临的市场状况是淡季,还是一个相对长的调整期?如何来甄别中国画的收藏价值?对中国画的收藏价值我们应该有怎样的选择视角?对于这几个帮结伙问题,择其要点作一个简述。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20,(5):128-149
陈申先生的主业是出版社管理,曾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又是中国摄影史研究的学者,著有《中国摄影艺术史》等著作,戏衣研究只是业余爱好。然而,30年来的坚持不懈,使他成为戏衣数量与体系俱佳的收藏家。如果按照舞台上的整套计算,他收藏的戏衣有300~500套左右,而按照博物馆的标准,以单件计算,这些戏衣则有数千件之多。  相似文献   

16.
马维衡 《收藏》2012,(5):74-83
南明弘光朝在桂 铸行的弘光通宝 1644年3月,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王朝统治就此结束。5月,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凤阳总督马土英等拥立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次年改元弘光,首建南明政权。同年10月,弘光朝开铸弘光通宝,广西行省省会桂林也铸行了大量的弘光钱。  相似文献   

17.
徐君跃 《收藏》2012,(5):92-95
午后暖阳中,欲抚琴一曲,打开尘封已久的琴盒,一张旧琴静静地躺在里面。此琴名为"和润"(图1),出自宋代范仲淹《与唐处土书》中语:"(琴)清厉而静,和润而远。"制作年代为南宋,款式为仲尼式,造型古朴典雅,秀美精致。琴面梧桐木,琴底梓木,满身呈牛毛断纹,声音和谐圆润,松透纯粹,韵味绵长,音质绝佳。  相似文献   

18.
伊藤滋  贾梅 《收藏》2006,(4):94-95
在奈良、镰仓和江户时代,很多中国文物流入日本,使日本的文化繁荣起来,在书法方面尤为显著。 奈良时代(710~794年)传入了王羲之的书法摹本,镰仓时代(1192~1336年)传入了宋代黄庭坚和苏东坡等的书法拓本,到了江户时代(1603~1868年)传入了元、明诸家的法帖,而近代日本书坛受中国影响更大。下面从碑帖方面简单回顾一下明治(1868~1912年)、大正(1912~1926年)和昭和(1926~1989年)时代日本书坛的动向。  相似文献   

19.
我感到很幸福。这是香港著名藏家、永宝斋主人翟健民在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艺术品国际博览会上的感受。本次北京文物博览会,翟健民为主会场展览提供了3件展品,均为藏界瞩目的顶尖之物,如其中一对清乾隆桃红地粉彩包袱纹四系盖罐在现场不断引来参观者的惊艳之声。而主办方为这些征集到的文物艺术品提供了位于北京CBD核心地段——光华路五号的国际会展中心两层展厅。能够拿出这么大的展览面积来展陈文物艺术品,很令人感动。主办方的诚意与手笔,成为翟健民幸福感觉的第一个来源。  相似文献   

20.
秦树明 《收藏》2006,(3):136-137
我出生于冀中一个普通农家,幼时家境贫寒,13岁辍学从艺,做了十余年鼓书艺人,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和父辈的教诲,加之少小失学的经历使我对文化产生了强烈渴望。我与生俱来的倔强性格和穷则思变的意识,助我后来搭上改革开放的顺风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