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金悦  赵彦昌 《档案学研究》2022,36(6):136-143
照会是近代对外交往中最常用的文书形式。美国国家档案馆藏近代美国驻奉天领事馆领事报告档案中含有大量美国领事与中国东北当局的往来照会,这些照会内容丰富,中英文兼备且保存完整,其以外交文书的形式承载了丰富多元的历史内涵,因此具有极高的档案价值。本文通过细致爬梳领事照会档案,从发文方向、语言、事由、涉事方等角度对其进行细致分类,进而从文书体式及历史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该研究将有助于档案学、历史学更好地体认近代照会文书的程式与内容的演变以及其蕴含的深层历史脉络。中美往来照会逐渐由传统的繁复的程式向高效练达的风格演变,也成为中美外交文书和外交观念相互交融与影响的例证。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藏书楼是近代图书馆的初级形式,近代图书馆则是古代藏书楼的高级阶段,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西方传教士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促进者;清末民初知识分子是西方图书馆观念的"传播者",是中国古代藏书楼的"扬弃者",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奠基者";中国近代图书馆既不是"国故"也不是"舶来品",它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的根在中国,它开放和谐、兼容并蓄.由此可见,近代图书馆产生的全球性和地域性,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文化起源的多元性,决定了研究近代图书馆的历史必须具备全球视角.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油画的征集与收藏现状 中国的博物馆至今不重视对中国油画的征集与收藏,究其原因有三: 1.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油画一向不被重视.中国的油画来源于西方,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虽然也出现了一批油画家和油画作品,但在质与量上,中国的油画既没有取代传统的中国绘画,也无法与西方油画相提并论.因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自然不会重视油画.  相似文献   

4.
2010年全国两会上,公共外交议题受到关注.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建设,为中国各方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公共外交是传统的对外宣传和对外传播的良好载体,也将使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塑造更灵活且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我国的对外传播能力与大国地位相差甚远,尤其是政治传播大多受到西方社会的抵制.外交演讲是政治话语的重要的表现形式,其权威性备受国外受众的广泛关注,并在对外传播中发挥着塑造国家形象、传达国家政策、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的外交演讲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概括当前对外传播中政治话语方式的特点,并基于肯尼斯·伯克的同一理论尝试性提出转变政治话语方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传统外交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西方国家在清政府对外关系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传统的朝贡管理机构礼部和理藩院已经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清政府对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外交体制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创设了专门针对西方国家外交的五口通商大臣体制。由皇帝任命并被派驻广州的五口通商大臣办理对西方国家的外交和通商事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有关旧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一些传统观点提出了看法。认为不能把近代博物馆笼统。地称为“没落阶级的点缀品”。应当克服研究上的简单化倾向,全面地、具体地分析旧中国博物馆事业;从历史实践出发,审视、检验以往的观念与结论。近代博物馆的出现,是反封建的产物,在其进程中,有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影响、制约的一面,但不能由此否定旧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民主传统。其总的趋向是朝大众的、科学的方向前进的。南京国民党政府初期,博物馆有较大发展,奠定了旧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基础。外国在中国建的博物馆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其早期在管理与技术等方面,对中国博物馆有过一定的影响,不少博物馆人员也为传播西方科学文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近代教会医院出现之前,西方医学卫生观念在我国的传播屡屡受阻。西方传教士为利于传教而创办教会医院,开启了西方医学卫生观念在华传播的新局面。由此,近代教会医院作为新型的知识空间媒介,促进了对于西方医学卫生观念这一新思想的结合与转换,同时重组了中西方医学卫生观念的转化,在重构中国传统医学卫生观念的同时,有效地推动了国人的思想启蒙。在这一场中西方文化知识观念的“对话”中,讲究现代医学卫生观念逐渐成为近代中国国人的新常识。  相似文献   

9.
南京民国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南京旧为民国首都,民国建筑不但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造型各异,变化明显,可划分为近代宫殿式建筑、新民族形式建筑、近代西方建筑。当年的南京城,是一个连楼房都很少的中国传统型城市。这时以美国人墨菲和中国人吕彦直为代表的建筑师们,采用中西方建筑风格与建筑手法相结合、以中国传统的建筑造型和西方技术而建造起来了一批近代宫殿式建筑。它们分别是建造于上世纪20-30年代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大学、1929年建成的励志社、1936年建成的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雄伟壮丽的中山陵建筑群。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发行业肇始于19世纪初期,当时西方传教士马礼逊及中国人梁发等以马六甲为中心向东南亚及广东等地发行了不少宗教书籍。此外,香港、澳门等地也有一些西方书籍发行到大陆。1842年以后,西方出版机构陆续移入大陆,并以广州、宁波、上海等城市为基地,将图书发行逐渐渗入内地。 19世纪80年代,随着石印术的广泛应用,大批近代商业出版发行机构纷纷出现,它们几乎全都以上海为发行中心,通过对古代旧发行系统的不断发展改造,把发行触角深入到全国各地,以致当时人发出了“洋板书充塞海内”的感叹。 随着图书发行数量的迅速增长,我国原有的图书发行体系也经历了一场剧变。在剧变过程中,旧的发行体系逐渐衰退;新的发行体系则在旧发行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大约到20世纪20年代,新的图书发行体系已完全取代旧的图书发行体系而得以确立。 (一) 西方传教士和近代商业出版发行机构在出版上都是以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为基础,它与中国传统的出版技术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系统。西方传教士和近代商业出版发行机构在图书发行上不可能像印刷那样独行其是,因为在西方出版技术下的图书发行只靠一处或数处发行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要依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封建传统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并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作为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京师同文馆的设立表明向西方学习已由观念逐步转变为现实.在对近代社会发展的进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中国近代英语教学的发展主要历经了萌芽、发展和维持三个历史阶段.英语教学逐步由被动走向主动,一些教师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代女子教育是在一种充满拼搏感的氛围里发展起来的,在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念已深入到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因此实行女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中国人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也是对旧制度与旧文化的致命冲击.在新旧制度的碰撞中,中国的女子教育经历了从"该不该教育"到"如何教育"的演进,率先觉醒的一部分知识女性对自己的权利与人生义务有所认识,她们开始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在现实与理想的纠葛之中,勇敢地向着新的时代和新的人生模式迈进.最先觉醒的近代知识女性对封建传统深恶痛绝又缺乏反抗的力量和知识,于是走进学堂,用知识充实自己就成了近代知识女性的一条光明畅达之路.  相似文献   

13.
清末传人中国的西方近代印刷技术,不仅仅带来了中国图书印刷技术的革新,同时也对中国图书装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的图书印刷正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由传统的印刷技术与近代西方印刷技术的交替使用,到近代西方印刷技术的完全采用,在图书开本、版式、装订形式、封面设计艺术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仅就这一时期期刊封面装帧艺术的演变做初步的探讨,以求整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期刊的封面装帧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末传人中国的西方近代印刷技术,不仅仅带来了中国图书印刷技术的革新,同时也对中国图书装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的图书印刷正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由传统的印刷技术与近代西方印刷技术的交替使用,到近代西方印刷技术的完全采用,在图书开本、版式、装订形式、封面设计艺术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仅就这一时期期刊封面装帧艺术的演变做初步的探讨,以求整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来.  相似文献   

15.
列强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旧的社会结构慢慢发生变化,逐渐趋向近代化.此时,清政府内部分为两派:"守旧派"与"洋务派".经过与守旧派斗争后,洋务派在1872年派遣了留学生赴美留学,这成了"中国较有规模的官费留学运动的开端"[1]1",这些留美生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结构,融合了西方文化儿素,形成了"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的特征[2]3.此后,留学教育不断地发展,留学生队伍也不断地壮大,到了民斟末年,留学生群体已经成熟.通观近代史,我们可知留学始终与中国社会的变化相关联,每一次留学都是巾国社会自我适应时代的过程.因此,不同政治背景下产生的留学生不同,留学生在不同的留学阶段也有着不同的政治诉求,而当时的政治背景与政治诉求莫过于这两方面:"改革"与"革命".基于此,笔者拟在"改革"与"革命"的话语下对近代留学生群体的演进作一番梳理.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全国两会上,公共外交议题受到关注。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建设,为中国各方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公共外交是传统的对外宣传和对外传播的良好载体,也将使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塑造更灵活且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变革必然伴之以思想文化的变革。而真正具有革新意义的思想文化观念,又总是在符合特定时代和民族前进方向的基础上,通过批判、继承、吸取、改造中外优秀文化遗产而产生的。如果以此原则去审视中国近代以来的文艺变革与文艺理论的演进,便不难发现,它所走的道路同西方文艺演变的历程颇不相同。这是因为,近代的中国既不可能发生象欧洲那样的工业革命,形成资本主义完备的文化体系;也不可能产生象西方那样的文  相似文献   

18.
严复(1854~1921),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在引进西方先进观念和制度、打破中国封闭落后状态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就包括引进当时在西方国家中最先进的英国的版权观念和法律制度.他与近代著名的出版家张元济等人一起,开了中国建立版权制度的先河,对中国的出版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阎莉  朱梅红 《兰台世界》2015,(7):153-154
清末的衰败导致中国近代遭受西方列强的凌辱,在与列强交涉和商贸沟通过程中,语言不通造成外交障碍,开办外语学校成为当务之急。在社会需求下,上海广方言馆应运而生,其教学内容、模式都以西学为主,与传统教学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洋务派为了培养外交人才,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强化了外语教育.其兴办学堂与留学教育两大举措对培养外语人才、传播西学、提升科技与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