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翠鸟》是人教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是一篇描写事物特征的记叙文,作者准确地抓住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按照观察的顺序,自上而下描述了翠鸟头部、背部、腹部羽毛的艳丽色彩和外形神态,介绍了翠鸟捉鱼时动作的敏捷和神速,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一、学习《翠鸟》课前准备过程1.预习、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1)通过查字典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2)知道作者观察到的翠鸟是什么样的,他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翠鸟的。(3)课文中描写了翠鸟什么活动,你试着…  相似文献   

2.
陈中杰 《山东教育》2005,(25):29-30
《翠鸟》是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鸟儿”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根据文章特点和教材的编写思路,建议本课教学时以抓住翠鸟的特点,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为重点,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3.
《翠鸟》是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鸟儿"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根据文章特点和教材的编写思路,建议本课教学时以抓住翠鸟的特点,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为重点,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4.
图文对照学会观察──《翠鸟》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福建同安县实验小学陈荣艺《翠鸟》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课文层次分明,观察有序,用词准确生动,并配有大小两幅彩图,便于...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计说明:《翠鸟》这篇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以及行动敏捷,生活在石壁上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十分喜爱的思想感情。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到单元训练目标和教材的前后联系。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把小动物的外形写清楚,并适当地写一些活动情况。教学本课时,既要在三年级上写小动物外形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又要为  相似文献   

6.
《翠鸟》一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以及行动敏捷、生活神秘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动物是本篇课文表达的独特之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式,学会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是教学本文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教学《翠鸟》(第五册)这篇课文,除让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体会一些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功用外,重点要让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并注意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由静到动的观察方法。“小巧玲珑、清脆、疾飞、荡漾、陡峭”的词义和理解重点句所包含的意思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多种灵活有趣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8.
《翠鸟》(六年制五册6课)是篇状物的文章。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对一般同学来讲,翠鸟是不熟悉的。为把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学懂课文。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本课需要理解的新词近20个。在教学中应力求把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过程同理解课文的过程、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统一起来。根据本课词语的特点,可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掌握。 1.通过看图(或标本)理解。在整体感知阶段,可出示苇秆上停着翠鸟的彩色挂图(或放幻灯),让  相似文献   

9.
《翠鸟》(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鸟——翠鸟。课文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语词的运用非常准确、生动。笔者尝  相似文献   

10.
正《翠鸟》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把翠鸟描写得活灵活现。教学本文,不仅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熟读成诵"。那天的语文课上,复习到这篇课文时,为了检查学生是否能够背诵,我让一名学生起立背课文。看到他犹豫的样子,我笑着说:"你可以请一位同学或好朋友和你一起背啊!"谁知,他思索了片刻,居然笑眯眯地说:"老师,我请您一起背,行吗?"我心里咯噔一下,顿时有些紧张,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如夜半吃黄连——暗中叫苦。尽管这篇课文已经教了十多次了,在教此文之  相似文献   

11.
翠鸟     
一、作品与题解《翠鸟》(讲读课文)是一篇介绍翠鸟知识的小品文。翠鸟,又叫“叼鱼郎”、“小鱼狗”。体长约十五  相似文献   

12.
《翠鸟》(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鸟——翠鸟。课文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语词的运用非常准确、生动。笔者尝试引导学生用字理析解的方式进行词语的品味和感悟,  相似文献   

13.
《翠鸟》是一篇状物的文章。作者紧紧抓住翠鸟的特点,从外形到习性、由静态到动态进行了生动、形象、具体地描写,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外形美丽、行动敏捷的翠鸟的喜爱之情。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翠鸟外形特点与活动间的联系,受到爱鸟、爱大自然思想的感染,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动物外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认识客观事物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因此,在中低年级一定要首先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我较注意到抓住课文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幻想等思维方法,体会作者所描述的形象和抒发的情感。《翠鸟》这篇课文讲的是翠鸟的外  相似文献   

15.
《翠鸟》(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这篇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语言生动,形象具体,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听了两位老师的《翠鸟》课堂教学,一次是市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评比活动,一次是我县村级小学教研活动。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位老师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片断:片断一师:孩子们,我现在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爷爷的指派,来采访小翠鸟们(老师戴上“记者证”),你们就是“小翠鸟”了,小翠鸟们有什么愿望,跟我说一说吧。生1:我叫××,今年九岁。师:现在你是小翠鸟了。生1:我是一只翠鸟,我喜欢在水面上玩耍。…  相似文献   

16.
<正>【教材分析】《翠鸟》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捕鱼时灵敏的动作,"我"得知了翠鸟的住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学情分析】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一直较高,但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精力不集中,因此教学时,要注重方法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的高度结合。【教学目标】1.积累"鲜艳、小巧玲珑、注视、机灵、逃脱、锐利、荡漾"等词语,通过朗读体会意思。  相似文献   

17.
闫龙 《山东教育》2007,(6):23-23
《翠鸟》是一篇经典传统的老课文。老课文如何上出新意?甘肃省的李芳老师以她朴素的教学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一堂富有浓厚语文味的阅读课。教师通过让学生品读、赏读,使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相似文献   

18.
学习目标:1.读中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感悟作者孕育在字里行间的真挚感情,并从中受到感染。2.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以下词语:鲜艳、绣满、疾飞、锐利、小巧玲珑、注视、陡峭。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3自然段。学习重点、难点: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1.用最响亮的声音说今天我们要学习哪篇课文?(板书:翠鸟)教师边板书边提示“翠”字的写法。2.让我们悄悄地走进—片芦苇地,去看看可爱的小翠鸟。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溪水还哗哗哗地响着呢。溪边长满…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2课。【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2.了解翠鸟的外形,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翠鸟的外形,抓重点词句品读课文;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阅读训练的同时,有效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教学过程】一、颜色导入,感受鲜艳,渗透语言训练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姓什么吗?出示"朱",学生进行扩词,  相似文献   

20.
翠鸟,还是不捉的好刘宗武《翠鸟》是一篇很美的课文,如果它的最后一段不写“真想捉”翠鸟的话,就更完美了。《翠鸟》分三部分。课后习题提示,本文是写“我们”“喜爱”翠鸟的。前两部分分别写了翠鸟的美丽和敏捷,“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第三部分即最后一段却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