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法律制约机制旨在通过法律规范的逆向控制和行为约束 ,增强教师的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 ,促进他们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热爱教育事业 ,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进而规范学校教育和管理行为朝着目标机制指引的方向高效运行。我国目前的教师伦理状况是 :年轻教师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创造力强、知识结构新 ,但是部分教师思想境界不高 ,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淡薄 ,对教育事业缺乏足够的热情 ,他们中有的过于浮躁 ,急功近利之风盛行 ;有的合作精神较差 ,从而极大地影响着中小学师德建设。所以 ,建立相应的法律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比较完备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应当涉及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等四种关系范畴和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面。其中,师德理想体现着教育专业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具有激励功能;师德原则是指导教师职业行为的准则和依据,具有指导功能;师德规则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最低要求,具有约束功能。  相似文献   

3.
重视和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包括职业道德、事业心和教育热情。职业道德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教师本人的为人师表;事业心集中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教育热情则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满腔热爱。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产生合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职业道德意识应该是所有教师努力追求、必须做到的一种基本要求,教育事业因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而显示出崇高、伟大。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却令人堪忧。有的教师不安心于本职工作,缺乏对事业的追求和热爱…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为了培养造就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而开展的师德教育活动,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涉及教师个人道德修养,也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师德师风好坏的反映,而且还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折射和晴雨表。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精神明建设。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师德教育,需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学习培训机制、考评监督机制、奖励约束机制和内化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5.
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形成良好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探索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和策略是做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关键。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效果的个体制约性和教育监督的特定性等特点。只有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营造良好的校园师德伦理文化,才能使教师在自律和他律的约束中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6.
教师行为失范是相对于教师教育规范而言的,马和民在《新编教育社会学》中认为:教育规范是制约和控制学校成员个人行为合理性的重要途径,那么凡是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 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行为,都是失范行为。教师行为是教师价值生命中真善美的外在显现,他们的一举一动显示了教师之为教师的文化底蕴和认知储备。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即师德课,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师范生懂得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特点、作用、原则、规范和修养等必要的理论知识,对他们进行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增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为了更好地提高师德课教学质量,作者在10多年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教师行为失范是相对于教师教育规范而言的,马和民在《新编教育社会学》中认为:教育规范是制约和控制学校成员个人行为合理性的重要途径,那么凡是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行为,都是失范行为。教师行为是教师价值生命中真善美的外在显现,他们的一举一动显示了教师之为教师的文化底蕴和认知储备。教师只有外在行为和内在素质的协调整合,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     
天津师范大学职业道德规范 :天津师范大学制定并贯细落实《天津师范大学职业道德规范》 ,实施立德工程 ,加强师德建设 ,促使教师从过去的“警察式”、“保姆式”的角色逐渐转化为以教师的模范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的新型“园丁”形象 ;转化为根据实践需要积极进行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车的“挥索者”形象。《天津师范大学职业道德规范》所包含的内容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依法从教 ,忠于人民教育事业 ,自觉按照教育法履行教师职责 ,遵守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严谨治学坚持科学精神 ,掌握教学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内生和外在两个角度探讨了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实践逻辑。从内生的逻辑上看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经历了从职业道德规范转向专业伦理标准这样的一个内在发展过程:从外在的逻辑上看,教师职业道德发展主要有三个维度:教育法律约束、专业伦理规范和教师道德自律,这三个维度在逻辑上呈现出不同的“强-弱”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郭超  郭丽 《天中学刊》1999,14(1):106-108
所谓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教师通过社会舆论或教师的自我修养,调整教育中的人际关系,支配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顺利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能否成为学生所尊敬和信赖的人,能否忠贞不渝地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都与他的职业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精神支柱。具体说来,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献身精神。献身教育事业并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它有着丰富…  相似文献   

12.
试谈教师的职业行为与法律责任李华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社会对教师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赞誉和信任。然而,是否所有教师的行为,都能符合国家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胜任教师这一神圣的职务呢?实际看来,由于一些教师缺乏教育法制意识,对职业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规范、制度的颁布与实施,使得教师的从教行为规范有了制度与法律的约束,许多教师慑于法律与制度,对学生的过激行为也越来越少了.但是,在一些教师的心理当中,还是认为教师就应该有绝对的对学生的支配权,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少了,但是"语言暴力"却随处可见.一些教师教育学生的语言比较的随意,但对于学生来说,正是教师这不经意的语言使他们由兴奋走向了失落,由兴趣高涨走向了默然无声,造成了心灵上的极大伤害.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为了培养造就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而开展的师德教育活动,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涉及教师个人道德修养,也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师德师风好坏的反映,而且还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折射和晴雨表.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师德教育,需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学习培训机制、考评监督机制、奖励约束机制和内化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瑾 《教育探索》2002,(1):85-87
一、新时期的师德内涵教师职业道德是高层次的道德,它的内容除了德育内容的一般要求外,特别强调要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终生献身教育事业,自觉做到教书育人,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诲人不倦。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工作,才能坚定职业信念和理想,产生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又集中体现为对学生的热爱,这既是教师必备的情感品质和职业道德规范,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这一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既要…  相似文献   

16.
国外及中国港台地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共性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及中国港台地区均重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他们在名称、内容、规范、主体、对象、字数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趋同性、全面性、可行性、行会性、全体性和不限性等共同点。我们应吸取和借鉴它们的合理内核,在我国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重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主体的行会性,增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适用对象的普适性,细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层次性,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条文的操作性,强调教师自身的自律性,注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17.
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在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具有极强的典范性、示范性作用,它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以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是我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保障,极具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就新形势下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谈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9.
高校青年教师在国家、学校及个人因素的影响下,其职业道德机制失范现象严重,表现为功利心较重、学术道德缺失、无团队合作精神、政治觉悟低和法律意识淡薄等。对此,提出从国家方面,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以增强青年教师法制观念、树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模范;从学校方面,加强青年教师的政治教育和法律知识、提高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完善教师聘用体系;从青年教师自身,研究好《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向优秀同行教师学习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依法执教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蓬勃发展的基石,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本文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教师法》、《教育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如何依法执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