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时期孔子美学思想研究综述●陈立雯孔子是儒家美学的重要代表,在其美学思想中蕴含着精辟的美学命题。从1978年至今,国内不少学者对孔子的美学思想展开了充分的探讨。据不完全统计,已有60余篇论文问世。此外,还有若干美学专著的部分章节专门论述了孔子的美学思...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孔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点,是孔子为文学艺术确立的审美标准.孔子的和谐美学思想深深地嵌入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艺术美学.中国艺术以"意境"、"传神"等为审美的最高境界,实质上就是追求审美的和谐境界,与孔子的和谐美学思想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孔子美学思想中的几个重要范畴,涉及孔子的仁学主张、诗教和乐教的理论、中庸思想等,从而看到孔子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美学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部分,在他许多教育思想中观点中都渗透着他的美学思想。“仁学”是孔子美学思想的基础,而“游于艺”则是“仁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孔子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美学影响深远,这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之所以影响深远,主要是对后世贡献大。同时,还与孔子的美学思想的内容、美育方法、美学思想推广的方法有关系。本文试图从不同角度阐述产生这种影响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艺术家.他在音乐美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与“百家争鸣”时期的其他学派是不一样的.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音乐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本文从孔子的生平和“仁”的思想、“尽善尽美”思想的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审美准则的制定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以他的理论来反应先秦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美学思想强调个体追求的超越性,这种思想源于殷商神权文化和周朝的礼乐思想。孔子以“仁”来解释“礼”,赋予“礼”以新的生命力。孔子的美学现实现了个体存在的超越性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8.
孔子和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奠定了东西方美学思想的范式。孔子的美育观饱涵伦理内容,而柏拉图的美育思想从属于其政治目的。本文从美育的步骤、方法和目标三个方面对孔子和柏拉图的美育思想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艺术家。他在音乐美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与“百家争鸣”时期的其他学派是不一样的。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音乐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本文从孔子的生平和“仁”的思想、“尽善尽美”思想的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审美准则的制定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以他的理论来反应先秦时期儒家音乐芙学思想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虽然孔子的著作中并没有直接讨论美学的文段,但是其中体现的美学思想已经渐成隐形体系,因而被认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先河。社会现实与伦理政治是孔子美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所以孔子美学具有非独立型与实践性。孟子无疑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此外,孟子将"儒家道德隐形体系"显型化,其中自然包括美学的思想,即便如此,孟子也依然是从人生的道德境界上来谈美学的。学界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先秦诸子的思想受制于"原始思维的天人不分的混沌、模糊思维的影响",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是由于孔孟美学不以自身的感性素质启迪审美的自由,而将其印证道德的自由。"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孔孟美学显然把强调重心放在了"理念"之上。  相似文献   

11.
孔子和柏拉图对于音乐的社会功能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是一切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孔子认为音乐的使命是教育人们达到精神上的和谐,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陶冶人们的情感;孔子和柏拉图都强调节制,反对革新,在音乐美学思想上都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礼”,而柏拉图的音乐美学的核心则是“理念”。  相似文献   

12.
论孔子士人美学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审美文化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士人美学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士”的理论标准,士人的美学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初步形成,文章阐述了孔子审美思想论士人美学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中和之美"的美本质论思想、以"仁学"为中心的艺术思想、"美善统一"的审美标准的思想等.探讨孔子的美学思想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铸造民族灵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末上映的传记电影《梅兰芳》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梅兰芳》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品味,而且体现了孔子美学思想的深刻内涵,符合主流文化的形态标准,充满道德情怀。电影《梅兰芳》中蕴含的孔子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君子人格美、家庭伦理美和民族大义美三个方面,通过对影片的分析解读,可以加深我们对此类影片的主题以及孔子美学思想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美学概而言之就是礼乐美学。从美学角度研究礼乐,它的核心是美与善的关系。孔子在中国美学史上最早奠定了礼乐相亲、善美相成的基本美学原则,这一原则成为儒家美学的核心。孔子以克己复礼为己任,他所要复的礼即为周礼,其核心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继承制。礼乐美学的最终目标是仁,仁即是美,美即是仁。孔子的礼乐美学思想中有许多内容是具有创造性的,为其后几千年中国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本的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6.
闫超 《天中学刊》2002,17(6):117-118
一定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在一定的音乐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远古的音乐美学思想,起源于人们用音乐宣扬道德教化,用音乐吻合事物本源这一社会功利性的认识。如《夏书》曰:“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这里,九歌所颂的“六府”已被明确视为“百物”之本源。到了春秋时期,逐步形成了儒家、道家两大音乐美学思想,到三国两晋时形成了以嵇康为代表的音乐美学思想。 一、儒家音乐美学思想 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应从孔子谈起,孔子是中国古代艺术美学的奠基人之一,孔子的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孔子虽然没有专门谈论美学的专著,涉及到艺术的论述也比较分散,但是他的美学思想却极其丰富。其关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中和之美”、“美与善的统一”、“仁学之美”等方面。应深入研究孔子的美学思想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完善人格和提高人文修养有着启发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美学思想受其仁学思想的影响,强调仁爱、崇高的人格理想,追求中和精神等等,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基础,并对礼的内涵影响深远。礼的承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孔子的美学思想为出发点,探讨礼仪美的文化意蕴,从美学视野来看待礼仪文化,对当代美育和礼仪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编辑思想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美学思想,也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和他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传播和弘扬,因而具有文化传播功能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0.
儒家美学观中,"中和之美"处于核心地位。孔子作为儒家美学思想的创始人,其美学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浅析孔子美学观里的"中和之美",以感悟其无穷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