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奚流同学问:“说明文中除说明以外还会运用其他表达方式,比如《苏州园林》中就穿插了一些议论和描写的句子,它们有什么作用?”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这并不代表就只能采用说明这一种表达方式。就好像记叙文中可以有描写和抒情的内容、议论文中可以包含记叙和说明的  相似文献   

2.
【考点综述】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以"记叙"为经,"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为纬。"记叙"呈现事件的来龙去脉;"描写"突出人物外貌特征或生存  相似文献   

3.
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文学类的,实用类的,也无论是平时作文,还是考场作文,其实都离不开基本的表达方式,即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就什么也建立不起来了;如果说内容是一篇文章的血肉,那么表达方式则是一篇文章的骨骼。从许多考场作文成功的案例来看,一些考生电正是善于运用一种或两种表达方式,写就了一篇上好的作文。  相似文献   

4.
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文学类的,实用类的,也无论是平时作文,还是考场作文,其实都离不开基本的表达方式,即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就什么也建立不起来了;如果说内容是一篇文章的血肉,那么表达方式则是一篇文章的骨骼.从许多考场作文成功的案例来看,一些考生也正是善于运用一种或两种表达方式,写就了一篇上好的作文.  相似文献   

5.
问:什么是记叙文? 答: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有抒情、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相似文献   

6.
<正>如何指导学生写好符合规范的记叙文,是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一些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一、记叙文的文体要求阐释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通过描述人物、时间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的中心。其特点是,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  相似文献   

7.
<正>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记叙文通过对人物活动、事件经过、环境变化的具体叙述和形象描绘,来反映事物的本质,表现作者的观点。记叙文虽以叙述、描写为主,但也可以灵活运用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在阅读中,关于记叙文的试题是最普遍的,它从多角度、多方面设计文章,  相似文献   

8.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手法,以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在比较复杂的记叙文中,通常把描写、议论、抒情结合记叙运用,构成一种复杂的综合表达方式。 1、记叙记叙必须把握四个要点:①“要素”清楚;②条理分明;③详略得当;④过渡照应。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常常涉及到复杂的人物关系,曲折多变的事件情节,以及时间、空间频繁的推移,要把众多的材料组织得有条理,就必须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记叙中,可  相似文献   

9.
叙述,是表达方式的一种(另外几种是: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就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交待介绍出来。叙述是记叙类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小学生写作文,主要是写记叙文,因此,叙述这种表达方式是必须要掌握的。具体说来,叙述有多种不同的技巧,其中最为基本、运用最多的是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叙是指按照人物成长过程或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是一种最常用的叙述方式。倒叙是指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精彩的场面提到文章的开头叙述,然后才使文章的叙述回到“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一一道来。插叙…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阅读教学比较轻视文体,不搞"真语文",导致"非语文"。我认为,轻视文体弊端多,阅读教学要重视文体。一、不同文体各有特点毫无疑问,不同文体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构成要素、语言风格等要求各不相同,这决定了不同文体的文章各有特点。就表达方式来说,记叙文虽然不完全排除会综合运用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但主要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而如果主要运用其他表达方式就会喧宾夺主,不成其为记叙文;同理,说明文主要  相似文献   

11.
对症:手法单一,表达乏力 [误区扫描]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一篇文章,应该以某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但是,如果记叙文从开头起一直叙述到结尾;议论文从开头起,一直空讲道理到结尾;散文中,抒情不断,带给人的是单调、乏味,表达效果差.这类文章,大多被判到中等以下之列.  相似文献   

12.
【考点解说】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是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不同的文章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的也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对文章表达方式这一考点考查重点是对各种表达方式的理解辨别,能在阅读中分析体味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和效果。本考点考查的主要题  相似文献   

13.
本期对症:手法单一,表达乏力 [误区扫描] 我们都知道,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在一种文体的文章里,当然应该以某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但是,如果记叙文从开头起一直叙述到结尾,议论文从开头起一直空讲道理到结尾,散文一直抒情不断,如此这般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带给人的是单调,乏味,表达效果差.有些同学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写记叙文,不用描写和适当的议论、抒情;他们写议论文,不用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他们写散文,不写景,不叙事.结果文章毫无生气,呆板沉闷,而且影响主题的表现.因此,文章大多被判到中等及以下之列.  相似文献   

14.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记叙文是通过人物活动、事件经过、环境变化的具体叙述和形象描绘,来反映事物本质,表达作者观点的。记叙文虽以叙述、描写为主,但还可以灵活运用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下面我具体谈谈记叙文的各种表达方式,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对症:手法单一,表达乏力。[误区扫描]我们都知道,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在一种文体的文章里,当然应该以某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但是,如果记叙文中从开头起,一直叙述到结尾;议论文中,从开头起,一直空讲道理到结尾;散文中,抒情不断;如此这般的作法,只会适得其反;带给人的是单调,乏味,表达效果差。有些同学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写记叙文,不用描写和适当的议论、抒情;他们写议论文,不用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他们写散文,不写景,不叙事,结果文章毫无生气,呆板沉闷,而且影响主题的表现。因此,文章大多被判到中等及以下之…  相似文献   

16.
文章的写作,从根本上讲就是述说一个事实,表达一种思想,抒发一种感情,显示一种意义。而这一切,都要借助于语言的运用来完成。语言的运用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如何运用语言来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第二,如何对文章的结构进行组织安排;第三,如何采用象征、类比、夸张、衬托等各种表现手法来突出中心、彰显主旨。这第一方面说的就是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是写作实践中最常  相似文献   

17.
写文章总要根据内容的需要来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五种。运用单一的表达方式的文章较少,多数文章是根据具体内容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要分清其中用的什么表达方式,还要懂得作者在这儿为什么要运用这种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写文章的时候,要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突出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8.
【训练目标】一、如实地再现客观事物的能力。二、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方法指要】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一定是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尤其叙述与描写的有机结合,是一篇记叙文成功的关键。什么地方当用叙述,什么地方当用描写,二者又怎样有机结合?这里有两句口诀:面中取点用描写,点面结合说故事。先看一篇例文。灯火彩船情悠悠王群故乡是我县一个边远的小村庄,虽然没有都市的豪华,却有小桥流水的清秀。在故乡的每个日子,令我陶醉在一种故乡的风土和人情之中,尤其令我难忘…  相似文献   

19.
学会抒情     
抒情是作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抒发个人的情感去感染读者、打动人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综观同学们的作文,有的游离于主题之外,有的脱离了内容本身,有的空洞无物,有的无感而发……这样的抒情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是指以形象化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与叙事、说明、描写和议论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方式具体可分为:直抒胸臆、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事、融情于理、状物寓情、咏物言志等.在抒情类作品中,抒情是主要表达方式,是作品打动和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而在叙事类文章中,抒情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结合运用,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相似文献   

20.
记叙·议论     
记叙、说明、议论是文章最基本的表达方式。由于生活本身的纷繁复杂,单一地运用某一种表达方式的文章是不多见的。一般是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是经常出现的。我们前面学过的几篇记叙文就是这样。其中《这不是一颗流星》和《老山界》的末尾都有整段的议论。这些议论都是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