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AA式叠音词、重叠词在语音语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里主要讨论AA式叠音词、重叠词在构词要素与语法功用上的异同.辨别两者的方法是AA式叠音词由一个语素构成,两字拆开不表意,或与原意发生变化;AA式重叠词由两个语素构成,两字拆开与原意不发生变化,或与原意有联系.  相似文献   

2.
也谈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评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本位”理论对汉语研究虽有非常有益的启示作用,但它的立论依据和推导过程是否完全符合汉语实际,能否解决汉语由于基本结构单位不易确定而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却使人产生疑问。为了区分书写单位和结构单位,最好还是用两套术语来表示。作为语素的“字”在汉语里是现成的,而“词”则是从句法结构中分析出来的,因而“字”(语素)是备用单位,而“词”是使用单位,二者为实现的关系,“字”(语素)进入一定结构里才可以看出它能否成词,在不同结构中有可能形成几个不同的“词”。  相似文献   

3.
张威 《职大学报》2013,(1):83-85
聚合词是现代汉语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以四项式为主,由类义语素并列构成,衍生出的意义与各语素意义相关但又更为泛化。这类词除了在形式上有着鲜明的特征外,其语法功能也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词汇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探究现代汉语词汇构造特点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词汇构造主要以单音节词作为基本构成单位,绝大部分为复合词,此外亦有重叠词用来表明其他意义。因此,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需要结合现代汉语词汇构造特点,使留学生对汉语语素、汉字与词语的关系等知识有所了解,并能全面掌握词汇的意义,扩大留学生词汇量,从而提高其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词的构成方式属于词的形式研究,历来人们多把词的形式看作是一种纯物质性的语言载体,而且从词汇学的角度来看,分散的词语就像一盘散沙,无规律性、关联性可言,但是,如果我们对词语进行分析与比较,就会发现词语内部具有多层次的系统性,词语内不但体现出语法意义、语汇意义,还体现出了多角度的文化义。下面是笔者对两种词式的一些分析。1.附加式在现代汉语构词方式中,由实语素和虚语素构成的附加式大量的存在着,它可以分为前附加式和后附加式两种,近年来,这种构词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例如,汉语中以“洋”字作前缀的词语,它的出现有两个…  相似文献   

6.
“解”字自古至今就是一个构词能力很强的语素,如“解释”、“解开”、“和解”等。“解”字在唐代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义项,即“举进士者由州县推荐发送入京”,并以此为构词语素产生了许多与科举相关的词汇。探究与科举相关的以“解”为构词语素的词,有助于认清“解”字作为构词语素在构成新词方面的重大作用,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科举词汇。  相似文献   

7.
说“阿”     
一个名素前冠以“阿”字,这种构词形式此自古然,魏晋以后受佛经的影响其风尤盛.这个“阿”一般认为是发语词或前缀,对此我们不持疑义.但是一般说来作为缀(一)它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也就是说它有源可寻,且从语源看,“阿”和它后面的实素的语义结合具有可解释性.那么,“阿”虚化之前的词义是什么呢?(二)它是一个不自由语素,只能与另一个单音节词构成一个双音节词,不能游离于词以外自由运用,那么“阿”有无以词的形式自由运用的情况,并以此来证明它的初始义呢?我们认为这两个问题有讨论之必要,且本文就是围绕以上提出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的.我们认为前缀“阿”的来源至少有四个:(一)同“(?)”,(二)梵语或其它外来语A或uo的音译,(三)第一人称代词“我”,(四)疑问代词“何”.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帮助"与"帮忙"两个词经常产生偏误,通过分析调查偏误用例,概括出"帮助"与"帮忙"主要有四方面的区别:"帮助"不是离合词,"帮忙"是离合词;构成两个词的语素性质不同,"帮助"由两个动语素构成,"帮忙"由一个动语素和一个名语素构成;"帮助"后常带名宾,"帮忙"不能带名宾,常带动宾;"帮助"是动词,"帮忙"是兼类词。  相似文献   

9.
试析“艳照门”之“门”的类词缀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艳照门”等词语中“门”的语义与“门户”及其引申义完全不用,它虚化为表示“一类事件”的类属意义,给词语增添了贬义色彩;其语法功能也发生了变化,该语素附着在词根之后,在词语中的位置逐渐定位于词尾,并能表示词的体词性质。在传媒的积极影响下,“门”呈现词缀化的一面,仍保留作词根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演变成为一个类词缀。  相似文献   

10.
现行多数《现代汉语》教材中一些章节大都提到“缀”这个概念,在实际讲授中涉及到这一概念的地方更多,足见它在语法教学上的重要.但什么是“缀”教材上没有详细论及.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只是说“加在词根上边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见该书二七一页)但这一“附加意义”具体指什么.教材仅举了一两个例子,我们觉得作为教材有失过  相似文献   

11.
英汉两种语言从语言形态上来说,分属两种不同形态的语言,汉语属“词根语”、“孤立语”,这种语言的词本身不能显示与其它词的语法关系,它们的形式也不受其它词的约束,在语法手段上讲究语序和虚词.而英语属“屈折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主要语法手段是词的内部屈折,一个构成形态可以表达几种语法意义.“无形态语”是汉语与英语的根本差别,而这种差别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因素上对我们接受、使用英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干扰.一、汉语词的多功能性使我们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忽视它们的词类.汉语的某一词类往往不只充当某一种句子成分而是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如动词“学习”: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形素"、"词素"、"语素"这三个术语同出一源,都来自西方语言学中的"moypheme",但所指不同,"词素"、"语素"并不是在语言单位的同一层面上,"语素"是和"词"平行的一个语法单位。"词素"是词的构成成分,是由词切分出来的下位单位。不能因为汉语词的确定存在诸多问题,而"词素"的划分必得后于词,"语素"的确定先于词,就用"语素"取代"词素"。  相似文献   

13.
本例释所收的词共两类:其一、古书上说“孔子去鲁”,现代人说“他去山东”.两句话中的“去”字形相同,意义各异.前者指离开某地,后者指前往某地,古和今的意义正好相反.这是单音词,为数较多.双音节的也有,曹操诗《龟虽寿》中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两句,其中的”烈士”一词指在事业上有抱负的活人,却不是指为国家民族而牺.牲了的人.这一类词,由于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现代汉语中已不使用或仅作为词素出现者不收),我们眼熟,最容易弄错.值得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4.
张威 《职大学报》2013,(4):62-65
聚合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类较为独特而又极具研究价值的词汇现象。聚合词多为四项式,语素间以并列的形式组合,词义具有泛化性。本文尝试以语用学的角度,从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方面揭示聚合词特殊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素辨析     
语 素是音义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汉语语素的辨别主要根据语素的定义。凡是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的 ,原则上作为一个语素 ;读音和意义中有一个不相同的 ,原则上作为两个语素。读音相同指声、韵、调三者完全相同 ,意义相同指几个意义或几组意义能够联到一块。汉语中单音节语素占绝大多数 ,如果读音没变 ,几个意义有联系 ,我们就可以认定它是一个语素 ,否则就是多个语素 ,这里有些语素的分辨简便容易 ,有些就觉得很棘手。吕叔湘先生曾说“辨认语素跟读没读过古书有关系”,1看来有些语素需要从历史变化的角度才好去分辨它。古代汉语以单音词 (只…  相似文献   

16.
0.10“气”在普通话中是一个实语素.例如:a房间里弥漫着一片诱人的香气.b王处长这人没有半点官气.这个“气”在云南话中也有.此外,在云南话里边还有一个在普通话中所没有的“气”.在本文以下的叙述中,我们把在云南话中与在普通话中都有的那个“气”称为“气_1”,而把云南话所独有的那个“气”称为“气_2”.本文首先说明“气_2”是一个意义极为空灵的虚语素(即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的语素),然后再对“气_2”作进一步分析.1.10 考察下列句子:  相似文献   

17.
论外来词的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外来词的语言功用外来词首先是作为语言的存在被视作研究对象的,因此它在语言上的功用是首要的也是特别明显的。它补充了本族语言词汇的某些不足,强化了汉语复合式构词的趋向,促进了词汇的复音化和丰富化。作为汉语的异质词语,它弥补了本族语言构词方法以及能力的不足,并给本族语言开辟了另类造词的新途径。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促进了附加式构词方式的发展仿译词以及某些音译词,尤其是日语来源词语用汉语语素翻译了许多西方语言中的派生词,其中许多词缀用意义近似的汉字确定了,这就给汉语带来了一种比“—子,—儿,—头”有更多实…  相似文献   

18.
语素意识是指语言学习者对词内在语素结构的意识以及操作这种结构的能力。汉语属于语素语言,基本的构词法是复合。在汉语学习中,培养学习者根据语素意义猜测整词意义对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以非汉语成人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语素产生和语素判断两类任务,通过对汉语留学生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汉字命名以及阅读能力的测试,探讨语素意识对汉语留学生阅读能力是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从而证明对学习者语素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字词学习及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注汉语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的口语词和书面语词差异大。这不仅是语体、语用的差异,而且也是汉语两大造词系统的差异。它们共同构成了汉语词汇鲜活而丰富的洪流。从理论上区分口语词、书面语词对解决汉语词汇问题是一个突破口。在应用上,书面语词和口语词的区分与比较,对解决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贡献,还可为辞书编纂、词汇规范服务。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中的“X客”族词主体是类后缀式指人的词,其中的“客”指“……的人”.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认知心理的影响.“客”的高频使用最终使其意义抽象化,而形成“……的人”的认知模型,进而构建出一个“X客”的词语模,这一词语模具有较强的类推构词能力,只要符合“……的人”这一认知模型的表达,都可以构成“X客”族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