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诗芹 《新作文》2022,(2):40-41
[教学目标] 1.明确辩驳之于论证的意义. 2.通过构建认知冲突学会辩驳. [设计简案] 一、导入新课 何为辩驳?苏格拉底和演讲青年关于"不偷盗是美德"的追问辨明的过程就是辩驳.今天就让我们从"苏格拉底之问"中汲取辩驳的智慧,拓展理性思维吧!  相似文献   

2.
辩驳是一门艺术。要使自己的辩驳显得风趣幽默,妙趣横生,容易让别人接受,就要运用一些逻辑知识来增加辩驳的幽默感。运用有关逻辑方法来进行辩驳的幽默辩驳术有十三种,就是:归谬辩驳法;仿照辩驳法;另辟蹊径辩驳法;言此断彼辩驳法;巧设二难辩驳法;同义替代辩驳法;语义及关辩驳法;独立证明辩驳法;巧用否定辩驳法;预设条件辩驳法;比喻论证辩驳法;转移论题和转换概念辩驳法。  相似文献   

3.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大约形成于东汉顺帝年间(126—144),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早在道教产生之前,我国已存在着各种原始宗教习俗。夏商周三代,卜筮流行,崇祀鬼神。战国时,神仙方士自成一家,将长生术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开始有了较系统的鬼神理论。汉初,黄老思想大兴,崇尚道术之士将老子作为祖师崇拜。东汉初,佛教传入,其组织形式、仪式、戒规为中国本土宗教所借鉴,于是中国道教就在古老的宗教习  相似文献   

4.
寒人出身的刘备与曹操、孙氏兄弟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刘备的用人方式因此与曹操有很大不同,而与孙氏兄弟只有某些相似之处。刘备在无任何政治优势的条件下,藉异姓兄弟而奠建功立业之初步根基,藉信义而得人才与民众的普遍拥护,藉真诚求才之心而得天下奇才之感戴。刘备的人格魅力使他网罗了一批忠贞不渝之士,但也因过分重用最先结交的关羽而铸就大错。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之所谓“士”,为仁义之士兼“异能之士”,即士之为士不仅要有以民为本的政治品德,而且要有安邦治国的行政才能。先秦儒家要求王侯公卿尊师重道、礼贤下士,而后者之得为如此,在其因竞相争雄而不能不竞相“养而择士”。先秦儒家于士之“养”态度鲜明,一是“可食而食之”,即指士农工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就如同农夫种粟米,工匠造轮车,商人通有无,士“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亦是自“食”其“功”因而无可厚非;二是“富贵不能淫”,即强调士以“君子当功受赏”为晋身之正道,而断乎“不可以货取”。  相似文献   

6.
在明末清初极为动荡的社会状况下,人们往往举家避难,特殊时期的特殊境遇,更加凸显了家庭之于士大夫安身立命的价值意义。时儒关于家国天下的言说,对于政治——社会秩序的思考,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家庭伦理问题放在了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由于当时家风以整肃为尚,人们对于传统家礼大多过分地拘执与文饰,造成了过分理想化的伦理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巨大落差。因此,时儒对于这种父子伦理困境,多有深切的体会与反思,尤其是黄宗羲、陈确等睿智之士,对于父子之爱等家庭情感因素的重新考量,反映了明末清初儒者在人性观念上的趋向宽容的一些迹象。  相似文献   

7.
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乱世,出现了三种颇具代表性的人,即逆时之士、隐逸之士与顺时之士。他们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逆时之士不满于现实,不愿与世沉浮,他们固守着自己的道,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隐逸之士虽然对现实不满,但不同的是,他们能够超然物外,或游于精神世界,或躬耕于田园;顺时之士与此二者恰恰相反,他们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而成为那个时代的主角。  相似文献   

8.
读书一定要交流。每次和学生们一起爬山,随意交流,都会有所收获。如果说散步是走路的哲学,爬山则是走路之哲学中的哲学。山高意味着日常生活空间的远离,实际上也提供了一种哲学思考的场域。一边爬山一边交流,让人的思想放松,且这种惬意、自由的思维状态能带来灵感的碰撞、思维的上升。你提出一个话题,别人可以提出反对的意见,大家也可以随意辩驳。反对、辩驳都是一种参与。  相似文献   

9.
哲学之士是一群志于真、志于道、志于学的知识分子,他们是社会的良心;利禄之徒是志于利、志于禄的伪学者。从人性的角度考虑,人性的不同需求产生了不同的学术趋向,哲学之士从事学术是为了满足个人及人类的精神需求;利禄之徒以学术为招牌,他们满足的是个人的生物性需求。保持基本的学术修养与学术良知,是区分哲学之士与利禄之徒的标杆,也是成为哲学之士的基本伦理底线。  相似文献   

10.
爱尔兰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宗教在爱尔兰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乔伊斯从小接受耶稣会士的教育,深受宗教的影响和熏陶,但同时他也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反教和叛逆。乔伊斯对宗教的态度始终是暧昧的。在接受与拒绝、崇拜和嘲弄间,乔伊斯逐渐从宗教走向世俗,转而成为艺术的使徒。从灵性生活到世俗生活再到艺术生活,乔伊斯的戏剧人生始终与宗教传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朱熹诗从多维艺术视角抒写了朱熹"士不遇"的情结,蕴含丰富的审美意蕴:壮志难酬、英雄失路的幽愤与失意是士之不遇的基本心态;孤傲高洁、横而不流的个体意识是士之不遇的人格写照;游于自然的情怀与"世间无处不阳春"的达观是士之不遇的精神超越;创办书院、著述讲学的人生实践是士之不遇直面人生的现实定位。朱熹"士不遇"情结生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元化的社会政治体制及朱熹人生旨趣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诗中"士不遇"情结的多维艺术描述呈现出朱熹心灵世界的复杂性与多元化,展示了诗人心理世界所固有的丰富形态和生动特性。  相似文献   

12.
恒山与其它四岳一样,为我国最早的道教圣地之一,早在西汉就出现了道教活动。恒山的宗教活动,特别是道教活动,在我国宗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就连恒山本身亦被宗教化,被道家封为神,被历代王朝奉为帝,千古受尊,香火不绝。 为了加深对恒山宗教活动的了解,本文对恒山的道教和佛教的发展与兴衰予以简述。 恒山道教略谈 恒山及其它四岳,是我国锦绣河山的象征,是我国千山万岭的集中代表。中国,在没有出现道教活动之前,五岳已经形成。因此,五岳不光最有名气,在道教的眼里,认为五岳最有灵气,自古为道家修练之地,历代不少有名的仙人都是在五岳中修道的,即使是在其它处修道者,也要佩带“五岳真形图”。《抱朴子》中记;“凡修道之士,栖隐山谷须得五岳真形图佩之,则鬼魅虫虎一切妖毒皆莫能近。”道教产生于我国,渊源于古代的巫术和秦汉时的神仙术。元代以前,道教无统一章法,道派杂乱。战国时有黄老道;东汉顺帝(126—144)时,张陵倡五斗米道(即天师道);东汉灵帝时,张角倡太平道;北魏太平真君年间,嵩山道士寇谦之在魏太武帝支持下兴北天师道;南朝宋国庐山道  相似文献   

13.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大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现行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认为学士、硕士、博士内在品质的规定性,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仍需进一步加以研究和辨明的重大问题.指出"学士"应该是具有独立生存本领的人,把握了共同生活经验的人,理解了生命价值与意义的人;在此基础上,"硕士"应该是头脑丰富的人,立场坚定的人,有德性、有健全人格的人,是能够为社会贡献成果的人;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博士"应该是学贯中西之士,文理融会之士,情智双修之士,学问精深之士,守成创新兼备之士.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是文字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声音的艺术、色彩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它应当是引导学生鉴赏文字之美的沙龙;是充满机智唇舌利剑地辩驳或满含幽默口若悬河地表述的舞台.  相似文献   

16.
一屈原苦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杜甫长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以儒治世、求仕申志、殉道不悔、积极用世的人文精神是人类的希望。孔子说:“士志于道。”西方学者也认为:“知识分子事实上具有一种宗教承担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孟子深刻揭示了士入仕的核心内涵与伦理规范,将政治与伦理紧密相连。他认为士入仕是一种君子之事,是在一定政治环境中能够从仁义之道的志业。并且,孟子将士阶层及其入仕的伦理规范归结为士的人格、士志于道、士的道德责任三个层面。孟子认为,士的人格是以保持自身尊严的大丈夫为目标的;士志于仁义之道,以弘道为己任;士的道德责任是致内心而生发出来的关怀天下的良心。孟子的思想也具有当代价值,继承和发展孟子士入仕的思想,对于当今有志于从政的知识分子来说,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唐君毅是现代新儒家中最富有宗教情怀的哲学家。他深刻发掘儒家文化的宗教精神,详细阐述其宗教意义,在认真比较世界各大宗教思想的基础上,凸显中国儒教的特色,并提出建立一种由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发展起来的中国新宗教,以实现"为四海之人道立极,为世界之宗教立枢,以转移世运,斡旋天心"的宗教般宏愿。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宣城诗歌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出现了以"宣城四士"为核心的诗人群.该诗人群成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宣城本土诗人,一类是非宣城籍诗人.诗人群成员之间关系较为密切,在诗歌创作方面相互学习,彼此切磋.诗歌创作观念方面,受苏轼和江西诗派的影响,而又摒弃了江西诗派过分追求瘦硬奇拗的风气.他们的诗歌创作严守格律,讲究"镕化之功",追求平淡自然.  相似文献   

20.
不死之药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之,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