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而上学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的命运,尤其是它在近、现代哲学革命中的发展历程,对当代哲学重建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形而 主题和本体论,由古希腊哲学家规定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在发生认识论转向的近代哲学中,形而上学被哲学家们运用于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并得到了新的发展。即使在“拒斥形而上学”运动中,它也没有因曹到批判而退出舞台。相反,现代哲学家们一直致力于重建形而上学,因为它是人的禀性,是哲学的基础。但是,重建形而上学必须以人及人的实践为出发点和核心;东、西方哲学精神的融合是未来形而上学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从《围城》说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钟书所言的“围城”实际上是中国传统化的“围城”与西方现代化的“围城”,走出传统化的“围城”意味着钱钟书对中国化现代化的追求,打破西方现代化的“围城”暗示了钱钟书对现代性所造成的负面效应的批判。钱钟书的围城就是每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围城,走不出传统化围城但极力想走出传统化围城,每一个现代中国人都不得不面对了传统化与现代化的双重围城。  相似文献   

3.
形而上学不只是孤立、静止、片面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合理含义还指“体”系之学、超越之学、反思之学,马克思本人的哲学鲜明地体现出形而上学的这三个维度,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却失落了其神韵和真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亟需重建形而上学维度,以积极回应时代提出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形而上学在我国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反科学的哲学方法论。而本文却以形而上学及其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的命运为起点,依次阐述了辩证的哲学方法论包括辩证的思维和形而上学的反映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以及形而上学方法论在辩证哲学中的运用就表现为它以观念的形式和体系构成方式去反映哲学思想,使哲学能够以一定的稳定形式固定下来成其为哲学。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形而上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的呼声加剧了我国学术界梳理、沉思、拣选传统化的急迫性。选择哲学这一化核心内容为切入点,把我国传统哲学基本精神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天人合一”宇宙观,人与会(社会)关系上的亲亲人伦价值观,自然、人与自我关系上的直觉思维方式,并从现实出发予以评析。  相似文献   

6.
晚年胡塞尔与后期海德格尔不约而同地都成了“危机哲学家”,但他们对现代实证科学的本质和形而上学基础以及现代科学危机的实质和根源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在胡塞尔看来,随着“超越论的主观主义“对“物理学主义的客观主义”的胜利,现代实证科学将恢复它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意义,从而摆脱它面临的危机。对于海德格尔来说,要想摆脱现代实证科学的危机,就必须彻底抛弃整个现代哲学把自然对象化、把世界图象化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说明本体论意义的形而上学怎样演变为方法论意义的形而上学基础上,论述形而上学里维实质上就是知性思维.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是欧洲近代哲学,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和康德以前的唯理论哲学所共具特征.在批判这种思维方式时,应看到它不但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人的认识不可缺少的环节.知性形而上学在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长足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各门具体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在实践和现实生活中,必须坚持它在相当广泛领域中的正当性和必要性,才能真正坚持辩证法.  相似文献   

8.
教育哲学的本性在于提问。教育哲学的不足表现为教育哲学提问能力的不足。教育哲学不仅要学会提问,而且要学会“形而上学”地提问。能否正当地提出教育的形而上学问题,是教育哲学之为教育哲学的标志。教育的形而上学问题,也就是能够提出“问题”的“人”的问题。任何对教育的提问,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正当地提出“人”的形而上学问题,有助于人对于其生存处境的把握和意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关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是人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对象向人的转化这个双向过程在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反映及其成果。化成为传统并能够流传下来,关键在于它是一定的人们存在和发展的一定历史方式。在化研究方面出现的“优劣论”和精神糟粕论”都有其难以克服的缺点。研究传统化应该树立问题意识,掌握整体的和辩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每种化都有其独特的核心理念,中国传统化的核心理念是“仁”,“仁”是二人定义一人的人伦理念。化的核心理念造成了个体的基本人格结构,化对个体人格形成的根本影响方式是同构投射。根据化核心理念理解个体的基本人格结构是理解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关键。基于“仁”的中国传统化造就了中国人的基本人格结构,而这正是在不同化背景下依然按照“仁”的核心理念行为的中国人之所以具有基本的民族性、国民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