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反腐倡廉取得效果的前提和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则是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目前高校在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上还存在问题,本文通过探讨制度执行力的途径和对策,进一步强化高校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构建对于遏制高校腐败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高校建立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重要意义,论述了教育、制度、监督一体化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3.
从制度建设科学化内涵的阐述开始,分析当前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思路.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必然要求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艳  陈晶 《华章》2013,(28)
近年来,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实践中也还存在制度宣传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完善、制度执行力不强这三个突出问题,影响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宣传教育,增强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加大高校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度,打牢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是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制度建设的进程明显加快、内涵不断深化、外延逐步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体系逐步完善、效果日趋显现等方面,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集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落实有待进一步到位等。因此,在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制度建设与制度集成、制度建设与有效预防、制度建设与贯彻执行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制定制度重要,执行制度更重要。因此。强化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本文揭示了高校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现状以及制约高校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提高高校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洪念生 《考试周刊》2012,(66):161-163
高校反腐倡廉工作是全党全国反腐倡廉工作鲢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着力点是“执行”,经量“执行”的重要标准是“执行力”。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过程中。制度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制庄将丧失其价值和意义,会引起人们对制度正确性的怀疑,甚至会藐视制度的存在。因此,有制度不执行或执行不力比没有静度更具破坏性。近年来,高校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但贪污腐败案件依然频发。根源在于反腐倡廉制度执行不力。因此,如何加大高校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是高校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必须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提高制度执行力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重要保障。文中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反腐倡廉制度执行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通过科学设计制度、创新工作方式、破除关系网和实施效能督查等措施,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推动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9.
作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校办产业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显得尤其重要。重制度、轻执行的现象必须得到有效遏制,否则将影响到校办产业的发展。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抓好制度执行,既是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因此,高校校办产业反腐倡廉工作能否取得成效,不仅取决于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状况,更取决于制度的执行程度。  相似文献   

10.
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对遏制高校腐败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高校腐败产生原因的分析,指出了目前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新时期高等院校反腐倡廉工作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把自律要求和他律措施结合起来, 把各级党组织反腐败的基本经验与高等学校拥有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 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 构建有高等学校特色的惩防腐败体系, 应该而且是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12.
大学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基地,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学承担着新的重大时代责任.当前,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倡导先进文化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功能,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思路应从精神、制度、物质和行为等多层文化系统方面采取切合实际的建设策略,不断总结创新,发挥文化特质的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舆论生态的转型也体现了并影响着当前的反腐倡廉整个生态环境的变化。党委和政府应主动整合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纪委监察已有的各方资源优势,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思路,以民主开放的理念,以权力制衡和制度约束为核心,以道德秩序和理想信念重塑为先导,以革新纪委监察的反腐模式为抓手,致力探求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科学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4.
科技在反腐败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抑制腐败动机、减少腐败机会、打击腐败行为。但科技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科技反腐本身有其局限与负面影响,并存在过分重视科技应用而忽视制度建设的风险。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地区之间的"技术鸿沟";提升科技在反腐败工作中的适应性;建立反腐舆情监测系统;在全社会推广电子货币技术,为公民设置信用保障号码,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反腐倡廉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论断和新要求。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反腐倡廉建设,找准为事业发展服务的定位,着力推进惩防体系的建构,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拓展纪检监察工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提升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充分认识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肾迫性、全面把握指导思想和政策方针、努力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科学构建责任体系和责任内涵、积极完善制度体系和制度内容、突出抓好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不断强化廉洁教育和廉洁文化、主动推进理论研究和方法创新、严格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和人员、继续加强职能部门和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17.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独特的廉政管理和廉洁教育的困境。从分析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缺乏成效、高校腐败案件逐年多发、高校廉政管理机制没有形成等问题,提出建立符合教育特征的廉政制度体系,从制度建设层面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反腐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反腐败要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相结合,把握反腐斗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在科学认识、指导思想、工作思路、领导体制、工作原则和工作格局等六个方面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反腐倡廉理论。这一伟大的理论创新突出表现在:对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反腐倡廉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有了更高评价,对反腐倡廉的形势有了新认识,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指导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新思路,创立了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新体制,确定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六大原则,确立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制度建设是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中最具创新意义和最具特色的部分。文章分析了邓小平行政伦理的制度建设思想:制度德性优先于个人德性;行政伦理需要具体的制度支持才能实现;构建行政伦理的监督机制是对权力进行监督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围绕廉政建设与反腐败这一行政伦理的核心问题,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行政伦理监督机制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