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作文难就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消除他们对习作的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习作、乐于表达呢?我认为可以从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培养习作能力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语文教师花大量时间辛苦批改和讲评作文,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和评讲却并不"买账",作文教学往往出现"教得累,学得苦,效果差"的局面。这样的作文教学把着力点放在了学生的写作上,其实只是关注写作的结果。为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进行了作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探讨与实践。一、帮助学生懂得评价标准,让学生树立评价意识许多教师的作文课就是纯粹地评判学生习作,似开"表彰大会"或"批斗大会",梳理出优秀习作的成功之处和问题习作的存在问题,一一举例进行分析。这些教师的评判尺度,基本是套用中考作文阅卷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谈起作文,教师虽然绞尽脑汁,但学生依然愁眉苦脸。近两年来,我以中、高年级习作教学作为切入点,就学生习作中"写什么"、"怎样写"这两个难题,在日常教学中开展生活化作文的研究,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从课堂中学习写作方法,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小学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评价又是习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然而"以教师批改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桎梏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有效的习作评价能够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力,增强写作信心,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很多老师的作文教学注重写作指导,而轻视习作评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评改习作,教师们的"放手"已成定局;而努力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则势在必行。教师应以"趣"字当头,从"趣读""趣改""趣评"三方面入手,抛砖引玉,由扶到放,切实提高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一半"。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他们下笔有神,乐于写作和善于写作,需要教师寻找一些方法作好他们的引路人。一、让学生有"路"可走的前提是作文要贴着学生教(一)根据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教学内容写作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学生写作的实践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构成作文知识和能力要素来  相似文献   

7.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习作的生命是真情实感。"而体验,就是连接语文和生活的一座桥梁,是为习作注入情感生命的一泓"活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感性认识,才能使学生乐于写作、善于写作。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的习作教学,谈谈引进有效体验,激活作文课堂方面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小学三年级的习作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写作时不知该写什么,不知该怎么写;教师教学时重语言材料积累,轻写作方法指导。"采蜜作文"为解决这两大问题而生,它提倡教师在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进行习作训练,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材料的能力。从"格式要求""操作模式"和"实践成果"三个方面系统介绍"采蜜作文"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习作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重要的内容,但我们教师普遍感觉习作教学难教。写作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三无"的状态,即教师教作文无法,学生写作文无奈,习作教学无效。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习作意识和读者意识的培养。教师的这种"忽略",直接导致学生错误观念的形成。这就是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习作的根源所在。教师的无法和学生的无奈直接导致了习作教学的无效。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呢?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提高自主表达的水平,增强乐于创新的欲望,教师可以从寻找习作教学的突破口入手,把握练笔的好时机。叶圣陶先生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累。"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十分注意改革作文指导的方法,寻找教学的突破口,以盘活习作素材,使学生写作时,不怕思路打不开,不会没东西可写,让学生"用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11.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技能",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分层指导写作,学生互评互改,开展活动激趣等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习作中来。同时,根据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举办一些作文知识竞赛或讲座,对于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写作技能的提高也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2.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是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课题。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三个三"措施,即坚持"三化",引导学生累积素材,强调"三善",拓宽学生写作思维,实施"三训",提升学生语言运用和主观表达能力,从而构建有效的习作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让不少的语文教师发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作文的创新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语文教学的难点,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给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教师只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在以往传统写作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作文的"源头活水",以学生写作为主体,以真情实感为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宽习作的途径,开放习作的形式,激活学生写作兴趣,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相似文献   

15.
在自主写作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条件和足够的空间,缓解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富有新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在习作教学中,让学生在身心全然释放的状态下习作,自然、恬静和谐。学生的习作热情高涨,学生各种创意的表达自然流淌。激发并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其把习作当作表达真性情、真情感的舞台,也增强教师作文教学的信心,提高作文教学能力。同时对自主作文的内涵有了明确认识。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16.
正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小学生作文质量差、写作速度慢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里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写作"无米下锅";二是作文训练过程粗疏;三是教师作文批改任务繁重,且对学生的作文改进收效不大。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有鉴于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的作文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认真  相似文献   

17.
作文批改不是对习作结果的最终鉴定,不是作文教学的最后一道工序,而是改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最终使学生掌握写作技能的过程,是作文指导的延伸、扩展与补充。本文从教师面批方面探讨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等问题,在作文面批过程中,教师能获得问题反馈,及时调控以改进自己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葛艳华 《中国教师》2014,(19):70-72
<正>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题之一,而其中的难点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评析缺乏有效的抓手。如今大多数的习作评析就像粗略地"把脉"一样,简单化(笼统地打个分数代替评析)、空洞化(教师对作文的评语往往缺少"依据"支撑,从而缺少说服力而不能引起学生重视)、片面化(作文讲评课只选几篇优秀作文展示,大多数学生的习作得不到解剖)的现象比较严重,作文评析难以表现学生的"写作状态"——学生进行某篇习作时所表现的审题把握、立意构思、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知能情况,更难以  相似文献   

19.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线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而作文,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特殊作业,完成这种作业要有相应的能力作为保障.任何一个教师或家长都不会奢望一个没有写作能力的学生或孩子会自己完成这种特殊的作业.正因为这样,"习作"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个难题,他们常常望而生畏,想而却步.我想,在作文教学中,要解决这个难题,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关键.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作文教学质量?下面本人从四个方面浅谈新理念下的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一线教师的习作教学常会忽视写作的真正源头——生活,让写作成为了无"源"的纯文字活动,导致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常会翻书抄袭,或是胡编乱造,或是照他人仿写……这样的写作教学往往难以实现高效。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无材料可写,教师也会觉得习作难教。叶圣陶曾指出写作的源头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学生的写作活动与文学创作活动一样,他们作文的源泉也是社会生活。所以,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