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将"可视化"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能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提升解决问题的理解力,促使认知结构重新组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唤醒学生的思维,探索有效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更具连贯性、结构性和生长性,是数学教学的目标。教学中,教师要尝试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引发思考,在自主探究和直观表达中展示思维过程,在链式思维中促进思维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主要的思维力量聚焦于过程探究、方法思考等层面上来,以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要积极实施物图沟通,使图形表象更明确;图文并行,使探索过程更明晰;看思交融,使问题研究更简明;具象活动,使知识学习更深刻.这样能使知识建构更完美,让学生思维"可视",促进他们对几何知识理解的深...  相似文献   

4.
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时需要的一种重要能力.所以需要教师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中,从预习出发,引起探究的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让兴趣潜藏其中;在课堂上,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自主思维,兴趣得到放飞;生活中,让学生自主快乐地思考,提供学生思考的不竭动力,让兴趣的无限延伸.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中存在三种思维活动。一是专家的思维活动,通常以演绎的形式将繁杂的思维过程处理成凝炼的思维结果,以书面语言为载体出现在课本上;二是教师的思维活动,以教案、板书、语言、教学手段为载体呈现在课堂教学中;三是学生的思维活动,以答问、操作、作业、参与活动等形式反映出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  相似文献   

6.
数学"童画"是可视化教学的一种形式,它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表达、想象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把学习的过程、方法、思维等以视觉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现学生思维的发生、发展,这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引导,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路径,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小学生来讲数学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可视化"将思维发展有声化,从多种感官对小学生进行刺激,激活他们的思维,要将书本上静止的图文信息视听化,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数学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数学中抽象的思维模式化,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容,在知识转化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问题进行思考,以全新的思维培养模式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必须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在注重思维结果的同时,更注重思维的过程,让学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明了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9.
<正>思维可视化是指利用实物、教具、模型、语言、符号等将原本看不到的思维过程有效地展示出来,让其变得真实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说一说、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等活动,运用多元表征来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可视、可感、可触摸,能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引导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进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一、语言表征,让思维听得到  相似文献   

10.
将思维可视化应用于数学实验教学,可以展现学生实验中的思维过程,把抽象的研究对象变得可感、可视、可触摸,有利于教师进行有效引导,进一步提升实验效果,优化学生思维发展路径.教学中通过多元表征、搭建"支点"、系统建构让隐性思维显性化,抽象思维形象化,零散思维结构化,为数学实验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曹忠娟 《考试周刊》2011,(11):59-60,195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发展其数学能力的有效措施。因此,教师应将数学家或作者的思维过程,以及自己处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借鉴、理解思维方法;也要让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曝光,便于教师反馈评价,形成教与学的思维回路。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思维,也可纠正错误的思维,从而培养理性思维,优化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莫正云 《江苏教育》2022,(89):75-76
<正>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是数学课程育人的重要目标,教师应当把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作为“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和衡量指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质态,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真正发展。1.创设合宜情境,挖掘思维发展的生长点重视创设合宜情境,讲求教学情境的科学性,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首要环节。第一,创设真实情境。  相似文献   

13.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对发展学生能力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数学概念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经过思考,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过程,弄清数学概念.只有让学生经过一定的思维制作过程,才能把所学的概念化成自己的财富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自己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59):68-69
数学思维就是思考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启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够使小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考虑问题,这将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抓住教材的特点,创设条件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维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决定学习效率。思维可视化教学的运用,把不可见、抽象的思维过程以简单直观的图文方式进行深层剖析并展示出来,把静态的数学教学转化为了动态的数学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掌握结构规律、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发展思维能力。本文通过探讨思维导图、微课、制图体验对于小学高段数学思维可视化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6.
1 为什么要让学生反思数学学习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应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 ,设法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才能让知识得到“同化”和“顺应”。但是数学本身的抽象性、数学推理的严谨性、数学活动的探究性、数学语言的特殊性 ,决定了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中学生 ,不可能一次性直接地把握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例如碰到问题怎么办 ?产生了错误怎么办 ?这时就需要学生进行反思。反思是指对自身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  相似文献   

17.
<正>“图解数学”指的是运用图形、表格、公式等可视的方式把学生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小学数学随着年级上升,数学问题逐渐变得既抽象又复杂,图解数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动态化。  相似文献   

18.
夏苇 《教学月刊》2021,(3):32-35
思维可视化工具以视觉表征的形式呈现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学习内容,将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到导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思维过程和学习成果可视化,将知识变成训练学生有效思考能力的载体,发展思维品质与核心素养,实现从"知识灌输"到"能力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莫微佳 《教学月刊》2023,(10):43-47
“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精准分析学情和生成反馈,注重结果的生成过程。教师要明晰以数据赋能为背景的“教—学—评”内涵,建立以思维画像为核心的可视化架构,以精准定位让学习目标可视,以反复暴露让思维过程可视,以系统开发让学习评价可视。教师要利用情境化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的思维在一系列学习行为中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展示与暴露,并结合其迷思点,在高效的交互过程中实现思维共享、精准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出思维训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以学情为“基础”、以练习为“抓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习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