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和谐德比     
上赛季埃托奥炮轰小罗,引来整个西班牙足坛的哗然。克鲁伊夫曾在专栏中谴责那些疯狂炒作的媒体:他们总拿着放大镜看小罗。此言虽然有一定可取性,但无可否认那些球星或他们之间的龌龊,确实给了媒体肆意攻击的鸡蛋缝。上赛季巴萨和皇马都因为球员或教练之间的不和而导致成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当地时间7月17日晚,罗纳尔迪尼奥正式签约AC米兰,从而宣告为时五年的巴萨生涯彻底结束。下赛季,小罗就将在AC米兰、在亚平宁半岛迎接新的挑战。值此离别之际,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让影像回到五年前,从头开始回忆那段经典至尊的10R时光,回忆那些不可磨灭的10R奇技。华丽过人,诡异传球2003年7月,新上任的巴塞罗那主席拉波尔塔以3300万美元的高价击败了曼联和皇马,将小罗从巴黎圣日耳曼招致帐下。从此,一段属于小罗的神奇岁月在巴萨上演。在巴塞罗那的五个赛季里,小罗帮助球队夺得了两次西甲  相似文献   

3.
即便是再给我一万次机会,我也肯定预测不出2006年德国世界杯最令人失望的大牌球星是那个黑黑壮壮的、永远面带微笑的邻家男孩小罗!很简单,小罗的成功不搀杂任何功利和人为色彩,他没有投资商追逐的用以吸引女孩子眼球的阳光的面孔,他没有可以借助的、足以提高自己人气的显赫家世背景。他只是一个喜欢踢球、偏偏又天赋异禀的巴西男孩,当他用炫目的足球舞蹈令所有球迷们着迷时,  相似文献   

4.
三人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但当卡梅隆·安东尼、小罗、德罗巴并肩时,这谁是师傅还真不好说。要论技术,小罗肯定是师傅,要论身板,安东尼要压倒德罗巴,要论足球,安东尼又完全是门外汉,而德罗巴又是技术与身体并举的强人,算了,如此整下去也没完没了,在这三个人身处的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5.
揭你的老底     
遭揭NO.31——罗纳尔迪尼奥 世界杯进行得如火如茶的时候,正是小罗风光无限的时候。一时间小罗觉得身边恰如雨后春笋般忽然涌现出许多“亲朋好友”,大家争先恐后地述说着他们和小罗之间颇深的渊源。一个叫莉萨的舞女更是跑出来大暴他们之间难忘的一夜情,绘声绘色,详尽得让听者尴尬。最让小罗难堪的是,莉萨还将他假冒罗纳尔多的事一并抖落出来,原来,小罗在刚结识莉萨的时候为了讨得芳心竟声称自己是罗纳尔多。  相似文献   

6.
又见兔牙     
唐瑭 《当代体育》2011,(35):44-45
那个长着可爱兔牙的小罗终于又回到了球迷面前。在回到巴西联赛八个月、阔别巴西国家队十个月后,罗纳尔迪尼奥终于回到了巴西的首发阵容中。自从今年初小罗从AC米兰重返巴西后,尽管立刻他就帮助弗拉门戈取得了里约州联赛冠军,但更多人认为已经30岁的小罗此举是为了"养老",毕竟他已年过而立,且错过了南非世界杯,而已他届时34岁的"高龄",再将2014年世界杯作为奋斗目标显然并不现实。  相似文献   

7.
黄少武  张晓芹 《钓鱼》2007,(6S):36-36
本人用空心菜钓草鱼纯属偶然,在我的思想中钓草鱼应是以嫩草为主,虽说从钓友那里听说可用菜叶、嫩玉米、南瓜花等,我也做过一些尝试,但并没有什么效果。而在我的潜意识中空心菜的汁但是都是一二两的小罗非,直到八点多天气开始热起来,我们还是没有钓到像样的鱼,而且小罗非越来越多,大家都有一些烦躁,我心想今天肯定没有什么收获。  相似文献   

8.
孤岛钓鱼记     
夏风 《中国钓鱼》2006,(11):66-66
我可以忘记初恋,但我忘不了2005年“十一”垂钓的情景。那天,我和楼下的姜师傅天没亮就赶到了群山环抱的浩瀚而又神秘的襄樊市南漳县云台山水库。  相似文献   

9.
王华良 《中国钓鱼》2012,(10):10-11
华北地区著名的大型水库——西大洋水库的大坝外面有许多以库水为水源的养殖塘,其中一部分养殖塘专养罗非鱼。每年的中秋节前后,这些养殖塘里的成年罗非就会被塘主捕捞出售一空,于是,里面剩下的就只有那些没有经济价值的次生小罗非了(小罗非大者百余克,小者不足10克)。由于罗非鱼都是从南方引进的“热带鱼”,所以,进入“一场秋雨一场寒...  相似文献   

10.
怪异小罗     
本身长相就相当特别,又有表演天赋,小罗有充分的理由成为搞怪专家,在帅哥遍布球场时,怪异  相似文献   

11.
小罗为巴萨攻进50球 面对桑坦德的比赛,身患流感的小罗依然出现 在巴萨的首发阵容中,他不放弃任何一次可以证明 自己才华的机会。比赛进行到第4分钟,巴萨就意 外获得了点球良机,不料小罗主罚的点球竟然被桑 坦德竞技门将扑出。不过点球失手并没有影响小罗 接下来的发挥,第54分钟,小罗带球闯入对方禁 区,桑坦德竞技后卫情急之下倒地铲球,小罗应声 而倒,主裁判毫不迟疑地判罚第二个点球。挑战对 手,也挑战自我,小罗依然选择将球罚向球门左 侧,这一次他得手了。虽然只是进了一个点球,但 小罗狂喜飞奔庆祝,他调皮地数了数右手五个手 指,原来这是他为巴萨打入的第50个进球。还不到 三个赛季,就有如此神勇的表现,小罗不愧为足球 先生和金球奖的双料王者。  相似文献   

12.
仿佛是一种巧合,又像是一种必然,从2003 年到2004年,世界足球先生的荣誉在两个优秀的中 场球员之间完成传递,但是这短短一年的距离跨越 的却是一个时代。从齐达内到罗纳尔迪尼奥,世界 足坛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罗纳尔迪尼奥是第四位获得世界足球先生荣誉 的巴西人,比起他的前几任同胞,小罗的当选似乎 更加幸运。2004年的小罗既没有联赛冠军的头衔, 也没有洲际大赛的佳绩,他征服评委的最强理由是 他无法抵挡的个人魅力。如果说在2002年世界杯上 的那一脚神奇吊射只是罗纳尔迪尼奥向世界足坛最 高荣誉发起冲击的一次预告,那么2003年的小罗就 已经开始了全面的攻坚。转会巴萨无疑是实现理想 的开端,在小罗登陆西甲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巴萨 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一个战绩糟糕、经营 混乱的堕落豪门变成了一支让人兴奋的超级强队, 上赛季神奇地从联赛第十一名步步紧追至第二名, 并取得冠军联赛的资格,本赛季又在联赛积分榜上 一路遥遥领先,并顺利晋级冠军联赛16强。 这是一个呼唤新领袖的年代,小罗的出世正逢  相似文献   

13.
亲切小罗     
全世界球迷都喜欢小罗,因为作为足球运动员的他的确值得喜欢;全世界球迷都关注小罗,因为从他身上的确能找到被关注的焦点和价值;全世界球迷都追捧小罗,因为他的确具有偶像的气质和天生的顽皮和幽默……对待球迷,小罗就像对待他的家人一样热情,对对小罗,球迷就像  相似文献   

14.
上期简要回顾:罗纳尔迪尼奥成长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望,父亲过早逝世,使得小罗家里更加贫寒,后来他跟着哥哥学踢球,开始了足球的“启蒙教育”。此外,上期由于失误,把小罗的母亲也归到了远去之列,特此更正,小罗的母亲现和小罗居住在巴塞罗那。  相似文献   

15.
从走下神坛到失魂落魄,从宠儿到弃儿,罗纳尔迪尼奥浪费了那几年最好的青春,如今身处逆境又获得新生,英雄迟暮却宝刀未老,末日之后的这一年,那个渐行渐远的小罗似乎又回来了,虽然标志性的笑容多了些岁月积淀后的沧桑,神乎其技的脚法也因往昔怠惰不再收放自如,但那个坚持快乐至上的罗纳尔迪尼奥也从未远离这片绿茵. 在远离主流赛场的数年之后,随着母队米内罗竞技在本季南美解放者杯的登顶,罗纳尔迪尼奥重回人们的视野,而再返欧洲踢球的话题也被摆在台面上,比起这些,唯让小罗无限渴望的恐怕只有明年在本土举办的世界杯,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找到最初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下一个辉煌     
尽管在过去的一个赛季里,小罗不再是镁光灯下的焦点,足球场上成王败寇的例子实在太多,人们总把巴萨的沉沦与小罗联系在一起。而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是,在小罗初到巴,萨的2003/2004赛季,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帮助巴萨完成了绝地反击,夺得了联赛亚军,他立刻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在终于率队夺得了联赛冠军后,2005/2006赛季冠军联赛的冠军更让人们把新一代球王的头衔冠之于小罗头上。仅仅两年之后,小罗在巴萨的低迷中饱受指责。困境之中,小罗还会用微笑来面对,还会用自信来回答吗?  相似文献   

17.
我当了逃兵,又被“押送”回队 没人同情一个懦夫,所以一直没人来劝我。 我绝望了。 想想马教练的话,我还呆在跳台上愣神有什么用呢?趁大家都不在了,我灰溜溜地从7米多高的地方一步一步退下来,然后匆匆走进更衣室,匆匆换好衣服。 我想回宿舍取我的行李,又怕碰上教练或队友们,被他们笑话丢了面子。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有了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心情开始被一  相似文献   

18.
亲情德比     
巴塞罗那:亲情指数7在绯闻方面独占头版头条,在家庭情感关系上,小罗同样具有一哥风采。主将出马,巴萨的亲情指数自然不低。去年9月出版的欧洲名人花边杂志《心》在西班牙各大报刊亭一上摊就销售一空,这期杂志之所以洛阳纸贵,完全是因为与小罗及其家人有关。杂志向我们展示了小罗富有亲情的一面,在巴塞罗那的海滩上,小罗与家人尽情嬉戏,他  相似文献   

19.
谣言德比     
巴塞罗那:谣言指数8本赛季伊始,巴塞罗那媒体就开始大肆炒作小罗逛夜店、准备转会等传闻,同时他们一致热捧梅西,并将含着奶嘴的博扬视为小罗的不二接班人,一副不把小罗逼出诺坎普誓不罢休的架势。而在球队取得四连胜,梅西状态如日中天,亨利逐渐找回进球感觉的时候,小罗对于巴萨来说似乎更加无关紧要了。前文提到过,巴萨俱乐部要对这一局面的出现负主要责任,若非他们有意为之,御用狗仔们岂敢如  相似文献   

20.
家书万金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肯花费数小时甚至更久。来手写一封家书,又有多少人知道如今一封发往外埠的平信,该贴多少钱的邮票?多年前的那些手写家书,就这样被湮没在高楼及人们匆匆的脚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