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学唱《钟声叮叮当》,领会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钟声》)教材分析:《钟声叮叮当》曲调短小精悍,是一首旋律优美的二声部合唱歌曲。6/8拍,D大调式。在旋律方面,歌曲共有四个乐句,第三句是第一句下方二度的模进,第二句和第四乐句有一个四度的音程跳进,在平稳中呈现起伏,仿佛动听的钟声在不断地敲打着。歌曲的低声部,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三部轮唱歌曲《美丽的黄昏》年级:五年级教材分析:苏教版第九册《美丽的黄昏》是一首简易而富有效果的三部轮唱歌曲,全曲只有三个乐句,一、二乐句构成美妙的三度和声,第三乐句连续的“do”音进行实际是主音的持续,在轮唱过程中实际形成了三部合唱曲“叮咚叮咚”描写平静的教堂钟声,使全曲显得宁静而美妙。  相似文献   

3.
课型:歌唱课年级:三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恰利利恰利》及进行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教材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开心里个来》)。教材分析:歌曲《恰利利恰利》共5句,前四句以"X XX XX XX X"节奏型贯穿全曲,第五乐句是以轮唱形式的合唱,第一声部先唱,第二声部是第一声部节奏的浓缩与模仿,好似回声的效果,表现了印尼农家人愉快耕种的场景。  相似文献   

4.
<正>课型:唱游课年级:一年级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随乐律动、节奏编创、音效编创、合作表演。(歌曲《大雨和小雨》选自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三课。)教材分析:歌曲《大雨和小雨》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下雨时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声响及小草被雨水滋润的喜悦景象。歌曲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为2+2的结构,前两小节由sol mi la三个音构成,  相似文献   

5.
正课型唱歌课年级四年级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友谊的回声》;学习力度记号:f、p教材分析:《友谊的回声》是一首充满童趣的的儿童歌曲。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为二四拍,二段体结构,A乐段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旋律层层上升又缓缓落下,富有起伏感,仿佛是视线随着延绵起伏的群山而移动。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由低向高的旋律进行,发出了越来越热情的呼喊,并  相似文献   

6.
<正>课型:歌唱课年级:四年级教学内容:《唱脸谱》(选自冀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歌曲《唱脸谱》是一首将流行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的戏歌。二段体结构,第一部分包含四个乐句,作者运用了节奏的拉长或紧缩,并将老北京方言和常见的英语词汇融入其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第二部分也包含四个乐句,其中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结构完整。第四乐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拖腔,  相似文献   

7.
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 三年级 第八课 教材分析: 《桔梗谣》这首朝鲜族民歌优美动听,富有舞蹈特点.歌曲采用3/4节拍,音乐轻快明朗.歌曲为七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第三、四句和第六、七句是第一、二句的变化反复,第五乐句加以衬词,旋律作了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一年级教学内容:歌曲《谁唱歌》(教材选自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教材分析:《谁唱歌》是一首轻松、活泼的儿童歌曲。C大调,四三拍,由四个规整的乐句组成。旋律进行以分解和弦式的跳进音程为主,最突出的特点是第二、第三乐句均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采用了同头换尾式的重复创作手法,恰当地表现了歌词接二连三的问话。歌曲旋律、节奏与歌词巧妙地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模仿了小动物的叫声,情趣盎然,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与表演。  相似文献   

9.
正年级:二年级课时;一课时课型:以编创为主的综合课教材内容:人音版《音乐》第三册第五课表演《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材分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蹈》是一首2\4拍、大调式、有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波兰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舒畅的旋律,活泼跳跃的节奏,生动的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的憨厚、可爱的神情。歌曲四个乐句运用了旋律重复变化的手法,歌曲结构方整,其中XX X节奏贯穿全曲。  相似文献   

10.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爱雪莲花》(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音乐课本第四册第八课《新疆好》)教材分析:《我爱雪莲花》是一首根据新疆哈萨克民族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2/4拍,曲调清新优美、明快活泼。  相似文献   

11.
课题:歌曲《小树快长高》教学对象:二年级教材分析:歌曲《小树快长高》源自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一课。它是一首欢快的、充满乐趣的儿童歌曲,以形象、浪漫的语言,充分表达了孩子们喜爱小树,期望小树快快长高的心情。全歌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  相似文献   

12.
薛晖 《儿童音乐》2015,(3):44-45
一、案例描述课题:《我是小小音乐家》课型:唱歌课教学年级:小学三年级执教教师:湖南一师二附小周敬雅教学过程记录:1.听赏歌曲第一遍。提问:这三位小音乐家住在哪里?他们都会什么乐器呢?2.学唱乐句。3.学习旋律。(1)比较旋律的不同之处。歌曲一共有五句旋律,先请大家来看看第一句和第二句,你能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吗?我们来唱唱这两句。  相似文献   

13.
《秒的认识》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案例一、辅助1.导入课题[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59面的主题图录像]师: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人们在干什么?生_1:大家在倒计时。师:我们一起来倒计时,好吗?师和生:10、9、8、……、1。  相似文献   

14.
谢小立 《小学教学参考》2009,(11):102-102,104
一、什么是单元起始课 单元起始课是指每个单元中,统领单元教学内容的单元起始第一课。在教科版全部八册教材的32个单元中,有22个单元的第一课起到了“向学生交代单元主要学习内容”和“向学生介绍学习的方法”的单元起始教学任务,如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寻访小动物》及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的《放大镜》。由此可见上好单元起始课在单元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年级] 二年级 [课 时] 一课时 [课 型] 以演唱为主的综合课 [教材分析] 《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曲调流畅、活跃.四二拍子,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C大调式.六个乐句中,只有第五乐句稍有变化外,其他几个乐句基本上相同,都是以"do、re、mi、fa"的级进式旋律开始,这样使整个曲调统一有呼应.这首歌曲曲调流畅、节奏欢快,与第一人称的歌词相配合,讲述了孩子们所熟悉的童话故事"小红帽",让孩子从故事中得到启示:要向小红帽学习,做一个善良懂事、乖巧勇敢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16.
薛晖 《儿童音乐》2013,(12):54-55
[例五] 《蓝鸟》是由长沙市天心区赤岭路学校徐杨老师设计并执教的一节课。这是一节小学一年级的集体舞表演课,内容来自于湘艺版修订课标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十课。《蓝鸟》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能用自然、明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蓝鸟》;能与同学合作参与表现集体舞《蓝鸟》,体验歌曲欢愉的情绪,感受乐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惊弓之鸟》(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是一篇成语故事,是从我国古代的《战国策》一书中摘选的。文章中写了更羸和魏王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突出了魏王的疑:是吗?你  相似文献   

18.
王娟 《儿童音乐》2016,(4):78-81
[教材内容]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游子吟》 [课 型]综合型歌唱课 [教材分析] 《游子吟》是新编苏少版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歌曲,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根据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而创作的,是谷建芬为孩子们创作的20首古诗歌曲中的一首.歌曲2/4拍,慢速,共有四个乐句,节奏较为规整,旋律优美舒缓,第三、四乐句通过不同的旋律重复演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使歌曲情绪推向高潮,充分表达了游子和慈母间深厚的亲情.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和提琴》并进行歌表演(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第八册第二单元《跳起来》)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我和提琴》这是一首挪威儿童歌曲。D大调,3/8拍,一段体结构,全曲由五个乐句组成。每一乐句都是弱起,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在旋律上完全重复,曲调轻盈跳跃。第三、四两乐旬旋律变化重复,其中出现了含有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使得  相似文献   

20.
陈莺 《儿童音乐》2008,(11):64-66
一、教材分析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绿色畅想》中的一首歌曲。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通过重复轻快的节奏和大跳音程塑造了热情、灵巧、开朗的小主人公的形象。在句末辅以击掌或用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